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防治】“深藏不露”的器官

 残云伴鹤归 2014-11-28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健康指南”快速关注


导读:胰腺是人体一个“深藏不露”的重要器官.人们因为缺乏对胰腺的认识,常常延误了胰腺病的诊治.比如,某患者长年消化不好,一直当成胃病治疗,效果不佳,其实,他得的是慢性胰腺炎.另一位患者长期腹泻,一直当成肠炎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其实,他是胰腺中长了内分泌细胞瘤.由此可见,我们应时刻提防胰腺疾病的“偷袭”.


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克俭

一、胰腺的功能

胰腺是人体中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腺,它的外观呈长条形,人们形容它像“牛舌”。胰腺的位置很隐蔽,它的前面有胃遮盖,右边是十二指肠环绕,左边是脾,后面是腹后壁,前后左右皆有保护。

胰腺对人体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胰腺分泌的胰液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胰液是强碱性的,能中和胃酸,通过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可以在胰液的作用下迅速由酸性变为碱性,这有助于脂肪的分解消化。其次,胰腺分泌胰岛素。胰腺里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细胞团,被称为胰岛。胰岛素就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人体糖代谢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人就会得糖尿病。

二、如何早期发现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为常见的内科急腹症,发病率较高。轻者可仅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化验检查有时也表现为正常;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该病70%~80%由胆道疾病和酗酒引起,是发生在胰腺的无菌性炎症。即发病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而是由胰蛋白酶对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造成,引起胰蛋白酶破坏胰腺,引发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⑴ 胆道感染、胆系统结石。患胆道蛔虫、胆管结石时,可引起胰管及胆总管共同开口部位,即十二指肠乳头的括约肌痉挛及水肿,从而引起胰液排出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损伤胰腺,诱发炎症。既往病史中有胆系统结石的病人,如出现左上腹疼痛,则提示胆石性胰腺炎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⑵ 饮酒所致的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酗酒、暴饮暴食等均可促使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分泌增多,进而胰液分泌增多,胰管内压升高,诱发胰腺炎。

⑶ 胰腺系统畸形。如胰胆管合流异常畸形,可导致胰液及胆汁相互逆流到胆总管或主胰管。胆汁可将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导致胰腺损伤,引起胰腺炎发生。

⑷ 手术、外伤后胰腺炎。上腹外伤或手术、逆行内窥镜胰管造影等,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⑸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这是一种近年来才被认识的急性胰腺炎,其发生与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用常规的胰腺炎治疗方法效果并不好,用激素治疗较为有效。

⑹ 病毒感染或药物毒性作用等也可直接损害胰腺腺泡细胞,使胰蛋白酶渗出,诱发胰腺炎。

2.胰腺炎的诊断依据

⑴ 典型的临床表现。左上腹痛伴左腰背放射性疼痛,前屈体位略有缓解,进食后腹痛加重。恶心、呕吐及发热也会经常出现。如果出现上述不适,就有可能是胰腺炎的症状。

⑵ 体征。最常出现的是左上腹明显的压痛感、反跳痛,严重的可出现腹水症状。

⑶ 血尿淀粉酶升高。这对于确诊胰腺炎意义较大。如化验血尿淀粉酶值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基本上可以明确诊断为胰腺炎。

⑷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检查或CT扫描可显示胰腺肿大,边界不清。重症胰腺炎时腹部B超或CT扫描可能找不到胰腺确切的部位,这些现象说明有胰腺坏死,预示病情的严重性。

3.胰腺炎的治疗

患了胰腺炎,即使是轻型也要十分重视,及时找专科医生诊治,使疾病尽快向好的方向发展。

⑴ 禁饮、禁食。轻者以禁食、输液为主,补足水电解质,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再加上一些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一般通过系统治疗都会较快地缓解症状。

⑵ 减少胰腺外分泌和抑酶疗法。如应用生长抑素、抗胆碱能药物、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⑶ 避免服用导致胰腺损伤的药物,如果不能避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胰腺炎应避免暴饮暴食,进餐八分饱,适当进食脂肪类食物,少饮酒。对于肥胖并伴有脂肪肝、高血脂者,应进行降血脂、保肝治疗等。

三、如何发现早期胰腺癌

对于早期胰腺癌,因其肿瘤较小,应用目前的常规诊断方法不易被发现;又因其早期症状少,无鲜明特点,容易误当作胃炎等疾病进行治疗,以至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当发现较大肿块及皮肤、巩膜黄染,或有明显腹痛及腰痛症状时多为胰腺癌中晚期。虽然胰腺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有些临床上的异常表现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1.胰腺癌的早期信号

⑴ 不明原因的上腹隐痛伴左腰部放射性疼痛,前曲位可稍有缓解。因为胰腺位于人体的后腹膜,周围有较多的神经纤维组织,发生肿瘤时极易影响周围的神经,从而较早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经胃、肠镜检查排除消化道的肿瘤,就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胰腺疾病的可能。

⑵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胰腺萎缩变小且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消瘦,腹部B超或CT扫描显示胰腺有局部的异常增大,应该怀疑有胰腺癌的可能。如同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⑶ 如果出现无原因的皮肤及巩膜黄染,应及早去医院检查。如腹部B超检查时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且排除了胆管结石,也应排除一下胰腺癌的可能性。

由于胰腺位于后腹膜后部较深处,而早期胰腺癌多位于胰腺内部,在其尚未影响到周围组织时,可无任何症状表现。早期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腹痛伴腰背痛、黄疸、消瘦、食欲下降、腹胀等。

2.理想的胰腺癌诊断

首先患者应具备相关常识,如出现上腹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找医生进行相应的诊断及治疗。如果医生据临床表现考虑有胰腺癌可能时,应行腹部B超检查。胰腺癌80%发生在胰头,肿瘤可影响胆管及胰管,并引起胆总管及胰管扩张。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多数情况还需进行腹部CT或增强CT,从而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大小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肿瘤标志物诊断胰腺癌准确性达80%,其数值多表现为异常升高。出现黄疸时血生化检查可表现为胆红素升高。有时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在临床上很难区别,必要时可考虑进行胰腺穿刺以得到确诊。

总之,只要在疾病还未恶化前及时发现早期症状,并接受早期治疗,就可以大大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以上文章版权属《健康指南》杂志社,如若转载,请标示作者及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