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历史事件之盐民斗争

 文化龙乡 2014-11-29

濮阳历史事件——盐民斗争


  濮阳地临黄河,盐碱地多,农民多靠做小盐谋生。30年代初,天津长芦盐业公司,将海盐运往内陆,并派来盐务缉私队。他们为使大盐畅销,千方百计取消小盐,缉私队到处毁盐池、砸盐锅、折秤杆、抢存盐,甚至用皮鞭、棍棒毒打盐民。国民党政府为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下令禁做小盐。盐民衣食无着,生路断绝,怨声四起。在此情况下,中共濮阳县委在王从吾、刘晏春等人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党团员,深入盐区,发动盐民起来斗争。当时硝河坡、千口、化村一带,由刘玉峰、张怀森负责;濮阳县城由张会之、吴宝合负责、沙窝、故县一带,由王培治负责。经过几次小的交锋均取得了胜利,从而鼓舞了盐民斗争的士气。

  1932年春,为驱逐盐巡出境,成立了盐民斗争指挥部,由县委直接负责,并由张友文、王培治起草《告盐民书》;魏培约、张海波、李宝贵、陈林组织“敢死队”,定于农历三月十九日起事。事前组织乡下盐民,以做买卖、串亲戚为名,混进城里,隐藏下来,余众务于十九日早赶到城里。是日天亮,三千盐民云集西水坡,大家拿着铁锨盐具,打着红旗,整队出发。一路高喊“赶走缉私队”、“为饭碗而战”、“不答应条件决不罢休”等口号,冲向缉私队住地——王家大院。盐巡看势头不好,从后院翻墙逃走。盐民义愤难遏,杨进才纵身登上墙头,高喊:“冲啊!”大家一拥冲进大院,将缉私队的门窗、家具砸得粉碎,将锅、碗、瓢、勺摔打一空。盐巡队长住在一个小跨院里,盐民愤怒之极,一拥把墙推倒,从床下拖出两名未逃脱的盐巡,大家一阵拳打脚踢,平时飞扬跋扈的两个盐巡,顿时鼻青脸肿,磕头求饶。接着盐民重整队伍,继续游行示威,教师学生亦打着旗帜随队助威,声势十分豪壮,迫使国民党县长孙培基答应“盐巡退出濮阳,准许继续做盐”的要求。盐民斗争取得了胜利。事后并唱大戏庆贺。
  濮阳盐民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各县盐民斗争,接着滑县、南乐、清丰、浚县、大名、朝城、濮县、观城、范县都发生了盐民斗争,尽管个别县遭到盐巡和保安队的开枪镇压,但终不能阻挡盐民斗争的滚滚洪流。1932年7月,十三县盐民代表在清丰县古城成立了两河(河北、河南)盐民总会,会员八万多,号称十万盐民大军,从北冀鲁豫盐民斗争更加蓬勃开展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