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蝇头细岂十年功”学习小楷一得谈

 爱雅阁 2014-12-03
“ 蝇 头 细 岂 十 年 功 ” 学习小楷一得谈
 

黄 宗 壤


  清劲秀丽的小楷,在争奇斗艳的书法园地中,作为一枝独秀的小花,以它特有的风采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近年来,学习小楷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他们孜孜不倦,连篇累牍,无间寒暑地临写,精神可嘉,并有长足进步。但也有些初学者,认为小楷不过是结体挥运于方寸之间的小玩意儿而已,不需要过硬的功力,不需要布白的巧思,不需要隽永的意境。总之,只要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密密麻麻写上一大篇,以多胜少,就可以问世了。心存侥幸,对小楷大有轻视之意。一些初学者为这种“高论”所惑,跑来问我:学小楷果真比学其它书体容易吗?小楷的艺术性真的比不上其它书体吗?对此,我只能微笑着以一首自作诗中的两句来回答他们:“绕指柔须三昧火蝇头细岂十年功!”

本人于十年动乱之际,曾为保存文化、获得知识而仿效古人,独居陋室,大量抄书,如是者久之,对学写小楷的甘苦颇有所得。兹就个人学习小楷的一孔之见陈述于后,以就教于方家。

顾名思义,小楷自然属于楷书的范畴,它给人的美感是一种安祥的静态美,但静态中也有灵动;是一种布局的整齐美,但整齐中仍有变化。由于小楷必须写得很小,一般在一厘米见方之内,甚至更小,所以它在结体、用笔、布局等方面就有着区别于字形较大的楷书的特殊要求或者说困难之处。换言之,绝非把小字放大就是大字,把大字缩小就是小字,二者在结体用笔各方面是有区别的。欧阳修曾说过:“善于书法的人,以楷书为最难;而楷书中小楷又是最难的。”苏轼在《送渊师归径山》一诗中以不无自豪的口吻说:“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乐山乌尤寺有苏氏书此诗手迹的刻石。)文征明以七八十岁的高龄还能写出一手清丽娟秀的小楷,在书法史上传为佳话。这些,虽不足以说明学习小楷在学习各种书体中就是最难的(前引欧阳修的话,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可以说明:学习小楷如同学习其它各体一样,不经过持之以恒认真刻苦的练习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下面,我想就掌握小楷的结体、用笔、布白及临摹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外紧内松  小中见大

前面说过,小楷的主要特点是“小”,古人常以苍蝇的头来形容它。字小,就给结体增加了难度,有如使赵飞燕带着脚镣手铐作掌中之舞,如果未经严格训练,要在极小的范围内把一个字的点画结构安排得精当得体、匀称而有神气,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小楷的结体和大字显然有区别,即:“大字宜结密无间,小字宜宽绰有余。”就是说:写大字容易因其大而写得散漫,不可收束,故其结体要把中宫略微收紧;相反,写小楷则因其太小,点画容易“打架”,糊成一团,因而应该使一字之中点画分明、外紧内松,既要写得小,而点画之间又要疏朗而不促迫,有适当空白,才会有神采,给人以小中见大、宽闲舒展、间可跑马的美感。我们在写小楷时,如果一味追求为小而小,以致点画拥挤、结体拘束,如同黄庭坚形容的“痴冻蝇”,就会使通篇丧失生气。字形要小,结体要疏,这是小楷的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使之外紧内松,字形小而气势境界大,如一幅山水画卷,有咫尺千里之象,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课题。

楷书结体忌过分平正,小楷也不例外。如果过分横平竖直整齐划一,缺乏变化,如布算积薪、如宋体铅字,就会堕入“馆阁体”的魔道,显得刻板。试看羲献父子以及锺绍京、赵孟俯、文征明、王宠诸家的名迹,何曾每个字的结体一律平正、大小完全相等?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把结体一味平正的书风称为唐代以来的“科举习气”、“无复晋人飘逸之气”。(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平正,和孙过庭所说的“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在丰富多变的险绝基础上的平正,是一种反朴归真的含蓄和收敛的平正。)姜白石又说:“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划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他还把结体的丰富多变,同书法的神采结合起来,形象地指出各尽其态的具有风神的字给人的感觉是:“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臞,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

总之,不要因为小楷的小而忽略对其结体的重视。在遵循每一个字都要有不同的结体特点的前提下,注意结体和点划的精到,使长短合宜,斜正相辅,避让呼应,有开有合,结体不妨略扁,左右开张,并参以用笔的变化,才能达到在布局大体整齐的基础上结体风神潇洒、面目晶莹、富于变化的生动形态。

珠圆玉润  精妙含蓄

用笔,是书法技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征明以高龄作小楷而能一笔不苟,显然不仅靠不衰的目力,也靠用笔的硬功夫。小楷的用笔要求精妙含蓄,这也是由小楷的主要特点是“小”所决定的。所谓精妙含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小楷的用笔特别讲究一个圆润的“润”字,就是指点画之中不得出现飞白之类的枯涩之笔和拖泥带水、锋芒毕露的笔法。还要避免不必要的牵连引带。要笔润墨浓,笔笔送到。笔润,指点画光而不毛;墨浓,要浓而不枯。另一方面,由于小楷的“小”,其用笔不能有太大的提按顿挫动作,波磔变化不宜太明显。小楷的用笔当以中锋为主,令笔锋常在点画中行,然不必“笔笔中锋”,偶有侧锋,反能显出秀美飘逸的神采。小楷的起笔时有露锋,不能过于尖细失之纤弱。转折处可以参以篆隶遗意,变方折为圆转。总之,只要用笔圆润精妙而含蓄,不肥不枯,就能使小楷神完气足,富于立体感。执笔比写大字略微低一些紧一些,可以悬腕,也可以不悬腕,如果不悬腕,手腕在桌面上应轻轻随着作字而移动,不能贴得太紧。

参差错落  大体整齐

写小楷的格式,有条幅、横幅、斗方、册页、扇面等。其布白的形式一般是:均从右向左直行书写,通篇每一行都要上下齐平,才有整齐感。由于一幅小楷动辄上千字,不这样要求,通篇就会显得散漫零乱。行与行之间要有明显距离,一般有两种分布:一种是横有列、竖有行,即既有字距又有行距;另一种是只有行距没有字距。由于小楷的布白不可能像行、草书那样大开大合、计白当黑乃至墨韵浓淡燥润相杂而产生的强烈视觉效果,因此,在对准每行中线、贯通行气的要求下,充分运用后一种字距宽窄疏密不等、字形奇正大小不齐、错落有致的有行无列的布白,是增强小楷在整齐的方块形格式中产生一定变化的一种手段。至于写扇面,则可一行长一行短,长行与长行、短行与短行各自齐平,这样通篇就会既整齐又“透气”,有布白的变化。

刻苦临池  兼收众美

    
学习小楷同学习其它书体一样,也必须从临摹入手,对法帖心摹手追,务求形神两具。我从自己学书的教训中切身体会到:如果不事临池,只靠在平时的工作中抄抄写写、寄希望于“熟能生巧”,这样率尔挥毫,徒费时日,是决然不能升堂入室的。历代传下来的著名小楷法帖以及唐人佚名的写经小楷,都是我们临习的模板。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锺繇的《宣示表》、二王的《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的小字《麻姑坛》、锺绍京的《灵飞经》以及赵孟俯、文征明的众多小楷作品等,或庄重含蓄,或秀美典雅,只要认真钻进去,在学好一家的基础上兼及诸家,并吸收篆隶的含蓄圆转、行草的飞动放纵的特点融会于其中,如此寝馈日久,眼界开阔,功力渐深而出入古法,将使我们学习小楷得到很大的提高。

还需要说明的是:写小楷必须要有写大楷的基本功(这里说的大楷,并非指榜书之类特大的字,而是指十厘米见方的楷书)。否则,初学书法就专攻小楷,容易失之腕力软弱、用笔飘浮、结体板滞缺乏神采。

    书法是艺术,艺术有它的规律。只有掌握和遵循其规律,才能指导我们的正确实践。在这方面本人学植甚浅,谨陈陋见,权充引玉之砖。匆匆不不知所云,尚祈方家指正。

                                           1985  19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