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入門選酒經驗概述

 舒活小舖 2014-11-28

 這次改談談高梁酒部分,其實個人對高梁酒也算是涉世未深的程度,依然算是普通級的,不過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到現在的一些心得,提供各位參考。

    高粱酒在台灣的歷史其實並不長,嚴格來說算是由大陸華北一帶隨著老蔣撤退來台所引進的酒和文化。而高梁酒文化也是近不到五年才被全面性的擴大和崛起,台灣酒業及酒的總類一直和台灣的發展脫離不了關係。而台灣高梁酒的起源是在公賣局的嘉義酒廠而並非金門或馬祖,不過因為金門和馬祖冬天海風凍骨,而高梁強烈的個性,剛好讓駐守的官兵得到一種溫暖的慰藉而逐步發展起來的。

    台灣一開始發展比較好的是紹興而不是高梁酒,主要原因是老蔣是浙江人,在大陸華東一帶喝的酒主要是紹興及黃酒,而非白酒。當然當家喜歡甚麼,自然那種東西在當時一定會蓬勃發展。當然不只紹興,像是茅台也和高粱酒一樣發展起來不過也算是局部性的,為那些撤退到台灣的老兵一解思鄉之苦。

台灣大至發展出來的酒主要有幾大類:

1.米酒類:主要用於料理,以大量米酒入料理及燉補其實在大陸不常見,主要有類似料理在福建、廣東一帶的區域性料理,不過在台灣算是十分平常的料理,力有一說是起源於客家料理。米酒在台灣現在雖非品飲的主流,不過再使用量來說目前應該是最高的。目前市面上無論是工賣局或是民營酒廠米酒都有兩大類產品。一者純釀米酒。另一者調和米酒。主要分辨方式看原料部分,要是標有食用酒精、糖蜜酒精或香料的成分,都為調和米酒。而早期用了多年的紅標米酒其實調和米酒,不是純釀米酒。

2.黃酒類:黃酒類主要成分是糯米,目前台灣主要相關產品有黃酒、紹興酒、陳年紹興酒、花雕酒及女兒紅都屬此類。主要發原地於大陸華東的上海、江蘇及浙江,在大陸當地不只拿來飲用也拿來入菜。另外馬祖的陳年老酒也屬此類。

3.高粱酒類:此類起源於大陸華北,有獨特的固態發酵及固態蒸餾工法,味到單純而濃烈,充分展現北方然的豪邁及豪爽的性格。因風味過於強烈,一般民眾接受度不高。主要流通於金門及馬祖這些冬天寒冷的地區。

4.雜糧酒類:此類酒以現在大陸低區的分立主要盛行於中南地區及西南地區,分為主要成份的米糧及附屬成分的雜糧,而依照每個區域性的的能產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米梁一般有高梁及大米(稻米),而雜糧部分有玉米、綠豆、碗豆....等。此類的酒有濃郁的雜糧風味,而台灣一般人所謂的茅味,其實就是這些雜糧賦予的風味,而大陸的香行分類主要是個低區因主要的農產不同,所拼配的配方也有所不同,而在大陸中像台灣這樣風味高梁酒並非是清香型的酒,而是老白干香型。所以大陸購買高梁酒要是看見所列成分有其他雜糧成分,而上寫清香型,實際上還是會有濃郁的雜糧風味。在台灣最常見的就是公賣局的茅台酒。

5.藥酒類:這類酒主要依照每個地區而有所不同,有些以療效命名,像是風濕藥酒,益壽酒或青春露。有些是以藥材名稱,像是虎骨酒、烏骨雞酒、鹿茸酒、篸茸酒、人篸酒...等等。這些酒充分展現中國人沒事愛補一下的天性。

6.調味酒:這些就比較罕見一些,主要以花香類為主,常見有茉莉花酒、菊花酒及竹葉青...等。

7.小米酒:主要為原住民傳統酒飲料,在此不做贅述。

8.啤酒:由麥芽汁及添加啤酒花發酵後過據灌裝而得,一般分為台製品及進口品,而台製品又分為公賣局及非公賣局,而非賣工局而在台灣生產的產品主要試用代理配方的方式生產。

9.西式酒類:主要有紅酒、白蘭地、威士忌、琴酒...等眾多類別。基本上主要盛行於李登輝時代,由其是白蘭地,真的能由酒的興與衰看見當時領導人的喜好的說。

    而這次要談的主要是現在流行的台灣中式白酒類,其他就先不談。中式白酒在台灣主要有高梁大麴,茅台及高粱米酒。而其中最簡單茅台說起,台灣茅台看成分理有寫道高梁、小麥及香料。實際上經多次試過裏面指的香料應該是雜糧原酒,而不是香精,台灣的茅台的雜糧香味相較於大陸的茅台的味道,完全不一樣,那雜糧的風味可以說是細緻而薄弱,實際上調和的雜糧酒比例很低,所以標示為香料。反過來說,台灣茅台是以釀後勾兌而非和雜糧混釀的酒。

    另外高梁米酒在台灣主要產地在花蓮酒廠,以米的清甜溫潤來調和合高粱強烈的的個性,或直接以台灣蓬萊米釀造後蒸餾窖藏,像蓮香酒、玉露酒就是此類。

接下來談談標示上的玄機:

1.高粱大麴酒:一說大高粱和大麴很多人直接會問,高梁和大麴有啥分別!依廣義來說,台灣依純固態發酵釀製的高梁酒皆可稱為大麴。而以高梁為主要原料來釀造的酒也都可稱為高梁酒。說句最實際的,在台灣高梁、大麴及陳年這些字句並無任何約束力,幾乎大部分的酒廠都是隨意濫用,無法表現或證明出酒的風味及美味。

2.產地:像現在的品牌之一88坑道高梁酒,指的並不是88坑道裡陳放的高梁酒,而是由世華公司所註冊的商標,所以買的是88坑道的品牌名,而不一定是88坑道的酒。所以主要要看產地,產地是馬祖,也不一定是88坑道的,馬祖酒廠有兩個,一個是東引,一個是南竿,而八八坑道是在南竿酒廠。所以真的以八八坑道陳酒的產品以馬祖南竿酒廠的酒為主。而就算標著產地是馬祖也並不代表100%陳於88坑道。更別說產地是台灣或中國。而產地不代表酒質不過可以表風味走向,像金門或馬酒酒廠較少,產地大概就是那幾家酒廠,而產地要是台灣那就多了。不過至少應該MIT風味不會很奇怪的說。不過產地要是中國或澳門...等台灣以外的地區。就算標示是高梁酒,而實際喝的和所想的味道完全不同的機率粉高的說。

3.酒廠:酒廠是遠比產地更能明確的確定酒產在哪裡,不過很高比例都沒標,所以沒標只能用產地來猜囉。而另外一個問題是,產的或酒廠的標示現在很多都是勾兌成成品的產地,而並非100%釀造的產地,有不少酒廠因為銷路好釀不夠賣,所以再其它地方設廠釀造或向外收購基酒,之後再勾對包裝成產品,而實際上對於這樣的方式基本上也無法可管,消費者也無可奈何。

4.代理商貨進口商:所謂威士忌有OB和IB的問題,而高梁酒也有酒廠自有品牌及貿易商代為罐裝的品牌,一般而有標進口商那就不是MIT,有標代理商,就不是酒廠自有品牌,而酒廠自有品牌的酒及風味是依酒廠流傳下來的風味方向來進行勾兌。而代理品牌則是依造代理商或經銷商的喜好標準來勾兌風味,而哪個比較好就見仁見智,不過要明確品嘗酒廠的傳承美味,自有品牌會比較明確些。

5.原料:基本上看到高梁酒的名稱大家會直覺以為就像台灣的高粱酒一模一樣的風味。而大麴也是。其實高梁酒只要以高粱為主要原料都能稱為高梁酒。而大麴則是以大麴釀酒,不管發酵的穀物是啥都能稱為大麴。所以看原料也能猜出它的風味。如果成分寫的是高梁、小麥(大麴的基質)、水。就會比較像台灣人所熟知的高梁酒的風味。不過如果裡面有其它雜糧的話,像是綠豆、碗豆、玉米...等雜糧。別懷疑,它也叫高梁酒,不過絕對有讓你傻眼的茅味。而另一個問題是加糖發酵增加出酒率的問題,基本上還是無法可管,由其是很多大廠都帶領這樣做,而其他小廠就只能跟進的說,當然也部非全部,不過整瓶100%都是純高梁固態發酵蒸釀的酒比例越來越低了說。

6.釀造方式:常看到一堆酒廠在廣告宣傳裏將釀造方式書寫成廣告詞裡,像是”XYZ或是甕藏,來代表那家酒廠的釀造方式是依照古法,”照起工”來釀造,而實際上有些是像廣裡說的一樣沒錯,不過那是部分的基酒是這樣做,甚至是少部分更或者是微量的產品裡勾兌的基酒是這樣做,而並非大部分或全部,而真正”照起工”反而是比較小或是民營酒廠反而比較有所堅持。而有些名詞如果依照產品包裝上書寫的來說,那該產品本早就應該絕跡,不過現在還是出現在產品項目裡那才是真正的笑話,像是X酒廠的產品二鍋頭,其產品介紹述說二鍋是天鍋…。但是該酒廠早在N年酒就沒有天鍋這樣的設備了,真不知到上面寫的事故事還是標示不清的說,雖依法規定還是無法可管,不過依外國人的眼光來說,可以說是笑話一則。而且還有明明絕大部分比例產品都是不鏽鋼槽藏,還在宣傳上說是甕藏或窖藏,而釀造工藝及設備早就換了不知幾代和幾次了,還宣稱是古法??傳統??,老實說,看看就好,把它當成笑話比認真看待還比較實際些。

7.名稱及年分:台灣高梁酒常看到一堆產品名稱,像是精選、特選,特級、典藏、陳年...等名稱。基本上也沒有任何法條規定,都以業者採自由心證,而實際上幾乎沒有任何約束力。相對的也不會有任何保障。和威士忌不同的是,威士忌的年分標示是最低的勾兌酒的年分,而高梁酒卻是最高勾兌酒的年分。而基本上所謂的陳年幾年再酒界有個淺規則,所謂陳年五年指的是在這瓶酒裡勾有20%~25%以上的五年酒就稱為五年陳酒的最低限度法則。當然並非每一瓶酒都是如此,不過卻是大部分都如此。不過就算知道或看都也對酒廠沒辦法,因未明有法律法條規定,抓到也無法可管。

8.香型:在大陸白酒對於香型分類可分: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米香型、藥香型、馥郁香型、特香型、老白乾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以及其他香型,共十二種香型。而台灣的高梁酒則屬於老白乾香型而並非清香型。而所謂金門香型其實是台灣獨創的香型。並非有另外獨特之處。另外的另一種說法不如與其說高梁酒是怎樣的香型,不如說是哪種風味還比較實際些。看酒標每一瓶都標上金門香型,而實際上有些帶醬菜風味、有些則是果香味另外還有青草、花香及木頭或塑膠般的風味。而把這些都冠為清香或金門香型…等單一名稱。老實說反而讓消費者更無從選擇。也無法從標示上窺見及提供風味的選擇標的。

    其實台灣的白酒種類算是非常豐富,不過去絲毫沒有任何國際競爭力,主要問題是並沒有任何可信及可靠的規範來確保消費者的任何權益。全部的標示都是採自由心證。而酒廠本身也是對於產品的傳統及風味絲毫看不見任何用心及堅持。像威士忌的麥卡倫,所為提高產量是將生產線一模一樣複製增加,而非將發酵、蒸餾設備擴大,也並非將產品的年份定義隨意改變。

    當然也不會像台灣一些酒廠為了掩飾而大發一些不實的言論來迷惑消費者。像現在新生產的酒和以前的酒不一樣是因為放的時間關係。實際上現在同一家酒廠同一產品,你買一瓶放個30年也不會變成現在喝30年前生產的酒的風味。因為主要風味的差異並非放出來的。而是古法以經不復存在,只剩標籤上的文字罷了。而古法不存不是代表以前的酒是如何彌足珍貴,用這樣的消息來炒作,反而是讓人對現在酒業是如何感覺遺憾阿。

    灣高梁酒的起始源頭是嘉義酒廠,而在各地區發展出不同的風土,而在86年後各自脫離公賣制度後各製網不同的方向發展,有些持續堅持,有些網多方面產品發展,有人則致力於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及擴大宣傳…等。發展出現在各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及銷售模式。了時說要說誰好誰壞已經很難比較,不過帶頭者往低本高價的方向跑,其它為了求生存則不得不跟進,所以實際上會發現本萊成本就不高的產品,雖物價上揚其成本並無提高反而是售價不斷上揚,而導致有極高利潤可圖,而實際上利潤的展現卻是由釀照及行銷所得,而消費者只能越買成本越便宜可是價格卻飆升的產品。實際上高梁酒的成本並不高,縱使是純固態徵量來說也不會高,而如果是加糖又液態發酵的話,其成本和米酒差不多,如國是自動化生產及量化採購的話那成本…。,不過實際上卻是獨立一個高價酒的系統。好時說有些名牌高價酒所定的售價幾乎是成本多一個0了。如果又以炒上去的天價來做基準。會發現,行銷、宣傳及假消息的力量真是偉大的說。

    其際上以每cc的價格來說,高梁酒的基礎成本並不高。不過用另一種層面來說也會有高價的合理產品出現。舉例來說,像高山茶的製茶來說,採茶菁是從天剛亮採到太陽下山的十幾個小時,而裏面做的品質以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這四個小時的茶經做的茶最好,一般而言會整天的做茶混在一起賣,不過要是特別把午菁茶剃出來的話其它的茶品質會下降一個檔次,雖然依平均成本來算不管哪個時段做的茶成本都一樣,不過要特別剃出特別好的來賣勢必要賺回其他產品品質下降產生的損失,所以會有特別高價的產品出現。

    而威士忌也是一樣,同時期釀照的一批威士忌的每一桶威士忌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將產品先做特性分類及歸納,後再進勾兌及調和,像小麥麥實際上認為釀得不錯也才20%留這以小麥麥的產品賣出,其它80%就打去肥鳥勾兌成純麥威士忌賣。而高梁也是如此,每一批的發酵蒸餾都有品質差異,而徵餾的酒頭、酒心及酒尾也完全不一樣,外加固態發酵、液態發酵及加糖釀造,味道更是天差地遠。所以怎樣取酒、分類、歸納及勾兌也是高梁酒釀造的重點,而實際上取得頂酒的比例並不高,而這些酒要當成勾兌成各種產酒之一。當然要把這比例不多的酒單獨灌裝賣,當然訂價就不是只單純考慮到原料成本的因素了。不過實際上只有少數酒廠的少數特殊的產品才會這樣做。而這利的產品發行量一過大也代表其他產品的品質勢必會受到影響而降低,這是對也是絕對的道理。

    接下來談一談所謂的名人、名嘴及宣傳,常看到化妝品廣告或各種產品找美女來代言,看這些廣告要先理解一件事情,這些名人是靠代言這些商品來賺錢,而不是靠這些產品才會變成名人或美女的。看一個苗條的美女在廣告說他都是靠這像產品瘦下來的,老實說這句話只是唸玩有錢拿,而不是事實。而的宣傳和行銷也是。而很多廣告甚至上節目實際上不是拿通告費,而是拿錢請記者或電視公司去採訪的。而賣的貴的原因不是它真的很好,實際上是謂了將玩置入性行銷所投資所花的錢賺回來罷了。

    而酒要怎樣買呢?以品飲者的立場來說,個人建議一看、二問、三試、四想再決定。先看先問了解酒及自己的喜好再將想是的酒挑出來試飲,之後再思考評估需求後再買。老實說大部分的高價酒是炒出來的,由其是現在的某些高梁酒更是如此。廣告宣傳很多,看清標示雖不一定保證標示是絕對誠實和完整,不過可以獲得一瓶酒的基本資訊。而問的話不是問出一支酒的所以然來,而是要問出一家商家的專業及做生意的道理來,是單純為了賣酒賺錢?還是將適合的酒推薦給適合的人呢?而了解及認識後要確定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就要試才知道,是先買小瓶或直接請商家給樣試酒。而了解一支酒後再考慮評估要不要買?要買多少?有時後在當下會被推銷的語言所迷惑,而買了一些或許需要買的酒,而後面才發現不需要,這樣只會導致黑貓生意興隆罷了。而且很多時候買的時候簡單,要賣掉去很麻煩的說。有時候多花點時間認識產品和了解自己真正的喜好和需求及評估比窮的只剩下一堆不喝的酒再來處理好的多。

接下來對於略舉目前市場上的高粱酒幾家的特性大概做依簡略的說明:

1.台酒(台灣公賣局)

    台酒的高粱是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單位,味道單純,風味純淨,屬於高粱酒的基本款。主要台酒在高粱的行銷部分並非主要產品,所以再行銷部分並非主動及積極,外加有公賣價的問題,所以價格十分平穩。但也缺乏投資屯酒的動力。台酒主要用麴為高溫、中溫及低溫麴皆有。經調和勾兌後風味較中性和內歛。目前常見於市場的產品有傳統的玉山系列及原窖系列。主要差異是麴種及釀造工藝有所不同。

 

 

2.金酒(金門高粱)

    金門高粱酒礙於原始製酒環境及原始製酒誘因,從早期製酒至目前已多次更替原料及麴種,最早期酒充滿香蕉油的風味,之後為預防所栽種之高粱避免為候鳥食用,遂種植單寧高粱,於尾韻略帶苦澀感。其次因環境因素採用高溫麴種,所製的高粱香味濃郁而刺激,味道強烈,充滿了個性。味道強烈喜之趨之若鶩,不喜之嗤之以鼻。而目前味道因整體發展以量化為方向,且儲酒改以不鏽鋼槽為主,所以整體工藝及原料改以能快速量產及短時間即能達到易飲為方向,酒的特性相較以前逐日趨於酒體薄弱而甜膩,已逐漸改變原本強烈風味之個性。而產品以自有品牌行銷為主,客製酒部分每年有局部少量標售,及為經銷商特別灌裝幾款專售產品,而大部分的客製酒則以嚴禁買賣贈酒的方式代為設計灌裝。

3.馬酒(馬祖酒廠)

    馬祖酒廠分東引廠及南竿廠,其中東引廠有其固定且特殊風味(如衣櫥的老味),而南竿廠則帶甜味,馬酒普遍來說入口清爽,風味細緻,餘韻繚繞之感。略帶果香,算是最為容易親近的酒品。適合女性或喜歡細緻略甜風味的品飲。而馬祖酒廠整體產品的行銷則以代灌經銷商品牌及自有品牌兩部分並行。不過在台灣比較常見的是以88坑道品牌註冊的世華公司所請酒廠代灌的產品為主。而酒廠本身的自有品牌東引廠有東湧系列(東湧大麴、東湧陳年高梁、東湧高梁),而南竿廠則有原尊系列產品及10年大麴、10年陳高及15年陳高(藍寶)。

4.白水(白水芳華)

    白水為小批量及古法蒸釀釀酒為特色,而因產量不高以單批量釀單批量灌裝,所以每一批酒的風味都不一樣,有個別的桶別之分。白水的酒風味以多樣及複雜為特色。而因為主要都是新酒,陳放及醒酒的風味變化很大。主要產品可分液態發酵高梁的蘭陽系列。固態發酵的高粱蘭亭及蘆穗大麴,還有以地瓜為原料的歡吉及天酯系列…等產品。

5.騰達

    騰達酒廠主要產品分為代工及自有品牌兩部分,並分平飲款、常態款及特殊款三部分,主要銷售地區以南部為主,平飲款以官特田最為常見,而常態款則已京城系列為主,而特殊款則則有將軍系列及坑道系列。騰達酒款以綿密厚實卻易飲著稱,整體風味早已以鼓香味而後期以果香味為主要調性。製程以控溫、區頭捏尾及附蒸濃縮帶起渾圓飽滿的特色。

6.萊嘉酒廠

    萊嘉酒廠產品以傳統釀造及風味著稱,風味樸實而豐富。而在產品系統上因為代理品牌多所以有點複雜,有愚公系列、金台系列、成功系列及典藏高粱還有馬祖遶境酒。雖然品牌眾多不過風味取向基本不會差很多,建議可以以愚公系列及每年生肖瓷瓶純年高粱入門認識這一家酒廠。

7金門皇家酒廠

    金門皇家酒廠為主為東南旅行社在金門投資的酒廠,並聘僱員金門酒廠的高階主管及師傅進行管理及釀造,風味及價格十分相似金門高粱。

8.福祿壽酒廠

    福祿壽酒廠的產品主要可分以米酒和高粱兩個系統。而高粱酒部分又可分平飲款的福牌及高階款朱公泉兩個系列。而目前世華公司的88坑道系列有委託酒廠OEM該公司的產品。產品特色是以穀香味的傳統風味,風味濃郁而道地。有興趣殼以找尋朱公泉系列一品芳澤。

9.八八坑道(世華企業)

    這裡指的八八坑道是企華企業所在台灣註冊的八八坑道品牌商標,而世華企業本身是一家貿易商並非釀酒廠,而台灣目前銷售的馬祖酒及大部份是由該公司所設計的產品來灌裝及銷售。而實際上目前該公司冠有八八坑道名稱的產品並非全部都是馬祖酒廠的產品,主要要看產地而定,產地標示馬祖才是馬祖出廠的酒,而標是台灣則是福祿壽酒廠,也有標示產地是澳門的產品系列。目前由其代理的馬祖灌裝酒部分,建議找尋黑頭陳高、頂高試一下風味。

10.亞太酒業

    亞太酒液和世華企業類似,不過不同的是亞太系列產品主要酒源是大陸,而世華的是馬祖,亞太酒業相關產品主要以金獎系列為主,並有各種設計精美的禮盒及工藝玻璃系列。購買時須注意原料及產地來大致評估酒的風味是否有雜糧般的風味,如產地是中國或原料有其它雜糧,基本上帶茅台般的雜糧風味的機會很高。

    台灣的高粱酒及白酒產業來說,基本上是屬於政府不推廣、不輔助、不監督及不設標準的情況下發展,所以就形成標示不明、毫無標準、撰寫不實且無法可管的情況。而是由地方政府自行發展及推廣。而目前整體發展方向及基準則是以發售量最大的酒廠做標竿,由甕改不鏽鋼槽陳年也叫陳年,前面有這樣做,後面就跟隨這樣玩的情況。現在整個台灣高粱酒市場是算是嚴重熱過頭了,一堆為了海撈一筆幾乎啥謠言故事都放的滿天飛,有些請民營酒廠灌200多掛個XX紀念酒就賣600多的,不然就是灌300多說有怎樣神奇的口感就開價1000多的。而名牌酒廠看別人掰個故事,就能將自己發售定價的酒炒翻好幾倍,看了自然會心動的說,當然有錢也想自己撈一把,自然以最炒高的價格當成自己產品理所單然的價格。之後本來幫忙抬轎的酒商覺得利益被剝奪了,遂群起而發文攻擊酒廠。個人是覺得對於這些是要以理性及平常心看待,不是盤商炒是合理酒廠一樣畫葫蘆就不行,以買來喝的人的立場感覺這種酒已經毫無開來喝的任何必要。而以投資者的角度來說,當然回壓縮自己的獲利,在自己拿到酒之前別人的獲利當然是罪大惡極,而在可有可無.純粹研究者的立場來說,這是一齣展現高獲利引發的貪婪之戰的戲罷了。

    酒是拿來喝的,當然有些酒能收來當作紀念,也些酒瓶甚至設計也是一種藝術能來觀賞,不過最終酒還是要開來喝的,而酒並非價高就是好。依稀記得以前有位前輩辦了一場高粱酒的PK 酒會,當然有比賽紀錄就有結果,而結果也是各有不同的判讀。但一個人的判讀結果,並沒有酒的支持度是零,而多的人支持的酒只能說,比較合於當場大部份人的喜好罷了。而選酒,以本篇的立場是許和自己品飲享用的好酒,選展現出自己的好酒。而台灣高粱酒除了上述的一些問題及特性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須在選酒時注意。目前台灣無論是大廠或小廠在製程上都不停的做調整,而和銷售相比,基酒的庫存量也並不夠,而產生無法控制單一產品每一批的風味一致,當然也有些是本生公司的問題。向大廠除基酒不足外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每年都在檢討甚至換人,覺得成長不足就檢討改變產品的風味取向。所以同產每一批酒有些酒廠風味雖有差異不過基本味道不變,而有些是每一批風味差異到讓以為是買錯酒,而味道因為不同所以也有人會稱機說成某批特好,或給予某批一個故事來拉抬自己手中酒的價值。老實說酒風味不穩定是一種品質上的重大缺失並非任何可喜獲值得讚頌增值的事。而相對的,因為這樣,所以試酒就顯得相當重要,是喜歡的同一批買進,換一批是否會比較適合自己那就不知道了。

    最後小弟依自己的經驗簡略說一下選酒的事,當然每個人對於酒的目的和眼光皆不同,也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而不管哪一牌賣多好,其他品牌也會有適合的支持者。品酒可以是快樂的事,適時、適量、適合的朋友再加上適合的酒,正面的觀念去品飲,飲酒就絕非壞事。台灣的牛飲拼酒文化、還有酒醉駕車文化還有開高價酒展現自己的富有及高貴,老實說個人並不贊同這樣的想法,不過這還是目前蠻多人的主要想法,而怎樣是好的想法呢?忠於自己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