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摧残

 毛胡庄人 2014-11-28

孩子一出生,就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老人和父母的爱所包围。六个长辈的爱,绝对是无私的,绝对是天底下最纯洁的,但对孩子成长的杀伤力也可能是最为巨大的,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二一综合症”所产生的恶果,尽管这是长辈所最不愿看到的。受到爱的摧残的孩子的基本特征如下:

自我。极端的自我中心,自己就是太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是行星,都必须回绕自己转。不懂体谅,不知尊重,更不会分忧。一切要按自己的意志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自我,是家庭成员这些众星拱孩子这一月的结果。

任性。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于发号施令,有了太多的无所不能的经验体会,为所欲为、一意孤行似乎成了与生俱来的本性。缺乏最基本的自我克制,任性、霸道、张狂,只要自己想做想玩想吃谁都无法阻拦。

易怒。生活中没有做不到的事,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从而也就根本意识不到生活中还有“不可能”,还有“做不到”,一呼百应的经验又让自己对“忍让、商量、妥协”全然不知。因而,稍有不顺便会哭闹不止,稍有不满便会火冒三丈。

自私。自我必然导致自私,此种自私不全是不愿拿自己的玩具、食物与同伴分享,而是从骨子里头只会想到自己,不知道大人也会有需要,也会有疲劳,也会有不高兴。对自己的服务,不仅心安理得而且会认为天经地义;对他人的服务,不要说不会,压根儿就想不到。

无理。宠大的孩子一个共性就是对“无理取闹的功能”有着最深切的体会,有需求就闹也就成了这些孩子的共同行为。一闹就灵,要灵就闹,还会顾及礼仪、规则及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不论在什么场所,永远都是无理取闹、肆意妄为、不听劝说,缺的是规矩和理性。

好斗。游戏中是永远的赢家,资源配置中是永远的赢家,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懂“输”这个词,再加上“唯我独尊”的生活经历,自然受不得一丁点的侵害和委屈。还有父母的保护纵容迁就。这样的孩子的行为怎能不具有攻击性?

脆弱。这样的孩子看似很强大,但一旦离开了大人的保护又会变得脆弱无比。他们从未吃过苦受过累,从未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因而受不得批评,承受不了打击,不敢独自一人睡觉,不会独自一人处理问题。长大后自闭孤僻,都与小时候过于顺风顺水不无关系。

无能。大人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剥夺了孩子能力锻炼的机会。独处的能力弱了,与人相处的能力弱了,处理事情的能力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弱了。会走路了饭还要大人喂,遇到稍微突发的事就知道哭,这都是例证。

依赖。孩子从小就未曾独立生活、独立处事,因而养成了凡事靠父母、遇事找父母的依赖心。这种依赖心,可怕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找父母靠父母,而是人之为人所不可或缺的自立自强自尊的意识被赶尽杀绝。

厌食。此种厌食不是真不想吃,而是因为太有吃逼着孩子吃,结果让孩子变得不想吃或是有选择性地吃。大人追着孩子喂食、哄着孩子吃,都是“四二一综合症”的临床特征之一。让孩子饿的时候吃、让孩子自己吃,这样的道理都不懂还配当父母吗?

爱孩子,切莫忘了这样四条原则:爱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爱不能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爱不是越俎代庖,爱不是迁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