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的硬汉高仓健

 浊醪妙理 2014-11-30

  “一部改变过我们思考和生存方式的电影”是《追捕》的光盘封面上的广告。日本当地时间1110日,高仓健去世,大多数中国观众印象中他最优秀的影片,并不是他自己十分看重的《铁道员》,而是《追捕》。理由很简单,高仓健改变,甚至“颠覆”了中国人对男性的审美标准。“奶油小生”不再是最被看好的男性形象,粗糙却不失柔情的“硬汉”从此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电影中的一种类型。

  他把偶像变成生活中的“真由美”

  


     《追捕》中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杜丘,在红颜知己真由美的协助下破案。这位含冤调查的杜丘,眼神冷峻、衣领竖起、不拘言笑,用现在的话说“很酷”,而在当时被形容成“很有雕塑感”。影片在中国上映后,高仓健的形象成为很多中国青年模仿的对象,“高仿”的眼镜和服装炙手可热。据说,国内曾有一家服装厂,生产了影片中的那款风衣10万件,半个月就卖光了。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日本。只不过那时的高仓健已经离婚,他生活中曾经的“真由美”江利智惠美——一位在婚前已经红透日本的歌星,已经离开他四五年之久。

  江利智惠美是高仓健的初恋,两人因为电影相识。不过和“寻找高仓健”,被高仓健的男子汉气概吸引不同,江利智惠美第一眼看上高仓健的原因,恰恰是他的腼腆。

  1956年,25岁的高仓健有了参演电影的机会,当时他并不看好职业前途,有些闷闷不乐,却在片场有了意外收获。和他合作演对手戏的主角,是凭借一曲《田纳西的华尔兹》红极一时的19岁的江利智惠美。在留声机尚未普及的日本,《田纳西的华尔兹》唱片销量高达40万张。25岁的高仓健和很多人一样,是江利智惠美的“粉丝”。

  在摄影棚里,女主角江利智惠美发现,男配角高仓健在对戏时不敢直视她的眼睛。虽然两人年纪相差6岁,但是江利智惠美却无端地喜欢上了腼腆羞涩的高仓健。于是,高仓健和江利智惠美恋爱了。“他的脸好白啊!”智惠美曾经谈起自己对高仓健的印象,“每次约会他都会提前到场,然后送我回家,等我熄灯了他才回家。”

  银幕上冷峻严肃不苟言笑的硬汉,对智惠美展开了疯狂的追求。智惠美家人说,“不是智惠美领他来的,他自己就来了,和大家打球,然后天天都来。”他们一起开车兜风,高仓健还搞来了一架小飞机,给智惠美带土特产。1959年。高仓健28岁生日那天,高仓健和江利智惠美举行了婚礼。智惠美婚后退出舞台。

在影片里恍然看见妻子和孩子

  

     大学毕业后,还叫小田刚一的高仓健一心想做外贸,却苦于找不到工作。当时,新艺制片厂在招仓管人员,大学老师就建议他去试试,以应对眼前的经济窘迫。面试在东映公司的饮茶店里进行,当时东映公司的常务董事长牧野光雄恰好也在现场。当他看到身高1.8米、身材匀称、长相俊朗的高仓健时,立刻觉得此人或许是块当演员的好材料。牧野光雄劝高仓健放弃仓管员的面试,应该试试来东映当演员。尽管现在演员是许多人的梦想职业,但是,在当时,高仓健却非常不情愿。那时,在高仓健的家乡,因为世俗的偏见,演员被称为“河原乞食”,意思接近乞丐。高仓健认为,当演员绝对不应该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因为就业压力和公司高管的热情,高仓健硬着头皮答应了。


  高仓健被赶进了电影圈,几乎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决定。他回忆说:“我本想起个艺名叫忍岛勇作。可是公司已经给我起好了名字,叫'高仓健’。”第一次试镜时,高仓健哭了。面对镜子里自己满是油彩的脸,他觉得自己实在太没出息了。

  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东映每年一半的动作片由高仓健出演,平均一个月一部的频率,让高仓健几乎没有选择。随着1964年和1965年多部影片的热映,高仓健逐渐成为性格偶像,他的生活被电影挤得满满的。冷漠的眼神,伤疤一般的皱纹,舞刀加上刺青,高仓健和影片中的角色几乎融为一体。他疏离了妻子和日常生活,拒绝一切柔软的情感。

  面对一消失就是几个月的冷漠的丈夫,江利智惠美决定重返歌坛。但是大男子主义爆棚的高仓健,却希望她只做一个贤妻良母。智惠美只能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以及丧子之痛。

  1970年,高仓健和江利智惠美位于东京的爱巢被一场大火烧毁,虽然两人都没事,但是绝望的江利智惠美决定离婚。尽管江利智惠美很快后悔,托朋友去说情,但是高仓健坚持离婚。

  

    离婚后,两人各自发展。江利智惠美无法适应歌坛快速的变化渐渐被市场遗忘。而高仓健却如日中天,并且因为《追捕》和《幸福的黄手帕》,成为日本影坛动作和情感戏中均无法替代的第一硬汉。

  1982年,江利智惠美被发现死在寓所,死因是酗酒引起窒息。这位昔日红歌星的身边,最后只有爱犬陪伴。葬礼上,高仓健并没有出现。很多人开始评论高仓健寡情薄意,甚至说是他逼死了江利智惠美。高仓健并未回应指责,一个星期后,他悄悄来到江利智惠美的墓前。




    

    1999年,68岁的高仓健参演电影《铁道员》。按照高仓健的要求,片尾的主题曲选用了《田纳西的华尔兹》——江利智惠美的成名曲,也是高仓健最喜欢的一首歌。

有影评人评价,高仓健这是在纪念自己的婚姻生活。影片中,面对大竹忍扮演的妻子,高仓健恍然看到了去世的江利智惠美,从每天搭车的少女雪子身上,他仿佛想到了自己夭折的孩子,当电影结束,他哼唱那首《田纳西的华尔兹》时,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追悔,也宛如得到了解脱。


昔日硬汉如何走完最后岁月?

    高仓健给人的印象是绝世孤独,那么生活中的他究竟什么样?离婚四十年后至死未娶,也没有孩子,他的晚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日前,曾经为高仓健翻译电影《铁道员》剧本的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讲述了高仓健最后的那段日子。

    据叶千荣透露,高仓健的晚年,有两位朋友甚为亲密。一位是东京品川京急酒店地下一层一个小理发店的师傅。这么多年来,高仓健平时白天就在这家理发店的里间喝喝咖啡,看看杂志,这位师傅给高仓健理发五十多年,也是在最后时刻为数不多的守在高仓健身边的人。另一位则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友人——在东京麻布十番经营餐馆的徐富造。

    据徐富造说,两个月前,高仓健偷偷溜出医院到他的店里,他给高仓健做了一个他喜欢的鱼翅和高仓健最喜欢的小锅贴。高仓健想要动筷子,最后还是没吃,对徐富造说,富造兄实在抱歉,吃不下去,没有食欲,但是他还是在走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把它包好、带走,说到医院吃。在前一阵还从医院给富造打电话说,真想再拍一部片子。

    据高仓健所属的事务所对媒体发布的传真说,临终之时,医护人员都含泪为他送别,走得很安详,尊其遗愿,近亲人员已经对其秘密下葬,并告知社会不要去为他送花供物。

    事实上,高仓健去世一周后,日本共同社才发出这条速报,日本举国震惊。为什么高仓健去世的消息没有立刻被公布呢?叶千荣认为,这恰恰体现了高仓健的人生美学,就是静静的生活。叶千荣说他平时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不上电视、不参加社交,宁静的保持自己的孤独的美学,同时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又按照自己的人生美学为自己安排了一个离去,这种方式完全是他本人的意愿、他的美学。

    从影50多年间,高仓健共出演200多部影视作品。除了《追捕》,中国观众熟悉的高仓健影片还包括《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2005年,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为高仓健量身打造影片《千里走单骑》。电影中,74岁高龄的高仓健用他精湛的演技,跨越国界、跨越语言,感动了所有观众。

    而在高仓健出演的众多作品中,还有一部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1999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铁道员》,主演高仓健非常希望把这部影片介绍给中国观众,因此他找到了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叶千荣表明心愿,希望《铁道员》能有中文的配音版。

    叶千荣回忆了他和高仓健的这次相遇:“在东京品川的一家酒店里,高仓健特地包了一个个房间,我们初次见面,谈了整整一下午,谈的并不是电影、剧本和翻译的技术问题,他说了他对中国的感情。他告诉我,他的父亲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工作过,是一个煤矿的技术人员,自己到了这个年纪,开始更多的想到自己要做一些让父亲感到快慰的事情,于是在拍摄《铁道员》的时候,他在跟东映签合同当中,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把这部片子拍摄完毕之后,在中国的播放版权属于高仓健,然后他要把这部片子送给中国,同时要送给前中国驻日大使宋之光先生,他非常尊敬宋之光大使,他要把部片子亲自带到北京,放给宋大使看”。

    《铁道员》电影讲述的是日本六十年代,发生在雪国北海道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名叫佐藤乙松,是北海道地方支线——幌舞车站的站长。虽然被称为“站长”,但是他底下一个手下都没有。乙松每天得独自负责剪票,清扫车站内部,再加上原本站长应该做的工作,勤务内容十分琐碎。叶千荣说,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现代化的挽歌故事。

    高仓健告诉叶千荣,他希望能由《追捕》的配音演员——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毕克,来传递佐藤乙松的声音。可是去跟毕克老师提这个要求的时候,他已经卧病许久。他转告说他非常想做这件事情,但是恐怕不行,最后跟高仓健商量了以后,托了上海的另一位著名演员张名煜老师。片子配完了,在东映的小放映间看的时候,高仓健非常满意,他说他虽然听不懂,但是觉得非常贴切。

    叶千荣认为,《铁道员》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高仓健的人生美学和电影美学。

(综合1119日《文汇报》、中国广播网 王磊 童薇菁 张祯希 李思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