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好的消费观念

 随笔大话 2014-12-02
一家之言

任何消费,都包含了基础服务和精神服务两类。基础服务就是:一顿饭,要管饱,要不拉肚子;一件衣服,要遮羞、挡风、避寒;一幢房子,要能住人、不漏水;一扇门,最大限度可以防止自己被杀死在家里;一双鞋子,要能走路。精神服务就是:我用了一样东西以后会得到某种升华,感觉类似于快乐啊,自信啊,安心啊,牛逼啊。之类之类的。
 
其实在买东西之前,先要了解自己,并不是每个人的性格,都必须是基础服务在前,精神服务在后的,这样东西的基础价值,对不同性格的人来说,也许重要程度完全完全不一样。比如说,有些姑娘虽然觉得穿高跟不舒服,但她每天也不会走许多路啊,而且会因为高跟带来的心理愉悦而战胜肉体的痛苦!也有人天然地性格里无所谓是否居无定所,但有一辆车会觉得自由自在……其实花任何一笔钱,都是一个了解自己的小小试探,没有人天生是了解自己的,有些钱,花了以后发现不值,发现心疼,于是就成了交学费。

既然我们系统地理解一门知识也许也要个几年,所以在消费观上交点学费也挺正常的。
 

在我个人,目前开始适用于基础服务在前,精神服务在基础属性上,其实买东西不仅仅是个纵向比较过程(类似于为什么这双鞋比那双鞋好),买东西更多的时候是横向比较,比如说,你为什么需要一双鞋?许多学费,其实是交在了你在消费判断的时候,把横向比较忘记了。在一双美丽、打折、「总有机会穿的」鞋面前,有时候会忘记一个本质问题,就是除了买卖瞬间的愉悦感以外,其实并不需要这双鞋。固然有时候,许多人觉得钱赚了就为了花的,但有时候花钱的代价是在心里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后悔,这后悔也许是一瞬间(毕竟也花得起啊),但积累在心头也不是个滋味吧。
在基础属性以外,就是精神层面或者说文化层面的属性,这个就是纵向比较占大头了。同样一块牛排,家里吃,连锁店吃,高级西餐店吃,价值的桥梁,但我们不是住在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