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养时代如何教出好孩子?毁掉孩子的可能正是父母!

 tongtong865 2014-11-27

乐活马尼拉manilalife菲 -- 福利来啦!

免费广告区(租房,买卖,求职,招聘)

免费帮商家发布广告图文

免费广告联系:

微信:manilalife




专家说

  “金钱买不到快乐”真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如今的孩子生活富足丰裕了,为什么内心却不快乐?为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们会这样不成比例地感到不开心?拜金文化、对孩子成就的过分要求、过多的物质给予和过度保护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沮丧,并且会在无形中剥夺孩子内在成长机会。帮孩子建立“健康自我”、“良好的情绪管理”,给孩子心灵的满足才是教养的关键。

——(美)玛德琳·莱文

1
为什么生活富足了,孩子却不快乐?

家长的补偿心理妨碍孩子内心成长

  富裕家庭的父母总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出于补偿心理,他们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等于在情绪上离弃了他们的孩子,鼓励孩子抛弃内在的成长,让他们依赖他人和有形的物质来找到自我。


拜金和物化带给孩子错误价值观

  拜金代表人们多容易选择简单的物质诱惑,而忘却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并对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拜金主义吸走了人生的目标和利他主义。拜金主义把我们最宝贵的人际关系物化,传递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


⊙“购物治疗”妨碍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

  很多人听说过“购物治疗”这个名词,但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若必须靠着逛街购物来发展人际关系并只能在卖场上才能展现自己的实力,或当购物被视为减压的方式时,就大有问题了。这不仅可能令孩子趋于拜金,也会妨碍她们发展处理哀伤情绪的能力。遭遇问题应该要透过思考、洞察力和同理心来处理,而不是靠鞋子和皮包来解决。


⊙拜金又强调竞争成为富裕家庭的通病

  拜金和竞争是一体的两面,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竞争上是许多富裕家庭的通病。有报告表明,拜金特质高的大学生,选择“超越别人”的可能性,远高过与朋友携手合作。倘若父母没有强调品德与成就之间的平衡,孩子在竞争时甚至可能欺骗他们最好的朋友。


⊙父母过度介入造成孩子不能快乐自我成长

  由于外在饱受溺爱、呵护、压力,以及无微不至的管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内在成长的机会。当父母坚持要在孩子身上复制大人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甚至职业时,就会徒劳无功并且阻碍孩子。


2
富裕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养孩子?

1.制定合理家规,耐心实行

  在富裕家庭里,纪律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当时间成为家中最被重视的价值时,既花力气,却无法立刻收到成效的工作就常被搁置一旁。因此,如果孩子没有在吃完早餐后顺手清理盘子,家里的仆人会做,忙碌的父母通常会对自己没时间多和儿女相处而感到内疚,所以很少会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冲突和愤怒上,忽略掉纪律问题。结果是孩子没有学到如何负起责任、克制冲动或为他人着想,这对青少年是非常危险的。父母应该订出一套清楚、坚定和公正的家规让孩子遵守,如此可避免关于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的争论。


2.挑战“多多益善”的价值观

  了解并认清“富裕文化”会带来的挑战,积极地面对并处理他们,会让你的教养更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养方式,不人云亦云。相信许多父母对于富裕社区过度强调“多多益善”的价值观感觉不安,但却选择保持缄默,以免沦为不合群的异类。如同孩子觉得他们是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也需要感受到我们的教养选择是发自真诚内心的深处。如果你不同意社区和学校的政策,就要大声说出来。只要思虑周详的人们愿意投入,就会推动社区重要的变革。


3.鼓励孩子发展“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指促使孩子从事让自己获得满足的活动,是促使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嗜好的推动力,也是所有真正学习的基础。相对于内在的激励可促使孩子自发地学习,外在的奖励则能够驱使孩子参与活动,从中获得某些相关的收获,例如成绩、奖品、地方报纸报道。外在激励带给孩子最宝贵的不是获得学习经验,而是伴随而来的好处,因此反而剥夺了学习的兴奋。外在的激励容易将表现与学习混为一谈,与接受内在激励的孩子相比,这么做的结果是造成更低的成绩,更低的成就评量、更低落的学习兴趣、更差的创造力,以及更大的心理创伤。


4.教养以中立的交流方式进行

  温情是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以不同层次和不断演进的亲情交流方式,所展现的参与、了解、接纳和关爱的感情。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孩子调适性通常较佳,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交流是持续而连贯的,不管用哪种方式教养孩子,教养天平的两端分别是过度干预、侵犯、羁绊和批评、抗拒,最适当的亲情交流方式是中立且不偏不倚。因此,如何将教养的天平维持在这个范围内,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5.父母,别忘了自我的成长

  母亲是为孩子带来幸福的关键,当妈妈能够好好照顾自己,也能好好照顾子女时,孩子才能茁壮地成长。请务必确保你重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确定你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能够容纳除了家庭以外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兴趣和热情能充实你的心灵,帮家人带回一位重新点燃精力、有能力付出并且心满意足的母亲。父母要完全顺应孩子的需要真的很困难,所谓的完美母亲是一种幻想,我们把它抛开比较好。


6.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养策略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无可避免的个人与人际问题呢?大致上要看我们是否了解孩子发展的正常进度。比如说,表现同情,对任何年龄层的孩子都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其他干预性的协助,像是打电话给老师,或者完全不插手,与孩子的年龄及其自我发展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和挑战,将更能将他们教养成独立自主且健康的人。孩子是否应该退出棒球队或进入资优班,应该基于孩子的需要和能力来考量,而不是基于你的焦虑。

  

  最后,我们还需要以身作则,不仅在家中,也要在集体环境里展现利他和互惠的精神。如果我们的眼光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地方,而不是花钱消灾似的坠入富裕文化下的毁灭性价值观,那么也许可以降低我们用心养育的天之骄子的情绪困扰了。(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manilalife菲

MANILALIFE菲一个专注于马尼拉华人生活社区的平台,深度挖掘菲律宾好玩地点,探索马尼拉吃喝玩乐,每日推送生活时事,欢迎关注订阅。




回复“1” = 马尼拉生活通讯大全。

回复马尼拉” = 马尼拉旅游信息。

回复长滩” = 长滩岛旅游资讯。

回复菲语” = 菲律宾语言学习信息。

回复“苏比克”=苏比克湾旅游资讯。

回复菲常好玩” = 菲律宾新奇好玩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