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幽州台歌》献疑

 隨风飘逝 2014-11-3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凡中国人皆知此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但在明弘治四年(1491)杨澄刻本《陈伯玉文集》十卷中,并没有这首诗。陈集是其友人卢藏用所编,时间在陈子昂身后不久。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徐鹏校点本《陈子昂集》,认为杨澄刻本没有保存原书面貌,因此于原书次第有所改动。敦煌遗书S9432、5971、P3590存《故陈子昂遗集》残卷,与杨本次第相同,证明徐鹏判断未允。

  这首诗的来源,是该集附录卢藏用撰《陈氏别传》:“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置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慑。子昂进谏曰(文略)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絶之,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缄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巳。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人莫之知也。”所谓“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指为《陈伯玉文集》卷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序云:“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楼,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遗迹也。”七诗分别为《轩辕台》:“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乐生》:“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天,遗叹寄阿衡。”《燕太子》:“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田光先生》:“自古皆有死,狥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邹子》:“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邹子何寥廓,谩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郭隗》:“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为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事,据序知陈子昂北征蓟门即今北京一带时,卢藏用身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陈子昂将自己内心的块垒向远在二千里外的卢倾诉,可知二人关系之密切。由此也知卢没有没有亲见陈子昂的登台,所得陈诗就是这七首。如果仔细讽读,更可以发现所谓“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应龙已不见”、“霸图怅已矣”、“昭王安在哉”等就是“前不见古人”,“兴亡巳千载,今也则无推”就是“后不见来者”,“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伏剑诚巳矣,感我涕沾衣”就是“感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句,语出南朝宋孝武帝吟诵谢庄《月赋》,对颜延之说:“希逸(谢庄字)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昔陈王(指曹植)何足尚邪!”清凌扬藻《蠡勺篇》卷二三《古人诗不嫌相袭》也发现此歌对楚辞的因袭:“又屈子《远游篇》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射洪《登幽州台歌》,实本此数语,然屈绵邈而陈则肮脏矣。”如果再引《远游》后几句:“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因袭痕迹更明显。如果此歌为陈子昂所作,卢藏用编集时为何不加收录呢!如果说是记录陈子昂登台时的歌唱,但卢藏用则明明在幽州二千里外的终南山隐居。那么似乎只有一种可能,即此四句是卢根据陈赠诗的内容,加以概括而成,目的是在为陈所作传中将他的孤愤悲凄作形象之叙述。

  在历史上,卢藏用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有才华,《文苑英华》卷八九六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称他“当代英秀,文华冠时”,“兼有临池之妙”。早年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二人并早卒,藏用厚抚其子,为时所称”。他为陈编次文集,正是尽了对亡友的责任。但他隐居养名之时,即因往来京洛,被数落为“随驾隐士”(皆见《旧唐书》卷九四本传)以至道士司马承祯也要嘲讽他:“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快捷方式耳。’藏用有惭色。”(《大唐新语》卷一○)留下终南快捷方式的笑话。陈子昂亡后二三年内,武后召他为左拾遗,乃欣然旧道。在玄宗与太平公主的政争中,他陷得太深,终于贬死。他做官时“奢靡淫纵,车服鲜丽,趦趄诡侫,专事权贵,时议乃表其丑行”(《谈宾录》卷九)。官场之污浊,欲自我高尚而不能,信然。后来的所为,不能否认他与陈子昂交友时的真诚。

  现在古籍检索方便,我们可以见到在唐、五代、宋、元的各种典籍绝无引及此歌者,唐、宋、元各种唐诗选本没有采录,更罕见有人加以评论。直到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一赞其“简质有汉魏之风”,捏出个《登幽州台歌》的篇名。明末钟惺、谭友夏《唐诗归》卷二可能是最早收录此诗的选本,并赞云:“两不见,好眼。念天地之悠悠,好胸中。”于是经典成立了,乃至今日家弦户诵。

  唐诗接受史是很复杂的话题,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录入编辑:周子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