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方剂3

 学中医书馆 2014-12-03
桑螵蛸散1
桑螵蛸散1
【来源】《本草衍义》卷十七。
【组成】桑螵蛸 远志 石菖蒲 人参 茯神 当归 龙骨 龟版(醋炙)各30克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6克,人参汤调下,夜卧服。
【功用】补肾养心,涩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小便频数,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后遗沥不尽,或睡中遗尿,或梦遗失精,舌淡苔白,脉细弱者。
【方论】方
...
桑螵蛸散2
桑螵蛸散2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八。
【组成】桑螵蛸30枚(炒) 鹿茸 牡蛎粉 甘草各60克 黄耆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空腹时用姜汤调下。
【功用】补肾益气,固脬止遗。
【主治】妇人下焦虚冷,肺气不足,小便频数,亦治男子肺肾两虚之遗精。
...
桑螵蛸丸1
桑螵蛸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组成】桑螵蛸30克(微炒) 菟丝子15克(汤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 熟干地黄60克 山茱萸22克 黄连30克(去须)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时,煎大麦饮下30丸。
【功用】补肾摄精,泻火解毒。
【主治】肾水不足,热毒炽盛,致成痟肾,小便白浊,久不愈。
...
桑螵蛸丸2
桑螵蛸丸2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组成】附子(炮,去皮、肼) 五味子 龙骨各15克 桑螵蛸7枚(切,细炒)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功用】温肾摄精。
【主治】下焦虚冷,精滑不固,遗沥不断。
...
桑杏汤
桑杏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桑枝3克 杏仁4.5克 沙参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梨皮3克
【用法】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功用】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主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
【方论】方中桑枝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
...
桑枝膏丸
桑枝膏丸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组成】制首乌 杞子 归身 三角胡麻 菊花炭 柏子仁 刺蒺藜
【用法】上药研末,用桑枝熬膏,为丸服。
【功用】养血熄风,
【主治】肝血不足,虚风内动,左指胀痛引肩。
...
扫虫煎
扫虫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青皮3克 小茴香(炒)3克 槟榔 乌药各4.5克 细榧肉9克(敲碎) 吴茱萸3克 乌梅2个 甘草2.4克 朱砂 雄黄各1.5克
【用法】先将前八味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后二味研为极细末,加入药汁,煎三四沸,搅匀温服。
【主治】虫积腹痛。
【加减】恶心呕吐,加炒干姜3~6克;或先吃牛肉脯
...
扫红煎
扫红煎
【来源】《产科发蒙》卷四。
【组成】防风 荆芥 白芷各6克 甘菊花 黄连各4.5克 红花 当归各6克 芒消6克 白矾1.5克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
【主治】眼目红肿,糜烂疼痛。
...
扫疥散
扫疥散
【来源】《疡科选粹》卷三。
【组成】大黄 蛇床子 黄连 金毛狗脊 黄柏 苦参各15克 硫黄 水银(茶末捣杀)各12克 轻粉3克 雄黄 黄丹各7.5克 大枫子(去壳) 木鳖子(去壳)各15克
【用法】先将前六味同研为细末,再加入后八味杵捣匀。用时以生猪脂调,洗浴后搽疮上。
【主治】疥疮,热疮,遍身疮疖。
...
涩肠散
涩肠散
【来源】《婴童百问》卷八。
【组成】诃子(炮) 赤石脂 龙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加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绢帛揉入。又治痢,米汤调服。
【主治】小儿久痢,肛门脱出不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