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游走在郭亮村(二)

 宛平2008 2014-11-28

游走在郭亮村--感受太行人精神(二)

    郭亮村在太行山腹地,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距河南辉县70公里,坐落在海拔1752米的绝壁上,村里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阶、石房、石坝、石路、石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听村里的老人讲:我们这里的石头有祖辈的灵气,有后辈的希望,石头是我们的一切。
    我想石头中还有郭亮人的精神和情感。通往郭亮村的路上有一断是从红岩绝壁上开凿而成的绝壁长廊——郭亮洞,它会让每个人都无比震撼。

游走在郭亮村(二)                       挂在山腰的绝壁长廊——郭亮洞
    1977年之前,由于交通不便,郭亮村几乎与世隔绝,村民们进出的唯一通道就是附近的天梯。为了生存的需要,村支书申明信带领村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村民开始修路。
    最大的困难就是打穿郭亮峡谷东面的大山。1300多米的山洞正处于太行山岩石坚硬地段,1972年农历二月二开工,1977年五月一日通车,长1250米,宽6米,高4米。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郭亮村挑选13名壮汉作为突击队,号称十三壮士。

    郭亮绝壁是坚硬的砂质沉积岩,钢钎打10公分就得淬火,10公分深的炮眼,6磅重的铁锤要打4000次。在施工过程中,突击队员集中起伙,享受村里的最高待遇,每人每天一斤半老玉米,一角二分钱伙食费,冬天吃咸菜,春天挖野菜。凌空作业,没有绳子,解下耕牛地用的绳套,一根根连接起来,一头捆在树上,一头系在腰间,悬空半壁,轮锤执钎,将生死置之度外。
    绝壁长廊的主要设计者,郭亮村优秀青年王怀堂,为撬动巨石,血染悬崖,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施工人员个个负过伤,人人流过血,千米绝壁长廊就是这样用热血和生命一锤一钎凿通的。
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这条绝壁长廊,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游走在郭亮村(二)       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
游走在郭亮村(二)                                 站在洞中你会感到震撼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洞外就是红岩绝壁大峡谷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为解决洞中照明,人们在洞中隔不远开一个洞。
游走在郭亮村(二)                          郭亮洞是郭亮村与外界连接的唯一道路
                                    

                              游览喊泉:

游走在郭亮村(二)    喊泉位于郭亮村西南2000米处,在一个窑龛的绝壁上,一股清泉呈喷淋状落下,泉眼距地面20多米。相传,七仙女来此游玩,向龙王要水沐浴,龙王急忙拔下几根髯须粘在石壁腰间,形成天然喷淋,水量受声音影响,喊声大水量就大,喊声小水量就小,由此得名喊泉,又称龙须泉。泉下有一块凸立的石头。四周长着青苔,称为仙女浴台。我们在泉眼下大声喊叫,泉水顿时大了起来。其实喊泉是一种悬挂泉,也叫空山泉,属于季节性泉水。上部岩层节理和裂隙中的滞水补给充盈时泉水稍大,反之水流减少。大声喊叫时,出现与大流量耦合的现象,即看到喊声大水流大,就认为喊声大水流大。
    民谣:仙山浴台临风站,喊却龙王掷须髯。一束银丝挂半壁,天然喷淋声控关。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喊泉像一个喷头挂在山崖上,很独特的景点。

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

游走在郭亮村(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万仙山撩开神秘的面纱,著名导演谢晋在这里执导《清凉寺钟声》,题写了“太行明珠”。
    于本正导演在这里执导《走出地平线》,先后有《倒霉大叔的婚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 40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外景。许还山、杨在葆、濮存昕、郭达、潘长江、倪萍等众多艺术家在这里担纲表演,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中国第一影视村”。
游走在郭亮村(二)                                郭亮影视村

    红石桥,建于民国初年,自从来了影视摄制组,平平凡凡的红石桥,一部片子一个样子,演绎着凄风苦雨,柔情蜜意,战火硝烟等等人间的喜怒哀乐,人世的沧海桑田。

游走在郭亮村(二)红石桥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红石桥,一部片子一个样子,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游走在郭亮村(二)古老的河神庙供奉着白红二龙

 

参观崖上古居:

    崖上人家,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有几栋三百多年的老屋,石头砌成的墙显示着岁月的沧桑,现在还住着一些居民。在古老的民居外几米就是万丈悬崖,我们在崖上透视红崖绝壁的风光,领略崖上人家“人在云中住”的意境。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300多年的民居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民居外几米就是万丈悬崖

游走在郭亮村(二)                            民居外侧的绝壁大峡谷

游走在郭亮村(二)

 

游走在郭亮村(二)

    我们在郭亮村住在了记忆楼农户中,房东就是当年带领开挖郭亮洞的村支书申明信的孙子,这正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如今郭亮村的农民主要收入就是旅游业。            游走在郭亮村(二)                                  村里的新民居
游走在郭亮村(二)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游郭亮村,我觉得它和其他山水景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些人文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