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眼科世家《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阅读与分享(于后院读书会)

 木立 2014-12-05
眼科世家《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阅读与分享(于后院读书会)

我比较笨,读书也比较死,往往一段时间只能读一本书,而且读进去就不容易出来,要在其间浸泡很久,自己觉得浸泡透了,才敢出来。最近就泡在《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这本书里。要给大家分享,就分享这本书吧。

韦文贵先生是家传中医,其父韦尚林做过御医,也曾名震江南,眼科是其专长。解放后,中医进入体制内,韦文贵先生从杭州被调到纪念馆,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工作。《韦文贵眼科经验集》这本书是广安门医院1978年为韦文贵先生编的经验集。

这个年份很值得我们注意。有位老中医告诉我,当代中医书,19641984年之间的,尤其是文革后期的,一定要好好读。中医要到老了才敢出版经验集的,这一批出版经验集的中医,多是家传或师承的,根底扎实。他们经历了与西医的磨合,西医的很多东西融入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但根本上,他们依然是中医思维。还有一点更重要,当时是社会主义社会,马上要进入共产主义了,大家也不保守,都愿意讲很多真东西。韦文贵先生的这本书就是优秀代表。当然也有例外,有人文革中挨打了,深感世风日下,东西宁可带到棺材里也不传人,这个我们不考虑,因人而异嘛,当然这种人也就不出书了。

本书分为“眼科临证经验”和“经验方及常用方”两个部分。经验部分,完全以西医病名作为目录。我们甚至以为这是一本西医眼科书。其实,目录的作用在于统摄内容,把内容串起来就行了。过去的医家,或以症状为目录,如头痛、腰痛、遗精等;或以中医病名为统摄,比如虚劳、中风等;或以六经为统摄,如伤寒论;或以六淫为统摄,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总之我们不要因为目录是西医的病名而大惊小怪。

比如,头痛,然后我们可以分型,有的是风热,有的是肝阳上亢,有的是肾虚,等等。西医的病名也可以如此啊,青光眼、巩膜炎,我也可以分型。这是一种新的分类。每一种分类,都是一次分析,都能让我们深入认识和把握这门学问。

从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重见光明,尤其是很多孩子,因为脑膜炎、高烧之类的,眼睛瞎了,有的耳朵也聋了,还有的下肢也瘫痪了,经过韦老精心调治,视力恢复,其他也好转了。我看了都很感动,你想,如果没治好,一个又瞎又瘫的孩子,以后如何生活啊?有理法方药,有病历号,有档案可查,还有哪里说不过去呢?现在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抛开这些不看,去质疑中医,的确是无知。对于他们,我的建议是,不理睬,不争论,任何理睬都是在给他们推波助澜。当然,有质疑还是好事。今天我还跟人说,传统文化不是哪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它在每一个时代都在遭受质疑,又获得验证,一次次锤炼,才形成今天的样子,而且它今天还在接受锤炼。儒学是这样的,中医也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很多医案,积极参考和利用了西医检查结果,比如,他会把视力量化,测眼压,看眼底的情况。辨证处方则完全遵循中医思路。这体现了传统中医兼容并包的心态。真正的中医,是不会排斥西医的,至少,它可以作为检验疗效的工具。化验指标下来了,视力提高了,都可以参考,用来证明疗效也是在利用西医啊。何况不止这些。西医能够被中医利用的东西还有很多。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文化,中医会容纳西医研究的优秀成果。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后面的方子,解释得很详尽,里面也都是真东西。有中医常用方,比如逍遥散、补中益气汤、明目地黄丸,还有他自己的经验方、自创方,什么眼底出血方、红肿翳障方。其加减也很巧妙,比如,他有一个验方逍遥散,是用的最多的,也就是在丹栀逍遥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石菖蒲。疏肝自能开玄府,杞菊悦肝明目,石菖蒲芳香开窍。

韦老的方子,还有一个特点是平和,不用奇药,不过量用药。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医,往往不平和,喜欢用猛药,大量用,或者用一些冷僻药,以炫耀自己的能耐。附子敢用120克,半夏敢用生的,细辛敢用30克,你敢么?这是本事,但只是一般的本事,而且弄不好就会出事。境界更高的本事,在于用最平和的药,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出奇的效果。我们看叶天士医案,看古代绝大多数著名医家的医案,都是如此。这一点,在韦文贵的方子里,也有充分体现。即使是在某些因外伤导致的眼病,瘀血明显,也很少用桃仁、红花之类活血化瘀的药,顶多用个丹参、丹皮,剂量还不大,主方仍用验方逍遥散。疏肝则瘀血自化。调理五脏六腑的疾病,邪气自然无容身之地,不必有邪驱邪。这看似平常,其实是很高的境界。

眼科属于专科,过去有“金眼科、银外科,不死不活是内科”的说法。眼科很赚钱,也会有一些专门的方剂,有人靠几个方剂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过上小康生活。但韦文贵没有把眼科局限于专科,而是用内科的思路来治疗眼科疾病。所以,很多人在他这里,不仅眼睛能看见了,身体也调好了。正是内科的功底,让他处方用药加减如此灵活,也让他的疗效这么好。如果没有内科功底,光懂点眼科,那就大为逊色了。眼科玩的如此出神入化,我相信其他病到了韦老手里,效果也会很好。中医可以分科,也可以不分科,但一个优秀的中医,必然是通才,不但通各科,还能通向其他学问。

我就分享到此,这本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已有新版,大家感兴趣可以买来看。白话文的,不难懂。最后顺便做个广告,我每周一晚上在yy频道96484009讲课,已经坚持三年多了。现在在讲《时病论医案》,比较专业;以后会讲“四书五经”,我发了个愿,把四书五经讲一遍,让大家重新认识儒学的真面目,认识它的高妙之处。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特别提示===

每天获取精彩内容,健康问题咨询,可关注“传统中医唐略”微信订阅号:ctzytl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相关新浪微博:@传统中医-唐略 @清艾轩中医学堂

清艾轩荔枝台:FM79070

相关微信订阅号:风土学社、颐清健康艺术

唐略私人微信号:tanglve2013

清艾轩健康生活导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557e30101iww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