分享

药改方案落地在即 血制品6股或疯涨

 新民学区 2014-11-27

药改方案落地在即 血制品6股或疯涨

据悉,发改委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已下发到行业协会,要求11月27日前将意见反馈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意见提出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场价格。


从意见稿的内容来看,最为受益的将是血制品企业。因血浆的供应受限,除人血白蛋白在进口产品的补充下能够供需基本平衡外,静丙、纤维蛋白原、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均是供不应求的状况,一旦血制品价格放开,血制品生产企业,如华兰生物(37.74,0.71,1.92%)、博雅生物(73.320,1.10,1.52%)、天坛生物(27.96,1.24,4.64%)、ST生化(22.43,0.54,2.47%)、人福医药(26.04,-0.06,-0.23%)、沃森生物(43.400,0.65,1.52%)等将直接受益。但由于医保支付的问题,真正的放开还需要一段时间。


华兰生物(002007):血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14家单采血浆站,年采浆能力约400吨,拥有国内最全的产品线,能够生产11种血液制品。白蛋白、静丙占其收入和利润的60%以上,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博雅生物(300294):2012年以前有4个浆站,采浆规模约200吨,2012年5月岳池浆站获批,2013年4月广安市邻水县2个浆站获批,收购的海康公司拥有每年40吨的采浆能力。整体看,公司的年采浆能力达150吨,能够生产3大类7个品种的血制品。


天坛生物(600161):公司的血制品业务在子公司成都蓉生旗下,共有16个单采血浆站,其中12个位于四川省,年采浆能力达到480吨。技术国内领先,可生产7种血制品。近年来由于采浆量受限,采浆成本上升,该业务板块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疫苗业务主要是麻疹系列为主的一类苗,价格较低,盈利能力不强。公司大股东中生集团正准备赴港上市,但进度慢于预期。天坛生物作为中生集团A股整合平台,将会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