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时报:唐诗的美丽

 简易乾坤 2014-12-01

2014年12月01日 第A9版:文化教育

唐诗的美丽

作者:杨仁明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276


    今天,当很多人为了就业,为了出国,捧着英文、法文、德文版书籍不断强化充电的时候,当很多人连汉字都写不正确、摆不端正、说不明白的时候,当我们的教材里删掉唐诗、宋词以及古典文章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强化外语而忽视国学的时候,我们是否在想: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究竟该如何搭建?一个民族的文化河流该如何保护和疏浚?
  历史告诉我们:要拯救自己,应当首先拯救文化;复兴民族,必须复兴文明。
  我只想说说唐诗——一个王朝的韵律,一种文明的节拍,一缕永照后世永不褪色的光芒。它把先秦、汉晋的深奥和浮华沉淀为一种流行的音阶,一种清澈的明快,让所有读书人不忍抛离,不忍割舍。这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生长。
  从古至今,很多人在阅读唐诗,也在研究唐诗。我只想问:唐诗为何伟大,为何高岸,为何屹立千年而风采依然?也许,我的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美丽,才是唐诗。不论什么事物,或者人物,因为美丽,才有魅力。这是世人公认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全过程。
  唐诗之美,意境先行。意境,是人类情感通达的境界,是传输诗人情怀的幽婉曲径。或借景抒情,或以情寄景,实现情由景出、景因情化,让人与自然相辅相成,浑然一物。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他要表达什么,不言自明,仅仅二十个字,其中一个“没”,一个“寒”,把诗人所有的思想情绪表达得几近完美,读来溢满凄怆之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语言苍劲,情感苍凉,寥寥四句,朗朗上口,既大气雄放,又悲愤沉郁。那是一种壮士的情怀,借着一个古老楼台,绽放得霞光满天。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其情其景,欲言无门,欲吐无人,婉转幽微,汪洋浩瀚,令人在千回百转之中,思不尽,意难平。如一轮明月,映照千年。
  唐诗的意境,就是一种文明的意境。在人们的心灵世界,这种意境引发共鸣。因为,它始终在挖掘和追求本真的情感元素。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成为诗人灵感的载体,仅此,足可永恒。作为诗人,不在于你看到了什么,触摸了什么,描写了什么,关键在于你想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想和领悟,决定了境界。开放出来,就是鲜艳夺目的天姿国色。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灵魂。或许,这灵魂里包藏的就是灵感的本质,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力量,永不褪色。
  唐诗之美,简洁明了。唐诗,在不断卸掉繁琐累赘的浮华文字修饰之后,只留下筋骨,壁立千仞,方方正正,洋洋洒洒,浩浩荡荡。阅尽传统所有文学体裁,唯唐诗的简洁堪称旷世难再。五言绝句,只有四句,二十个字。读上两三遍,可铭记于心,随时背诵,永远不忘。其经典之处在于:没有生僻难懂的文字;意思异常清晰明了;简洁如一汪清水。即便是两三岁的小孩,教他两三次,必可熟练背诵,不再遗忘。
  在大唐的诗海里,七言诗具有很重的分量。欣赏其经典,领略其博大,所有人都能从中品味出深沉的气韵。如果说五言诗是绽放的花,七言诗可谓是厚重的果。一样的明了与简洁,不一样的韵律与节奏。书写的是一样的山水风物,表达的是不一样的情怀心肠。
  且赏边塞诗的经典。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诸如此类的绝句不少,而七言律诗和长诗更多。他们的笔下,是纯净的简洁,是浓缩得无法挤压的凝炼。但是,这透明的简洁,傲然天地,纵横时空,飒爽挺拔,气吞山河,把边关冷月写进了豪情壮志的家国,读来倍感沉雄睿颖,磅礴高峻。
  在书写人生、挥洒情怀的时候,这种简洁和明了背后,是一片波翻浪煮的浩瀚。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把山河的美、人间的情,融合在自然生命最清丽雅致的状态。那是一幅图画,让人浮想联翩,渴慕不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场凄婉的送别,却被诗人渲染成一次现实生活中最美丽鲜活的旅程。“烟花三月”温馨柔美,春意盎然,何来悲戚?那碧空之下,诗人欣赏到的是“孤帆远影”,何等的空灵,何等的飘逸,再放眼浩荡的长江,天地之间,美不胜收。这就是诗人的构筑,也是诗人的胸襟。这诗,读之清朗,如饮甘露。何等浅显流畅,何等简洁通透。
  欣赏唐诗,难得悲伤。是因为唐诗的基调永远清朗俊逸。因此,唐诗的伟大,来自于诗人对人生状态的准确领悟和体察,来自于诗人心灵那映照世态炎凉、风雨自然的纯净。这份纯净,既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人之为诗人的基本特质。纯净,就是美丽的源头。只有纯净的诗人心灵,才会有纯净的诗人品质,最终才会有纯净的伟大诗歌。
  唐诗之美,律韵天籁。自由,是唐诗在追求内涵时永不离弃的主题。一旦这种自由被挤压和剥离,艺术就失去了灵气,失去了原动力。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充沛的情感,流畅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直白而坦荡,真挚而婉丽,让人一眼望穿,一览无余,毫无雕琢粉饰。这就是唐朝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的独具特征。不管今天的人们用什么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繁琐夸张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都丝毫不能影响和改变它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