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中医入门:大道至简的奥秘

 龙凤冈 2014-12-05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医入门:大道至简的奥秘

在一千八百年前,“医圣”张仲景就在《伤寒论》序言中告诉我们中医的魅力: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作为一名中医医师、医学编辑,时常有人这样问我:“中医博大精深,高深莫测,您能不能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学习中医该如何入手?”

“大道至简”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

正如人的一生,需要正反两方面的“阴阳五行”:

谨守“仁义礼智信”、戒除“贪嗔痴慢疑”。

中医,亦复如是。

无论人生的命运,还是博大的中医,其实都由最简单而纯粹的元素组成。虽然最终的组合方式如同“万花筒”那样绚烂缤纷,但在“繁花渐欲迷人眼”之处,我们却始终可以找到那份不曾丢失的纯真和简约。

好,我们把中医比喻成一个家庭,由“父母”(阴阳)和“兄弟和姐妹”(五行)组成。

    虚实:中医之家的“父母(阴阳)”

    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舒服”的时候,而医生治病的过程,就是《黄帝内经》上说的对自己身体进行调整,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原话所说“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和平”(和谐、平衡)了,身体就健康,也就“无病”。

天下和平,老百姓就生活得幸福安康。

身体和平,自己就感到身心舒适健康。

 简单一句话,“和平”即无病!“不和平”即病。

 那么,怎么算是“不和平”呢?

举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吃饭的时候,吃的不多不少的时候最舒服,这就叫和谐平衡。而如果吃得太多,撑着了,那就是“盛余”(也就是“实”);而如果吃得太少,还觉得饿,那就是“不足”(也就是“虚”)。

再举个通俗的例子:正常的健康人,应该是身体不胖不瘦,这才是健康。日本相扑运动员,体肥异常,膀大腰圆,那就是“实”,也就是说体力“盛余”;而《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身体纤瘦、弱不经风,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跑,那就是“虚”,也就是说体力“不足”。

那么,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实”,还是“虚”呢?

只看人的胖瘦、强弱的外表现象,往往会出现错误。就好像有人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常会把相貌英俊的人看成“好人”、把长相难看的人看成“坏人”一样。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不能仅仅看他(她)的长相,而要看他(她)平时的行为。

同样,中医在判断患者是“实”还是“虚”的时候,主要不是看他/她的体质壮实还是虚弱,而是看其本质——中医是通过看舌、摸脉来进行的。舌、脉才是判断虚实的最可靠的“裁判员”。

那么,怎么看舌头来判断虚实呢?大家都吃过煮鸡蛋或煎鸡蛋,如果煮鸡蛋或煎鸡蛋的火候“盛余”,鸡蛋就老;而如果火候“不足”,鸡蛋就嫩。——患者的舌苔,如果舌老、苔多(即厚腻),就为盛余之“实”;如果舌淡(或舌嫩)、苔少(或苔无),就为不足之“虚”。

舌苔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实、虚状态。大家每天都可以自己伸出舌头,从镜子中自己观察、判断身体的“实”或“虚”,也可以给身边的家人、朋友进行判断。

如果以后学习更加深入了,还可以通过摸脉来判断实和虚。

如果脉重按有力,就为盛余之“实”;如果脉重按无力,就为不足之“虚”;

     寒热气血津液:中医之家的“兄弟和姐妹(五行)”

中医之家的“父母(阴阳)”是虚、实,中医之家的“兄弟和姐妹(五行)”就是寒、热、气、血、津液。

“寒热气血津液”皆有“虚实”,就像“每个“兄弟和姐妹”的身后,都藏着“父母”割舍不断的大爱。

“寒”就是寒冷,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伤寒感冒的时候,可能会冷得发抖。寒证的特点是“冷、清、凉”。寒证分为“实寒”和“虚寒”,实寒则舌脉为实,虚寒则舌脉为虚。

“热”就是火热,很多人都有发烧的经历,全身热得难受,或者有“上火”的经历,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热证的特点是“温、暖、火”。热证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则舌脉为实,虚热则舌脉为虚。

“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儿”,要是“气”盛余,心里老窝着气儿,中医学里叫做“气滞”,该消消气了;而要是“气”不足,就像跑步消耗很大,上气不下气,那就是“气虚”。

“血”:如果“血盛余(实),嘴唇发紫,脸色发黑,那就是“血瘀”;如果一个人面无血色,那就是“血”不足,即“血虚”。

“津液”,也常简称“津”,或简称“液”。如果一个人面肿眼肿甚至全身水肿,那就是津液盛余(实),即“水湿”如果皮肤干燥、干咳少痰,那就是津液不足,即“津虚”。

同样,气血津液亦分虚实,若为实(气滞、血瘀、水湿),则舌脉为实;气血津液若为虚(气虚、血虚、津虚),则舌脉为虚。

中医之家的“全家福”,就是“体质和健康”的自测表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发出感慨:中医里的“虚实”、“寒热”似乎还挺好理解,“气血津液”则似乎感觉有点深奥了。

别急,你只需按照“阴阳五行”进行记忆,就能把“虚实、寒热气血津液”的中医之家牢牢记住。对于气血津液的虚实,其实也不难理解:

人体的气血津液就像一条流动不息的河流。如果河水减少甚至枯竭,就是气血津液之虚证;而如果河水内充满混浊、垃圾,就是气血津液之实证。

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句俗语生动地概括了“气、血、津液”的特点:

假若“气、血、津液”为盛余(实证),则为“气滞、血瘀、水湿”;

假若“气、血、津液”为不足(虚证),则为“气虚、血虚、津虚”;

 

 


 

实寒

虚寒[亦名“阳虚”]

实热

虚热[亦名“阴虚”]

气滞

气虚

血瘀

血虚

水湿

津液

津虚[亦名“燥”]

 

    有人会说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就像上述表格这样简单吗?

中医给我们看病,也是按照“阴阳五行”来看病的吗?

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上面所说,就是亚健康或疾病的原因,通常被老百姓们称为“病根儿”的病性:如果借用“阴阳五行”的术语来说明,阴阳就是“虚、实”,五行就是“寒、热;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组成了病性:实寒、实热、气滞、血瘀、水湿;虚寒[即阳虚]、虚热[即阴虚]、气虚、血虚、津虚。——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百姓而言,了解到上述“病根儿”已经足矣。

对于专业的中医医师,则要进一步把握“病根儿”所在病位,以便进行更加精细入微地诊断和治疗。当然,对于更加精细的病位,普通读者只需大致了解即可。病位最重要的是“表里”;其次是“上下、脏腑、经络”。

知道了病性、病位,甚至普通的读者自己都可以大致理解大夫们常说的中医术语了:

中医常讲“心血虚证”就是“血虚(病性)+心(病位)”;“胃肠气滞”,就是“气滞(病性)+胃肠(病位)”;所讲的“肝经实寒证”,就是“实寒(病性)+肝之经络(病位)”……

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复杂的中医病名,其实不就是简简单单的两条线(病性和病位)“排列组合”所产生的吗?知晓了最基本的元素(病性和病位),复杂多变的中医,不就像是一个斑斓陆离的“魔方”一样,变得容易掌握了吗!

好了,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中医大夫看病的过程,你可以尝试着自己分析、感受一下中医大夫的内心思考:

你走进中医诊所。大夫让你伸出手来,他开始进行切脉。如果脉摸起来比较有力,就是实证;如果脉摸起来无力,就是虚证。

随后,大夫会让你伸出舌头,进行望诊:舌红苔黄代表实热证;舌苔厚腻代表水湿证;舌苔有斑点代表血瘀证……此外,大夫也会看你的面容、身形进行望诊:面色苍白代表血虚证;面色发红代表热证……

大夫还会有意识看听你的气息(闻诊),如果听到你气短、声低,那就有可能是气虚证……

当然,更多的时候大夫会主动问你(问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大小便怎么样?饮食睡眠怎么样?等等。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大夫就会在处方上写下诊断结果,并开出具体处方。

你看神奇不神奇,中医的病性和病位,既能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近病”(现在的病痛),还能让我们知道他、她的“远病”(长久的体质),这样,中医既能够针对“近病”来治病,又能够针对“远病”来调养,真有点古诗里的美妙意境:“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