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州人看大水

 陆安桥1871 2014-12-05
   万州人喜欢水,是骨头里喜欢。
   万州的男人不习水的很少,在过去更是如此。穿开裆裤的时候,就有父亲带着儿子趁热天歇凉,在江边耍水。热天的川江不断上涨洪水,淹没了大片大片的沙滩碛坝,江水带着冰雪的清凉,在没有电扇空调的日子,小孩身上的痱子都是用江水洗的,一个夏天洗上十来天痱子就消去了。男孩长到读书的年龄,不需要父亲带领,自己就偷偷下河洗澡了。万州人说的洗澡就是游泳。那时候还不是独生子女的时代,房子也不是现在的商品楼,孩子总是群聚一大堆,只要有人领了头,大家就哄地跟着下河去了。洗澡的好处既可以凉快,又可以学习泅水,一两个夏季过去后,大多数男孩就可以东倒西歪地在水面上扑腾一段距离。悟性好的甚至可以游上几十米。
    夏天的川江就是一个大空调。1992年的8月20日,万州气温高达42度,那时候的空调还是奢侈物,数不清的万州人到了太阳下山后,就搬了竹凳凉椅,赶到江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如果不是因为生活琐事,谁都不愿意又回到那蒸笼般的屋里。我在驳船上当过水手,钢质的甲板驳船,在白天的艳阳下,驳船热得无处躲藏,皮肤都烤灸得油黑发亮。一瓢水从背上泼下去,挂不住几滴水。但到了晚上,江上又成了最凉快的地方,一张席子铺在甲板上,看着星星入梦,享受着略带鱼腥的习习江风,那是什么空调都无法比拟的。
    每年到了洪水的季节,万州人总喜欢举家到江边去看大水。水对他们来说,不简单地是生活的亲密,而是深深地镌刻在了他们的日子里。许多人几代都是河下弄船的,万州有条领江街都是弄船人成长的见证。即使是普通百姓,曾经是惯看一条川江蜿蜒绕城,房前眺江,屋后靠山,祖祖辈辈都习惯了在半山上生活,习惯了看眼前的江水春去冬来日复日年复年的流淌。
    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万州人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很多紧挨江边的居民不得不搬迁到离江比较远的周家坝、双河口等移民新区。世世代代看惯了江水,枕着波涛的人,怎么舍得离开自己的家园?怎么能割舍自己生活了多少年的环境?于是,见证三峡的老照片,就成了他们追忆往事的寄托,一条条马路、巷子,一幢幢居民小院,以及那些黄葛树,那些船工号子、白帆的影子,那些打找光腚在江水里嬉闹的美好时光,通通掉进了记忆的深井。还有那些险滩急流,钟滩子、黄牛孔、鞒马滩……,草盘石、千斤石、箱子石、公公不见媳妇面……,这些万州人都耳熟能详的与川江血肉联系的东西,全都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每当库区高水位蓄水,万州人仍然是举家出门看大水:看见自己曾经的居住地方淹没在江底,他们心里在落泪,他们有一种根一样的情愫始终停留在老屋,停留在梦里,停留在魂中,停留在他们叹息而又期盼地目光里。不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房子也换成新的了,可是那条江,以及那条江带给我们的一切,怎么也忘不了啊!     整个三马路到靠近二马路及胜利路都淹没在洪水中了,洪水就在我们家阳台一样高。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全家都坐船出来。
洪水最高峰值流量:76400立方米/秒(1981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