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人勿求备 任物不过涯

 山爷wzs0718 2014-12-03
择人勿求备、任物不过涯

择人勿求备、任物不过涯

择人勿求备、任物不过涯

汉高祖刘邦是知人善任的一代明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仰仗张良;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依靠萧何;连百万之重,战必胜,攻必取,拜将韩信。三个旷世奇才在刘邦高明的指挥棒下,演出了一出波涛壮阔的楚汉战争的史剧。

使用人才,就不能求全责备,“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在择才不求备的史例中,战国时的姚贾曾对秦王政有一次精彩的直谏:“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待雠(卖工)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诟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之功,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已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

姚贾连举了老婆都谦弃的姜太公,差点坐牢的小商人管仲,只能卖五张羊皮的乞丐百里奚,和中山大盗四个例子阐述了辩证地看待人才,不苛求于人,用人用其所长的积极思想。

老板用人,与此同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企业大了,什么人才都会产生,关键在于老板能不能发现人才,发现了人才,又不能因其有污,人诽其非而弃之不用。尤其是对企业有或会有卓越贡献的人,老板要力排众议,登台拜将,使之为企业创不世之功。而切勿因避其短,而抑其长,正所谓:“骏马能历验,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力弱者勿任其厚负;才卑者勿尸其隆位”讲的是“任物不过涯”,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能在人的能力范围之内任事,才能够建功立业,超越了能力而负重任,必然的结果是害人、害已、害国家。战国时的秦赵长平之战,就是一次极为惨烈的教训: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为争夺军事要地上党,展开了连续三年的长平之战,虽饱读兵书战策,却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受赵王重托,任赵国统帅,短短几个月内,就被秦军全歼于长平,赵军四十余万降卒被坑杀在山谷之中,赵括在搏杀中中箭身亡,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史学家认为,如果赵王在长平之战中不撤掉名将廉颇,使用无能的赵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程起码受阻三年。而赵括本人虽战死沙场,亦难逃祸国殃军之名。长平之战血淋淋的历史不正是“任物过涯”的惨痛教训吗?

国事用人不能“过涯”,企业用人同样不能“过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好员工,步入领导岗位,就成了老板烦、同僚怨,下级小瞧的人,这些人最终的结局,大部分是被老板赶出企业的大门,看起来升职,升薪是件好事,又有多少人在这些好事中最终丢了饭碗?因此,是什么材料,只能做什么事情,蜡烛不能当枪头,椽子不要做栋梁,折了自己,身败名裂,塌了房子,老板遭殃。“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马,必有摧衡折轭之患”。当你贪图虚名时,当思赵括前车之鉴。

“责少者易偿,职寡者易守,任轻者易劝;上操约省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厌”。老板用人,当能善其事;为老板做事,亦当以建功为本。明知无力承担,却硬着头皮勉为其难的事,宁可不做。“无功食禄”是终会被老板厌弃,想和老板长久相处而不相厌,切记一条原则——量力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