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剪纸

 侗乡人1961 2014-11-30

泉州剪纸


 
  
        分享到:                              0   

   

  
泉州剪纸


  
  泉州剪(刻)纸

  据传,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最初只是在春季“门贴春字”时,配以红笺的门楣上的装饰品,即是宋诗人范成大所说的“剪彩宜春胜,泥金祝寿幡”。清代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说:“立春日……门贴春字”也即指此。

  刻纸由剪纸发展而来。据老艺人李尧宝回忆,光绪十八年间,泉州刻纸业十分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艺人多达200余人。但都善刻不善画,而当时之画家又善画而不善刻。发展缓慢,形式无多大突破。及至艺术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是著名刻纸艺师李尧宝。

  李尧宝又名国富,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泉州棋盘园,自小随父李九史(漆画名师)学油漆画,并与哥哥李其学刻纸,18岁即以漆画、刻纸为业独自谋生,并创造了阴刻刻纸图案和立体刻纸艺术--料丝花灯。1955年福建省出版社出版了《李尧宝刻纸集》,其作品屡次参加全国性工艺展览,多次评为省优作品。所作博古刻纸和料丝花灯于1978年被选送到日本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