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对《拳经、拳法备要》的评价

 聰哥的寶藏 2014-12-06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对《拳经、拳法备要》的评价

(2012-06-14 08:13:08)

对《拳经、拳法备要》的评价

马国兴


「转载」

《拳经》指张孔昭述,曹焕斗注的这本拳术经典著作而说的。此拳经为现在所知是少林派拳门最具权威性的拳术理、法、术、功之经典作品。
评论一部拳术经典著作的价值,应从三个方面内容来认识,才能比较全面地估算其价值。一是传统拳术历史发展的文物实证价值。二是著作中传统拳术理法术功的完整性、实用性的学术价值。三是给予后来传统拳术发展的良性影响之价值。从上述三点来认识《拳经》就能评估出其应有的价值了。下面具体谈谈。
1.此拳经产生在明朝时代,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具有传统拳术历史的文物实证价值,这是武术界肯定了的。
2.拳经所述练、用的方法、准则,具有实战的实用性.是拳经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之内容陈述的完整性、精确性决定的.具有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实用之学术价值。
3.拳经中所述之理法,为少林派拳术的宗旨。《拳经》是目前最有权威的一本少林正宗拳理、拳法的著作。从最具有权威的著作这个角度来看,可知其给后来几百年的传统拳术、拳学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就这个价值来说,迄今为止很少有少林武术著作,可以与之媲美。
从上述三点分析,可以知道《拳经》所具有的价值了。我们从其中精辟的论述,知道少林派拳学的真谛,以及其精辟的理法能够给予我们正确练功、运用的具体指导,亦能够证明其乃无价之宝。这是对习拳者能遵《拳经》之理法宗旨练功习艺便可不入歧途而言的。
所谓经典著作,都具备文中无虚言,每句话都具备纲领性的特点,都具有指导具体实践的可靠性、可行性、可证性。这在《拳经》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举数例以证明:
“张当时兼习各家拳艺,久而化之,遂独成其一家,真所谓善之善者也。随偏成一书,以启后学,百法皆备。有志于拳术者,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必当竭尽至力,,须宜实至其功,粗事细磨,断不可用努筋突骨之功,而至百身之病”。
这段论述,阐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1.《拳经》乃根据兼习百家拳艺,必有所得,神而化之,具有理明、法密、艺自高之实用的特点。目的是启发后来的学拳者:有理可明、有法可遵,有功可得、有术可用,不致误入歧途,是其旗帜鲜明的宗旨。
2.指明习拳学艺,兼学百家,即一方拜师,八方学艺。必须心知体会,神而化之,方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每个人的个体特点之差异所必然的。
3.读此拳经,修炼诸法,务以意会,法以神传。何谓务以意会?即“会意用力”。歌诀中说:“人身筋力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心在何处力随往,上下一线似金梭”。何谓法以神传?心藏神,即“法由心生,心想事成”的道理,知道拳术攻防在乎“用法”。用法乃由心之所成。《心意拳诀》说:“捶名心意。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随意发。总要知人知己,随机应变”。管子曰:“心生规,规生距,规圆而距方”。以应神圆意方;内气圆,外形方;拳法的方圆变化、曲化直发之用,皆心所成之,神所用之。心者、神者,气也。周身之方圆曲直攻防变化之法,无不是一气之传导,故皆是一神主之,此所谓“法以神传”的意思。知道了这两句话的精义,就知道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较技胜负,不在于力气的大小,而在于用法的精妙尔。只有在自身的“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达到最佳状态的基础上,依道的顺随法则:“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中求之,方能得其精髓,并于此处竭尽至力而求,才能相宜的得到真实至极的攻防功夫。才能于较技中制人而不被人所制。故此拳经阐述用法颇精辟独到,是其特点。
动手比武,双方攻防较胜负,表面看来,好象是粗糙之事。但要真能制人而不被对手所制,即战必胜的功夫。那需要自己明理、按法,精工细磨的修炼自身方能得到精法之妙用的。千万不可采用“努筋突骨任气的拙力功法”修炼。这种练拳方法违反了身体生理机能的活动,会造成身体脏腑、四肢百骸的功能紊乱,则会疾病丛生,危害自身健康,精神遭受摧残,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寿命。亦会使自身所获得的所谓拳术攻防功夫,也是百病丛生,而不自知,亦病不能改。故说“努筋突骨之功法”非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正统功法。此乃警世之言,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应牢记在心。
“舒筋舒脉之谓何?而猥知卤莽,是彰乎知?此则临敌应变,无不可以取胜于人,此所谓千金不可换也。宝之慎之,无视以为戏玩也”。
此段言语论述,针对“努筋突骨之功”而能致“百身之病”的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时弊,提出“舒筋舒脉”的正确练功观念和具体的练、用方法及其效用。
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猥知卤莽之人,只知求功心切,不明拳理而认为努筋突骨的练功方法,修炼出来的功夫,只知勇猛有力,不明其它,战则必然不能取胜。结果拳术攻防功夫未上身,反而造成一身疾病、病拳。如此的练法,这样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功夫呢?还是在歪曲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功夫呢?因为这些人对传统拳学的无知、观念上的错误,造成错误的练功方法,求功方法,将在今后的习拳者中蔓延开来,会损害多少人的心身健康,造成多少种不幸的事情发生呢?真正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养生、技击功德艺境之并行不悖的真实功夫,就会毁灭在这些人的手中。这一点,猥知卤莽之人认识到了吗?曹谱中提出的这个精辟的见解,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具有其无量功德的价值。因为,在当今的拳术界中尚有不可数记的猥知卤莽之人存焉!
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得明师真传,必明理知法,自然“务以意会,法以神传”。首要在“舒筋舒脉”。即习拳练艺则抻筋展骨,柔化自身,则气畅、筋舒、脉通、血和,自然精神内固,形体得养,生机勃勃,内清虚而外脱换的基础定矣!骨弱筋柔,神充气足。内气、外形匹配如一,再按攻防之法则、规矩、规律培养自身“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能力,纯熟运用“曲化直发”的方法之能力,达到“善变无形又无穷,不疾而速得真宰”的真实功夫,谓之攻防功夫技法周全,以此临敌应变而战,无不可取胜于人。此所谓习拳之真言,不传之秘,千金不换之精义。再说,《拳经》所述攻防功夫的练、用之方法,无不精矣!习拳者皆应视之如珍宝,谨慎的按法循序而修炼体认,心领神会,自然真实功夫上身。立志真心修炼传统攻防之道的人,不要将内中论述诸法,视为儿戏之说而玩耍之,那会贻误自身的。
曹焕斗在序文中,亦针对“筋努骨突任气用力”的练拳时弊,举张孔昭之拳术攻防功夫之艺境,进行了对比性的论述,此论精彩至极,含义深刻至极。
“嗣后支分派衍,渐失其真,间有能者崛起,名震一时,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而于先生运用之法,变化从心之妙,概未之闻也。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
此段论述了;一门真实的拳术功夫,由于几代的承传,自会由于猥知卤莽之人的所作所为,而分支别派,支派罗列,拳术攻防之道渐渐失去真实内容。在支派繁衍演化的过程中,也会有能攻善打之人崛起,名震一时。但追其名,而不究其拳术功夫境界的真伪如何。据我的观察发现,这些名震一时的能攻善打者,大多数都是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者。此乃以假乱真,浪得虚名之辈而已。
其对张先生之功夫艺境的描写,就是传统拳术攻防功夫的真实艺境。其描述虽寥寥数语,却栩栩如生,功夫艺境活灵活现;变化从心之妙,势正招圆之境界。点出:拳由心生,捶由意发,法在运用而能生妙的至理。指明文练法的拳技之神韵:出手如美人采花,收手似文士藏笔。尚巧不尚力,轻灵美妙绝伦。如此之内气、外形,周身圆融一体,并非弱不禁风;“藏神眉间一线有杀机,运气中枢在腰间”。尚有“诸葛君羽扇纶巾”的神机妙算于胸中;“羊叔子缓带轻裘”视死如归的精神,何等的胆大心细之境界为主导。如此正宗的少林派拳术攻防功夫之艺境,怎是俗学、旁门、花拳绣腿之人所能知,亦非筋努骨突任气用力,猥知卤莽之辈所能用。从中可以知道少林正统拳术攻防功夫与猥知卤莽、筋努骨突任气用力之功的本质是不同的。故前贤以对比的方法来正误。用心之良苦可谓尽心矣!
我对此《拳经》的认识和评价是相当高的。可说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必精读细研的经典之一。故常自细心品读,从中吸取精华。这对于领会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理法之精义、真谛,以正纠误,提高自己动手比武较技的攻防技击能力,通晓少林派拳术练用的内涵之精髓、真谛,认识现今武林界中的传统拳术功夫的状况,就等于有了一位艺高明理、懂法知用的老师亲临指导一般,必然能获得少林派拳法的正宗之真功密传之法以为己用了。乃此《拳经》的现实之真正价值的体现。而其对往后的良好影响亦是深远的,此乃无量功德。
本《拳经》之精华乃明代产物,张横秋撰著成谱于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前,曹焕斗于乾隆四十九年前作的注。经中所言,对于初习拳者或不习少林派拳法者,难免有难识其所论述的精义之处。故全部给予阐释。以为今人所用。
就本书中所言,及其练功方法的宗旨、组成一首七言绝句,可以视为学习本《拳经》的口诀,或曰:座右铭!
欲不临场心手乱,闲居发奋读斯篇。
法以神传心意会,贵如珍宝莫戏玩。
就以此诀作为我对此少林正宗《拳经》评价的结束语,而陆续阐释经中之要者的开始。然始终要牢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核心,就是“以听探之良知运用顺化之良能”的。不管历史的发展如何,门派、拳种的繁衍如何繁多,都不会超出人身的这个与生俱来的“生化机制”“生理机制”之功能的。如何才能更好的运用自身这个“生化、生理机制”的功能而达到最佳状态,在手战之道中“制人而不被人制”,这就是由古及今所有拳家都在阐发的问题,而无一例外。有了这样的认识,修炼和研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才能不被其所迷之。观看、精研各家《拳谱》定能得其妙传心法,而精是艺。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寓所养德斋
2001年9月11日

注张孔昭先生《拳经·序》”注解·阐释

【原文】
拳法者,卫身御辱之善术也,其原始于少林。吾邑张孔昭先生曾遇异人传授,其术独臻神妙。其时从习者甚众,而得其真传者,惟程子景陶,胡子我弘,张子仲略三人而已。嗣后支分派衍,渐失其真,间有能崛起,名震一时,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而于先生运用之法,变化从心之妙,概未之闻也。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
余兄弟四人,余行列第三。伯兄衍者,字佩玉,处凌弱暴寡之乡,常恐受侮,甚好武技,家严不之禁,更为博请高明教之。时余年十三,从塾师读书,每自馆归,随之练习。年十八,得孔昭先生从余族高伯祖①在壶关县任中所撰《拳经》,藏之馆中②,如获异宝。日夕研求,至练打十则之法,志一神凝,苦心思索,忽梦有二老人为余指授,自后数梦之,觉身益软,手益活,心悟练气之妙③。及年二十八,因屡应童试不售,遂出门求进取,数次皆病困而归。此后乃专心习艺,漫游江淮,两浙,荆楚间,阅人甚多,所遇劲乱不能悉数,幸无败衄。
今退隐于家,追思既往,尚觉暴气未除,身自韬晦。因诸同志欲广其传,不容自秘,爰就平日所得,将《拳经》详为解释。并图各像式,以虚待实之法,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练习。然用法之妙,全凭内力④,非言语所能尽,必如佝偻丈人之承蜩,如养由基之射石⑤。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始有得心应手之能,更无筋努骨突之弊。
于以上追孔昭先生之真传,其庶几乎!不揣固陋,谨序其端。时乾隆四十九年岁在甲辰,阳月中浣之吉,曹焕斗在东识。
【注释】
①、高伯祖,如以九辈人由己上下算,乃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高伯祖者,自己高祖的兄长。
②、馆中,当时的学校。私人办的名为私塾,公中办的名为塾馆。
③、“日夕研求,······,练气之妙”。这段话,因有“内锦气血入门六章”一文中的“内功修炼法”,如法修炼而产生的内景象,而得的功夫艺境。
④、内力:内劲也。这里乃指:内劲的能力。故才有“非言语所能尽,必如佝偻丈人之承蜩,如养由基之射虱。”的说法之解释。
⑤、此原句乃“养由基之射虱”:如射虱,典故缘于列子《纪昌学射》一文。如射石,典故出于“虎卧草丛里,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楞中”。养由基之射虎,能箭没入石中。如果没有效法“纪昌学射”之修炼的经历、修为,亦是不可能的。故此句应为“养由基之射石”为是,故更改之。
【题名解】
此乃曹焕斗先生在十八岁那年得张孔昭所撰写的《拳经拳法备要》经研习多年,到中年归家,将此《拳经拳法备要》详为解释,欲广其传而写的序文。我们通过对序文阐释,可以知道少林拳法,这支的承传脉络,孔昭先生的拳技功夫艺境,曹焕斗的习武原因、习拳经历及对作注解的原因、目的。
拳法者,卫身御辱之善术也
阐释:
拳法,有健身、护身、功德并行不悖之说,是完美的一门技术学问,即“习者有三变,望之俨然,一变也;化尽暴烈之习,即之也温,二变也;化于无形无象,听其言也历,三变也。功用到此,文兼武全将相身”。文武双全之才也。故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一门独立而又完善的技术、技巧、功夫的学问。历代拳术大家多有此评论。
【原文】
其原始于少林
阐释:
这是明、清两朝,一些习武者的见解,是因为少林寺拳法艺境高妙,流传广泛之影响所致,现在已经证明,拳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了。《诗经》中有:“拳勇”的记载,可以为证。但少林寺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传统拳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肯定的。说其原始于少林,不免有些过了。
吾邑张孔昭先生曾遇异人传授,其术独臻神妙
阐释:
我县张孔昭先生,曾遇异人传授。异人者,有特殊拳术理法功夫的人,即传统拳术攻防功夫造诣高深的人。按本拳经所披露的,乃玄机和尚或其传人。由于张孔昭先生遇玄机和尚或其传人的传授,其攻防技术已独臻神妙艺境了。所谓妙手者,处处用空,妙手连出;所谓神手者,随其变化,皆以他力取法,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谓之神手艺境。后文自有具体描述。
其时从许者甚众,而得其真传者,惟程子景陶,胡子我弘,张子仲略三人而已。
阐释:
由于张孔昭先生的拳术功夫独臻神妙艺境,故从其习拳之人众多,而能得张先生真传者,功夫艺境有造诣的,只有程景陶、胡我弘、张仲略三人而已。可见习拳之难矣!艺成者更难矣!
嗣后支分派衍,渐失其真,间有能崛起,名震一时,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而于先生运用之法,变化从心之妙,概未之闻也。
阐释:
随后承传之人分支列派,各树其传,正宗旗帜,渐失张孔昭所传拳法真谛。失真到何种程度,间有能崛起者,名震一时。大都皆是“筋努骨突,任气用力之辈”。而对此种少林拳法,不独曹焕斗如此认识,《清卑类钞》载:“少林拳法有练功术运气于筋肉,则脉络突起,筋如坚索,肉如韧革,刀击之不能伤也。”《郑板桥笔记》载:“湖北魏子兆,遇少林寺僧,授以练气运神之诀。魏习之数年,周身坚硬如铁。值运气时,气之所至,虽刀斧无能伤也”。这两条记载,也可证明少林拳法“间有能崛起,名震一时,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气用力”之辈的论断之确切。
而这些人,对于张孔昭先生运用之法,变化从心之妙,大概全都没有听说过吧!皆凭私智以逞其能,故曰:渐失其真。即“猥知卤莽之人,彰乎知”而造成的,此乃失真的主要原因。
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之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奎角之可寻哉!
阐释:
张孔昭先生的拳法,其术独臻神妙艺境。首先在“神明灵通”,则审视有先之明,知对手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此乃先知于人的功夫。又能“先机于人”,运气在腰脉一条可为之证。内气由腰脊至手谓之开、谓之进发;内气由手肘回至腰脊谓之合,谓之退守化解。此正是“以不动之腰脊催动动之手足”的“周身一家”之拳法,故能“先机于人”。此正是“以先知运用先机”的“驭静以动、动中亦静”的“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的“以柔用刚”的传统拳法之真功夫。故其发招用手如美人之采花,虽轻灵敏捷,但对手却无还手之力,正是“进则对手不知其所守”之艺境。收如文士之藏笔,正是“退则对手莫名其速,不知如何攻”之艺境。此“正奇进退之机,迟速幻转之妙,悉出于无心,系自然之运用。皆“因时致变,因力制人”的顺势借力之上法的效果。
不单上述之攻防机制的简单说法。还要有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雄韬大略之机谋,才能陷对手不能自救而必败之境地;也要有羊角哀视死如归的大无畏之精神,因为“善战者其势险,节贵短”。没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势在必得的英雄气概,也不能抓得住致胜之机势的。但决不是蛮干。乃是“方圆立体发用之妙,件件原委之于自然之神,统蓄以先天寸绵之力,为无为无不为也”的真功夫之体现。少了上述六个条件中之一条,仿佛都不能做的到的。此以“听探”运用“顺化”的真功夫,来无影,去无踪,一团清风倏忽,如何有棱角、迹象可寻,全是太和一气流行之故也。自能“舒以长其筋、缓以蓄其力,迟以运其神,含以招其妙,活以猝其势,短以应其变,长以发其威,不惊不惧神自明,平其气兮和其心,一声骇得他人动,便是乘机致胜门”。孔昭先生所体现的少林拳法之妙处,可得而知之矣!
余兄弟四人,余行列第三。伯兄衍者,字佩玉,处凌弱暴寡之乡,常恐受侮,甚好武技,家严不之禁,更为博请高明教之。
阐释:
我兄弟四人,我排行第三。我伯兄曹焕衍,字佩玉,时处强者欺凌弱者,众暴侵凌老弱孤寡之乡间,常恐遭强暴凌侮,甚好习武艺练拳技,以自强自卫防身。家里父辈迫于当时处境,不单不禁止其习武艺练拳术,而持支持的态度,更为其博请高明武师以教之。这可能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时余年十三,从塾师读书,每自馆归,随之练习。年十八,得孔昭先生从余族高伯在壶关县任中所撰《拳经》,藏之馆中,如获异宝。
阐释:
伯兄曹焕衍,从师习武之时,我恰好十三岁。从塾师读书习文,然每自从塾馆归家,便随之一并习武练拳。直到我十八岁那年,偶然在塾师馆中得到张孔昭先生所撰写的《拳经》,如获至宝。
我族高伯祖,即曹焕斗先生的曾祖辈的父辈,并长于其高祖,称高伯祖。有一高伯祖在壶关县上任当差,张孔昭从之亦同在任中,而那时张孔昭先生已然撰写了《拳经》。故得以相赠,而后高伯祖离任回乡,一并携此《拳经》而回。此《拳经》一直存在此高伯祖家中,而我读私塾之馆,正是此高伯祖之后人为师,故尔此《拳经》一直在此塾馆中放置。偶然被我所获得,习武练拳之人得此《拳经》,当然如获至宝了。情之所致,理所当然的了。
日夕研求,至练打十则之法,志一神凝,苦心思索,忽梦有二老人为余指授,自后数梦之,觉身益软,手益活,心悟练气之妙。
阐释:
寥寥数语,一揭专心致志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秘密。
首先,获《拳经》如获异宝,并非束之高阁,而是日夜研读索求,精心体会其中三昧。此乃对待拳谱的正确心态之表露。
至练打十则之法,乃《拳经》中“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之十则内容。乃此《拳经》之核心内容,志一凝神,苦心思索,心识体认,达到入迷如痴之境。
“忽梦有二老人为余指授,自后数梦之”。此乃苦心思索,心识体认,入迷如痴,则出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事实了。所谓“忽梦有二老人为余指授,自后数梦之”。乃识神寂灭,元神显象之侯。
关于此种现象,在练功者中出现,并非曹焕斗先生独有。就是我在年轻时,梦有他人指教传授,亦是屡见不鲜的事。故此种现象并不为怪事。而此种现象并非练拳者中发生。凡所专心致志之事,达心痴入迷,皆会出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事情的。至于罗振常序《拳经序》中说:“所谓梦二老人传授,当是讆言”。其认为是“虚妄”之言,我不能苟同。故在此详细表明。“梦”,乃人人一生当中都存在的生理现象之一。到底“梦”对人的生理、心理是好是坏,还是有好有坏,现在都研究不清楚。故对古人的此种说法,就先不持否定态度。可留待后人以科学的方法以解之
曹焕斗先生自后数梦之,觉身益软,手益活。这一点,因为曹先生没有解开其梦的本末缘由,而这样讲的。实际上,曹先生在练功中已然体认到只有松静自然,不格外加力的练招用招,其身益软,手益活乃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其自己的元神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并在练功中也这样做了。可识神尚未认识到这一点,故其自己不能知而觉之,而觉得是“梦”的缘故了。元神者,人的潜在意识功能;识神者,人的表面意识功能。
“心悟炼气之妙”。此句话相当奥妙,综观《拳经》全部内容,有关“炼气、运气、用气”的论述相当少,几乎凤毛麟角。除“运气在腰脉一条”和“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再有“夫气者,力也”之注释说。几乎皆言攻防之技术、招法、方法准则的。到底曹焕斗先生如何“心悟炼气之妙”而“觉神益软、手益活”的?这里之“心悟”,是否“梦”中所见而悟出的呢?曹先生未讲,我也不能断言。反正曹焕斗先生“心悟到炼气之妙处”,这是不可否认的练功之事实。而其确由此而入门上道了。从此后的练拳兴趣,直至矢志不移而功有所成,就这一点,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练拳莫先于炼气”的宗旨,是何等的确切之入门上法了。而在其同门良轮先生撰著的《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谱中,却有“内锦六章”歌诀,专讲内功法的修炼之妙处的。于此可见,曹焕斗先生自有内功法的修炼。否则,其不会有“心悟炼气之妙”的感慨。
及年二十八,因屡应童试不售,遂出门求进取,数次皆病困而归。
阐释:
待到二十八岁,其习文已有二十年了,习武亦有十五年了,习《拳经》内容也有十年了,在二十八岁之内,屡应童试,都不能有所进取,仕途一说自认为没有出路了。遂出门另求进取之出路,是文、是武,没有谈明。但数次皆因病或困难,不得已都归家了。在二十八岁这年,不再思仕途进取。看来曹先生的这段生活亦多波折。
此后乃专心习艺,漫游江淮,两浙,荆楚间,阅人甚多,所遇劲乱不能悉数,幸无败衄。
阐释:
那个时代,习文进取仕途不利,常有“便为良医者”。而曹先生却在二十八岁专心习练拳艺。因其有《拳经》在手,亦如明师为伴,再如家庭生活允许,专心习拳艺,乃高尚之爱好。而其学以致用,不单在家自学苦修,并携艺漫游,八方投明师、访高友,切磋印证。曾到过长江、淮河流域,两浙、荆楚之间,主要在这一带活动。阅人甚多,皆是练家子,所遇到的劲敌也不能数说清楚了。幸没有失败、受伤。此并非侥幸,仍功夫有成之证果。但对这样的成果曹焕斗先生又是如何认识的呢?但看下文,便知端的。
今退隐于家,追思既往,尚觉暴气未除,深自韬晦。
阐释:
今日退隐于家,其年岁如何?不可知之。如按常规推论,约五十几岁。便可知其携艺在江湖中漫游了二十年左右。这二十年左右,对于习武之人而漫游江湖,也算年头不少了。
故退隐于家,自然追思既往之事,主要是与劲敌切磋武艺之事。虽无败衄,但有胜之不武之现象。即出手伤人之弊病,造成此弊病之原因,乃觉心中暴气未除。故深自韬晦。
这里,曹焕斗先生以自身经历,归隐韬晦,而认识到了“用必打犯不伤人”乃真武人之功夫。习武之人必除心中暴烈之气,身上暴烈之习。才能功臻上乘艺境,方能具“文兼武全将相身”之才。
因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进功境界的顺序,乃君子有三变:拳法既成,望之俨然,因此时身上尚有猛烈之习,心中尚存暴烈之气,让人一看便知是习武练拳之人。此一变也。由普通人变为一个习武练拳之人;时致一变之侯,就应涵养性真,化净猛烈之习,效成一片温和气象。外人岂能知我为习武练拳之人。就是动手较技,决不以强凌弱,自是顺势借力而取胜之,以“不争为争”,呈现的是“即之也温文儒雅”之风,此乃二变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炼神明艺境的神化之功,即“以柔软接坚刚,使其坚刚化为乌有矣”!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艺境。称为“听其言也厉”的无上艺境。功用到此,谓之文兼武全将相身,则更必出处有道焉!
我们观曹先生晚年追思既往,尚觉暴气未除,深自韬晦。便知其游走江湖时的功夫艺境,后隐退归家晚年时的功夫艺境,已不能同日而语了。其最次已进阶到“即之也温”的第二层艺境了吧!至于其注释此《拳经》时,已然心平气和了。这可从其注文中观察得到的。而我们从其自述中也可以看到曹焕斗先生热爱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奋斗一生,执君子自强不息之精神,对拳术功夫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治学的专注,都是值得我们今日练拳的人学习、奉行的榜样。尤其是“追思既往,尚觉暴气未除,深自韬晦”的自我检查、自我批判,自我完善的认真态度,应是我们今人习拳练艺、治学的楷模。当今之习拳者如有如此自我深自韬晦的精神,何患我们艺不能成、功不能就?如果当今的习拳者人人从自己做起,何患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不能发扬光大呢?
因诸同志欲广其传,不容自秘,爰就平日所得,将《拳经》详为解释。并图各像式,以虚待实之法,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练习。
阐释:
因为众人的要求,欲将此《拳经》内容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爱好者受益,自然不容我自守其秘了。我就将平时练习、运用、体会到的所得,将《拳经》内容详细为之解释。不单是文字的解释,并绘图说明各式之像,此图亦是以虚待实之法。目的可使学者一目了然,便于练习时参考。
然用法之妙,全凭内力,非言语所能尽,必如佝偻丈人之承蜩,如养由基之射石。
阐释:
《拳经》就是拳经、注释详解、图象说明,总是虚的,只有功夫上身才是真实的。就是照谱而修,按经而练,也不如有明师的口传身授实在。尤其是用法之妙,虽全凭内力,又非言语所能阐明其精妙之处的。
此文之内力,应是现在所通用的“内劲”,再有就是曹焕斗先生举了两个历史故事,来说明拳术攻防练、用法之奥妙所在。拳术练、用之妙,这又并非是言语所能尽量表达的明白的,如何用来启示后来学者之悟性呢?只好举两个历史故事借以说明拳术练、用精妙之所在了,现将两个历史故事内容介绍如下。

《南华经·外篇·达生》

“必如佝偻丈人之承蜩”的典故,取自庄子着《南华经·外篇·达生》中: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此文意思是说:孔子去楚,经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的人在捕蝉,象在地上拾取一样轻而易举。
孔子上前说:“您的手真巧!有什么粘蝉之道吗?”
捕蝉者回答说:“我有道呀!为了提高技术至巧,在竹竿顶端叠上丸子,经过五六个月的训练之后,累叠两个丸子可以不掉下来,失手的时候已经很少了;累叠三个丸子而不会掉下来,那么失手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一了;累叠五个丸子不掉,那就象拾取东西一样容易。我粘蝉时,身体象木桩一样静止不动;我对胳臂的控制,象干枯的树枝一样稳健;虽然面对广大的天地形形色色的万物,而我的心神只在蝉翼上。我心无二念,专心致之,不会因为其它东西而能转移我对蝉翼的专注,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就象驼背老人所说的这样呀!”
此正是序文中“志一凝神,苦心思索”之精义。习拳练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列子《纪昌学射》

“如养由基之射虱”:此典故“射虱”之说,缘于列子《纪昌学射》一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着,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牅,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虱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此文意思是说:甘蝇,古时的射箭良师,当甘蝇运劲拉弓时,野兽见了伏而不动,鸟见了也隐藏于草丛中不鸣不动。禽兽畏之如此。他的弟子名飞卫的这个人,学习射技,技巧更超过其师父。所谓: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纪昌这个人,又学习射技拜飞卫为师。飞卫告诉纪昌说:“你先学视物不眨眼,而后可言射技之法了。”
纪昌听师之言而回家了,纪昌妻织布,纪昌就仰面而躺在织布机下,用两眼目视直瞪着织布机下的脚踏板,其妻双足一上一下蹬踏脚踏板织布,这样练习不眨眼的功夫,经二年训练后,虽锥尖刺扎眼眶子、眼角也不眨眼了。
纪昌以此眼功成绩告诉其师飞卫,并想学射技了。飞卫说:“尚未到学射技之火候,必先学视而后方可言学射。视的功夫有两点:一曰视小如大;二曰视微如着,两层功夫达到,而后告诉我。”
纪昌回家后,用牛尾丝栓虱,挂在窗棂上,面南借光亮而望之,十数日,觉虱渐大矣!此乃视小如大的功夫成功了;这样修炼三年后,牛尾丝如箭杆之粗,虱如车轮之巨,此乃视微如着功成!以此视功目睹其它之物,皆如丘山般大。纪昌以燕地牛角衬里制作的弓,楚地的竹子制作的箭,射牛尾丝栓挂在窗棂上的虱,箭贯虱之中心,而悬挂的牛尾丝却没有断。
纪昌以此事实告诉其师飞卫。飞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纪昌的胸脯说:“你已得射技之精髓矣!”
曹焕斗先生用此“纪昌射虱”的典故说明: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要按法而修,依法而行,才能循序渐进,矢志不移,法法历到,境境亲临才能终有所成,不下苦功夫,是不可能的。正如前人所说:法分三修,游历三境,功成一也,必历时数年,方能有成。古人云:“三年习一艺”者此也。
综观曹焕斗先生用此两个典故,其目的性是明确的。再结合曹先生之习拳练艺的经历,就知道习拳练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有“信、专、恒”之三心,慎终如始,方能有成。况前贤云:“欲修上乘功夫者,必先有一点济世之心,方可功成。”故习拳之事不能视为儿戏,其理如此。
于以上追孔昭先生之真传,其庶几乎!不揣固陋,谨序其端。时乾隆四十九年,岁在甲辰,阳月中浣之吉,曹焕斗在东识。
阐释:
于以上所追述孔昭先生拳学之真传秘诀内容,避免发生不周全之处!不揣自学固然简陋,谨序其独自专有之特长而已。
作此序文之时,乾隆四十九年,就是1785年,正是龙年属相。春阳三月,中浣,中旬,之吉,吉日的那一天。曹焕斗,字在东。识,记。

张横秋·家传秘诀·注解·阐释

【原文】
学拳之要,总不外乎身、手、脚三部而已。人能悟出此法,习练成熟,打为一片,无分上下左右,不论拳、枪、棍、射,莫不得心应手,何须别费神力,另起炉灶,而竟得其全器在。实是秘诀之家传也。向无书旨,祗耳提面命。在上智之人。心领神会,意以贯之。若中材以下之人,非朝诵夕讲,何能得以入其门。予不敢私其传,秘其诀,与我同志者,毋以妄言罪我,庶几有补于授受之益者乎。
诀曰
刃①对鞘直刺牵拳,手平肩下腰宜坚。
头端面正眼勿闲,胸开背合②体贵偏。
两膝微弯偏齐下,后脚着力前脚悬。
  靠后三分休拜出③,拽来送去势宜圆④。
左右两膀均匀练⑤,根实指蹻地莫粝。
势为坐马腿夹紧,形似开弓腰下先。
  还有一个真口诀,气下脐平小腹膨⑥。
练得熟时成一面,神清气爽快无边。
此是呆立第一法,偏闪腾挪也要言。
步踏梅花预偷半,横冲直撞要满填。
不动犹如文士立,一发疾如箭离弦。
【注释】
①、刃者,手抄谱皆为刀字。拳诀言:八锋不挠而锐利。锋者刃也。故而更正之。
②、胸开背合者,就是现在所说的气沉丹田之虚胸实少腹的气贴背之背圆胸方的法式。
③、靠后三分休拜出句,乃说的是立身中正的中土不离位的形式前三后七的法式,体现的是前空后丰身法站势。
④、势宜圆者,攻防进退左闪右挪的种种变化,立身中正而又中土不离位的势正招圆之谓也。
⑤、“左右两膀均匀练”句,是说左右两手的攻防变化能力要一致,不能练偏了。而又“两手撑拳托掌若风烟”的劲力均匀,才见功夫。
⑥、小腹膨者,乃气沉少腹丹田之谓也。并非小腹的用力鼓胀膨起也。根据阳散阴聚的法则,肚脐聚而回收,自然由胸到少腹之上下是平的。如果大腹便便,练法就错了。不能腹内松静气腾然了。
【题名解】
此“家传秘诀”一文,说明张横秋先生的拳学内容禀承家传。以这一点来看,好似曹谱中所说的“至于张鸣鸮 ①者生平极好武艺”这一说法,还是有根据的。可以推论出,张横秋先生之拳学内容,有家传的,有良谱《总序》中所说:“实吾师陈松泉翁”传授的。可见也有师传的。而张横秋先生的文笔又相当精彩,立言着论贴切而又易懂。便于后学领会。
虽有曹谱和良谱问世,不合而观之,亦不得张横秋先生谈拳论艺之宗旨、秘诀精义。然此《家传秘诀》一文的存在,可使我们理解张横秋先生所传拳法的内容宗旨、秘诀精义,功夫艺境,有了一把钥匙,可以走进《张氏短打拳》的殿堂,游览一番了,有心者可以由此得到养生、护身之宝了。下面具体依文阐释之。
【注释】
①、鸮字,读音xiao,同霄音。鸱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食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鸺鹠、猫头鹰等都属于鸱鸮科。也作鸱枭。
学拳之要,总不外乎身、手、脚三部而已。人能悟出此法,习练成熟,打为一片,无分上下左右,不论拳、枪、棍、射,莫不得心应手,何须别费神力,另起炉灶,而竟得其全器在。实是秘诀之家传也。向无书旨,祗耳提面命。在上智之人。心领神会,意以贯之。若中材以下之人,非朝诵夕讲,何能得以入其门。予不敢私其传,秘其诀,与我同志者,毋以妄言罪我,庶几有补于授受之益者乎。
阐释:
学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要点,总不外乎身法之变化,手法之攻防,步法之进退。人能悟出此三法合一的浑之体之统三才于一致,内而精气神无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坚融,至是则内空灵而外灵便,具一而三之元玄之用。习练纯熟,神形一体,以听探用顺化,顺化中亦听探,能“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方圆立体之运用,皆委之于自然之神,无所谓上下左右,一气灵明不昧。功到此境,不论在习拳法、棍法、枪法、射技,莫不得心应手,何须在费神消耗体力去修别的什么了。即不用另起炉灶了,所谓“拳成兵易就”的说法,亦是此个道理。而竟得全器在,即得到全体大用的出神入化之神明功夫艺境了。此对“大成艺境”的描述,是根据张横秋先生说:“妙乎神者是为法,化乎一者谓之拳”的意旨来阐发的。即张氏短打拳法亦尊“坤为吾母干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的“健顺参半”之宗旨的。
上述这些内容,实是家传的秘诀尔,向来没有著书立言,代代只是口传身授,自己修炼而悟之的。这就须要习者的悟性了。但人的禀赋不同,智慧各异,就有了上智、中智、下智的区别了。三种智慧之人的悟性不等,学拳习武也就有了三种方法的分别,学拳者亦可自选其一而修之。下面分别论述:
在上智之人,心领神会,意以贯之。所谓上智之人,即生而知之的悟性极高的人,何谓生而知之?即生心想知便能知道的人。谓之生而知之的人。这样上智之人,对于拳法的认识清楚,理解透彻,能够心领体会,意以贯之。神以明之,惟道适从,直致中和,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从不寻奇猎异。此种人习拳练武,修之便可达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历代着谱之大家。皆属此类上智之人。故能艺成着言立说。正如老子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上士,即上智之人吧!
中智之人,学而知之的人,必须通过从师学艺,又能朝夕背诵诀言,按法精心修炼,不断孜孜以求,经过几年艰苦的磨练,亦能功臻上乘的艺境。其中过程虽有反复,仍能终成功业。也能得正果。正如老子所言:“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即指此中智之人的吧!
下智之人,可分两种,一种是勉而为之的,即拜师学艺,朝夕背诵诀言,按法精心修炼,虽是孜孜以求,然悟性较薄,功夫艺境升华缓慢,能够勉力自己,持之以恒,渐渐悟性纯厚,亦能功臻上乘,之所以能功成艺就,勉而为之之功德所至。俗云:“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乃指此种修炼之人。
上述三种智人,皆能功成艺就,功登为拳术攻防之道的智通圆融之人才了。
另一种下智之人,可以说属于愚智之人。修习拳术从不拜师学艺,虽读经谱,亦是咬文嚼字,寻奇猎异,武练横练自以为能,不知身体已遭戗创,健康已处危机。就是拜明师学艺,闻师论道谈理法,毫不领会,亦不能按法修炼,甚觉枯燥无味。多名誉上虽拜师,实未入门,并随时便离师而去,不再问顾。此种人智愚不化,正如老子所言:“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那种人吧!
由上述之论,可知中下之材智的人非朝夕诵讲这些宗旨、秘诀,勤而修炼方可成之。不这样修炼如何能进得门来,上得道去。
故我不私留真传,将秘而不宣其练、用之诀窍,整理出来公布与我同道之士。真传秘诀具有练、用之实效。就不要认为是我的私欲妄说而怪罪于我。或许对那些授拳的师尊,学拳的子弟们有所补益吧!
“诀曰”的阐释:

刃对鞘直刺牵拳,手平肩下腰宜坚。

阐释:
刃者,锋刃,乃指拳锋而言,整体来说是自己的拳锋之刃,要对准对手脊椎骨处发手用招才最具有威力。
鞘直,自身要中正安舒,温柔之中锋芒锐利,锋刃直对对手要害部位,这在歌诀中有“恢恢游刃有何难”,和“八锋不挠,随颠随狂”,两句言说以为证。中正安舒乃指身法而正,假借“鞘”之中空而言的。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依拳法言,正者,身法也。,如立正、稍息之法论,此“正”字是言身正的。奇者,此处乃言内劲的。“奇”古音读“如”也。在此乃指“锋刃”而说的。整体观之,刃对鞘直,是说内劲之锋刃要对准对手的要害部位,但要保证外形身法中正安舒,才能得以发挥攻防作用的。此正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内气外形的“柔化刚发”之宗旨所体现出来的“以柔用刚”之技术方法的论述。此乃整个“诀曰”歌诀的核心之内容,习拳者必须分辩清楚,才能全部理解此“诀曰”歌诀的全部之内容,并依此才能全部理解《拳经·拳法备要·二卷》所论述的“张氏短打拳”的修炼、建体、至用的全部之内容。以完成自己的修炼而终得正果。
刺牵拳:此刺字是概括一切攻击手法的,牵字是概括一切防守手法的。任何一个攻防式,不外由攻击手法和防守手法同时存在的。而攻防手法又都是相互转换变化的。又说明了任何一式攻防招式都是身法中正安舒,锋刃无不直接对准对手的要害部位的这样一个特点。
上述就是“刃对鞘直刺牵拳”这句话所含的精旨妙义之内容。但如何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下面的诀言又做了细致而又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依次观之,便可明白了。
手平肩下,双手一前一后,一短一长,抱门而立,前手之高度,腕与肩齐,后手之高度,略比前手肘弯高些,这样可上下右左的防护好自身之前后左右上下了。此是手平之精义。身法一立,肩要松下,方能便于用肘用手,又能转换自身时灵便快利,也就不宜让对手掀翻了。此肩下必与坠肘相互为用,此诀中未能谈说坠肘,但暗中处有沉肩必定坠肘的因果关系,因为,只有沉肩坠肘做对了,自然也就有了背圆胸方的肩撑肘横之劲势的运用能力了。此乃手平肩下的精义。
腰宜坚,腰乃自身上下之中枢,坚直鞭固自能上下一以贯之以助攻;圆融灵活以变化,自能九节一以贯之而善变,此诀只言“腰宜坚”,是强调一般人不知“弓张把要顶”的用腰之法而常犯“腰软“之病的缘故。不知腰下松腰坐胯,腰上拔背,才是”坚腰“之法式。当然,诀简,而内容是口传身授的。这就是只知诀言,不能具体练功的道理之所在,必由明师所传才得,即耳提面命方真。

头端面正眼勿闲,胸开背合体贵偏。

阐释:
头端面正,头端,即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谓也。头为一身领气之所,头正则一身自正.如何认为是头正?只有百会穴置于最上端,头自然是正的。头正,用时还要“面正”,即脸面始终要对准对手,才能正视对手,这是基本方法,如“头若顶千均,颈如搬树转”之诀,就说的是身法左右变化,但脸面始终要正对对手,这只有真正的能做到头正的“顶头悬”的人才能够真正做的出来,这就是头端面正的意义。
眼勿闲:眼为见性,有审机度势的功能,即能“审来势之机会,察敌人之短长”的作用。如眼灵者,审视有先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如眼直射者,可一眼透三关之妙用。本经谱的“杀手之神在眉间”说的就是用眼的方法。拳诀云:“眼到、手到、身步到”说明了眼勿闲的精义了。即交手较技时,眼要不断巡视对手之空隙可击之处,则手自然到之,能如此而施招用手者,拳法不快自快,对手自然应顾不暇了。可知,快打人,非单纯的肢体的快速运动尔。可知“起伏进退,得先者王”,是说只有先知于人,才能先机于人。而先知于人就首要在于用眼的功夫上体现出来的。这就是眼勿闲的精义。
然眼勿闲而能视野宽阔,罩住对手,基础在“面正”上,而面正的基础在头端正上,而头端面正的基础,在于颈部似有若无的“顶头悬”之功夫上。
上述的全部内容就是“头端面正眼勿闲”之精义。
胸开背合,是说涵胸,又名含胸,空胸乃用胸的方法。空胸即气沉丹田的内容。这样胸部松静自然。自然不会产生喘满之病拳了。背合,是说背圆的气贴背的蓄势之状态的。再结合前面所论的沉肩垂肘,可以体会到站式的身法之腰以上的状态为何模样了。
体贵偏,即指侧身而立,谓之偏,但要中正安舒。此偏侧身形,鼻尖必须最大范围也要对准自己的左右乳头,不能过之。如过则自己先失于偏,此即正面侧身之规矩。而此侧身形状,谓之轻身法,具有灵活变动之能力。这个偏字,又有用“扁”字来说的,乃地区和历史时期不同,用语习惯不同形成的。
但要知道,拳术用语有侧闪,偏闪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有通用处,又有不同之处,这都无所谓。但没有见过用“扁闪”的。只在此处说明一下而已。是说给细心研究拳法者的。

两膝微弯偏齐下,后脚着力前脚悬。

阐释:
膝乃下盘之门户的中枢所在,宜平分内裹,不可外开。要在略带压下跪势,仗身法坐至将平即可,乃中盘架势。这是指前后脚不丁不八步的疾步站式而言的,又名熊步。就象形意拳门的三体式的步法一样。亦可以用丁字步法式。
后脚着力,是指后足跟的蹬劲而言,亦要求后足全部敷平于地而言的。前脚悬,是说前足为虚步样,并非悬空之谓也。前脚虽虚悬,但亦全部敷贴在地,便于腾挪的过身后的踩劲之用。但能全面理解此前后脚的步法之精义,还要明白下一句诀言的精义,才能最终明白下盘步法的精旨妙义。

靠后三分休拜出,拽来送去势宜圆。

阐释:
此乃说明身法一站,全身重心位置放在前后双足之间的何处为最妥当的。靠后三分,是说前后足的净距离三等分时,全身的竖轴,即百会穴至会阴穴的虚中,要放在靠后三分之一的略前一点,此乃“中土不离位”的重心稳定之规矩。休拜出,即此重心不要出了中间的三分之一距离范围内。如果重心出了中间的三分之一距离范围,而落在了后三分之一距离范围内,则成了“偏轻偏重”的病拳式,则前脚轻浮无根,后脚重滞不灵的偏无着落了。
如果立身中正,竖轴的虚中,正好放在两足净距离中间的三分之一范围内,是名“中土不离位”。这样,可以根据形势,掳履采摘的拽来,或双手扑击的送抛,都能做到势正招圆而无楞角了。变化温柔圆润而含蓄着锋芒锐利的伏机了。自可有八面玲珑的变化之能力,又具备着八锋不挠的攻击之用的威力。此种“中土不离位”的方法,攻防变化流畅自然,而其又威力无比。可张横秋先生只用“靠后三分休拜出,拽来送去势宜圆。”的一句话就将中土不离位的妙法精义概括的全面而无遗漏,可见其驾驭文字的能力,亦炉火纯青了。实为后人之良师尔。

左右两膀均匀练,根实指蹻地莫粝。

阐释:
说完双脚站立之法,复又论两手臂的练用之法,秩序井然。
左右两臂的劲力要均匀,而又要左右手皆可为攻防手法之运用。同样的攻防招法,左右皆可用之,运用的质量应该是同样的。
虽说是左右两膀的劲力要均匀,有力不出尖之意。又有攻防手的劲力运用之区别。即主攻手的劲力为四分,防守手的劲力用六分,甚或艺境高些的“劲用对五”的五阴五阳之用。这些都是“均匀”的内容,不单手臂如是,步法、身法,皆应如是。因为,只有自身的劲力均匀,才能更好的发挥听探之知能,以运用顺化之良能。才能更好的控制较技攻防变化时的整体局面而得以致胜。
“根实指蹻地莫粝”这句话,在此是指手臂的肩、手和手的掌根、手指的方法而言的。
肩和手,是一臂的根节和梢节的关系,根节为地才部位,梢节为天才部位。故根节要坚实,梢节要轻灵。诀云:“梢节领,中节随,根节催,三节齐到力增加”。这就说明了 肩和手的“根实指蹻”之精义了。
以一掌而言,掌根乃根节,指尖乃梢节,也要根实指蹻。这不单是说“掌形”的问题,而是继续论述劲力均匀的内容之精义的。
由此推论,自然有一身的足为根节、腰为中节、头为梢节,及胯、膝、踝的腿之三节之定位了。这样就形成了一身九节一气贯串的“九曲珠”的动变能力之论法了。
地莫粝,地者,指地方而言。即指根节、梢节的这些地方而言的。粝者,粗糙之谓也。完整的说:“根节要坚实,梢节要轻灵,关于根节、梢节这些部位的潜在功能要仔细认真的修炼,莫要粗糙的对待”。这才是其精义。否则,难至其精妙矣!
如果将“左右两膀均匀练,根实指蹻地莫粝”这两句诀言,合起来观之,第一句讲的是左右的劲力均匀问题,第二句讲的是根梢的劲力均匀问题。而说明了自身各部位的劲力均匀,是指劲力有序合理的分配得当的内容的。而说明了劲力均匀不是劲力均等。习拳者一定要将劲力均匀和劲力均等的概念分辨清楚,才能习练无误,功夫艺境自然容易成之。否则,自入岐途而不知返。筑成大错,悔之晚矣!

势为坐马腿夹紧,形似开弓腰下先。

阐释:
全身的步法、身法、手法,都已经论述到了。现在又作一个整体的站架之描述,并点出了其中的关要所在。
势如坐马腿夹紧。整个身架之势,犹如坐马之架势,虽分前后脚的疾步式,亦名势如坐马了。即曰坐马势,如何才为坐马势呢?腰下先,即先要松腰坐胯。这样,臀胯犹如坐在马上。此势千万不要坐在后腿上。即靠后三分休拜出一句之精义,在此处落实了。现在习拳者不知此中精旨妙义,多将胯臀坐实在后腿上,也就不明“势如坐马”之精义了。腿夹紧,并非左右两大腿向内夹紧的意思。而是指双膝内扣,圆裆开胯,前足如万斤之石压,后足如门闩之坚而抵来,臀如坐剪夹大银,身如太山无可撼的双腿之下盘稳固的综合方法之效果而言的。即前看“双膝若并”,后看“臀胯若有所凭”的精义,就是“腿夹紧”的“势为坐马”的正确姿势了。
形似开弓腰下先,从身法外形上来观看,上身好似开弓射箭之形态,即前手如推石柱,后手如扯拗马的意思。腰下先前面已经说了,不再赘述了。
此“势为坐马腿夹紧,形似开弓腰下先”之说法,也引出了良轮先生总结的《跨马开弓乃拳技身步之祖》的论述之内容了。其作歌诀言道:
欲习拳技首练功,不知何处是真踪。
但求跨马开弓义,一法通时万法通。
此歌诀中肯的论证了坐马开弓有一法通时万法通的效用。并又在下一首歌诀中再一次申明坐马开弓势之要义,歌诀云:
跨马开弓万化兼,腾挪偏闪是为先。
进攻退守斯为重,百法因之发大源。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从攻防招法立论,坐马开弓势,乃万般拳法变化之宗,将此势习练纯熟,则百法之宗立定,百法也就能纯熟见境生情的运用出来了。此乃习拳从简易入手的论述。其又作歌诀,进一步阐明“左右开弓为操持诸械所宗”。录之如下:
左右开弓妙更奇,诸般器械任操持。
能知骑射真宗旨,拳技从此得精微。
坐马开弓,能左右实施,正是“左右两膀均匀练”的精义之一。而能通左右开弓自如,拳技从此得精微。然单习拳术而不习器械者亦要“身步坐马务须两手开弓”。良轮先生针对此点,亦作歌诀述之,录之如下:
坐马开弓有即施,不开弓手作何技?
若还坐马无弓拽,问他坐马做甚的?
此歌诀之精义是说单纯习坐马架式,没有手法的开弓之义,那样的坐马没有什么意义了。关于这一点,其又着言曰:“正身坐马者,乃操练坐身之端尔。非进退攻守之法,学者留心审之”。此将坐马的正身坐马和偏侧身坐马的修炼目的不同,作用不同,寥寥数说就辨别清楚了。足见良轮先生具师之文风了。其又作了“辟用正身坐马之谬”的歌诀,批评了那以正身坐马认为是练攻防之用的谬误观念,亦录之如下:
正身坐马不堪恃,徒将两脚强支持。
纵然能得身端正,山迳无事跨毛驴。
尽管其所运用的手笔,有辛辣灰谐的一面,但其所批评的态度还是很中肯的。治学还是很严谨的。接着其又在“指流宗源”的歌诀中,阐明了开弓势之要义的所在,录之如下:
拳经要略在开弓,长短诸技一统宗。
千般变化由斯运,万种机关尚此通。
若道武论无妙义,祗缘学者自迷蒙。
不因骑射真诠谕,百般操练总成空。
此“七言八律”歌诀中的“不因骑射真诠谕”一句,说明了“坐马开弓”势的一势,为长短诸技之统一的“宗”。即一切传统拳术攻防招法,皆由坐马开弓一势发展而流传开来的。此个见解,着实耐人寻味的。思之再三,确实如此。良轮先生在最后用“根本莫忽”的歌诀内容,肯定了坐马开弓在拳技中的应具有的位置,录其歌诀如下:
千言万语重开弓,休将根本自朦胧。
一处成功千处用,武技大略拳归宗。
此歌诀道出了,为什么千言万语强调坐马开弓势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一切攻防拳法的根本,如果能将开弓坐马势演练纯熟而功成,则有千般用处,武技的大略已经得到了,拳法也就能归宗如一了。可见,良轮先生习拳练艺,已经获得了张横秋先生拳学之实质内容了。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此是呆立第一法”一句的阐释中,再作详细解说。此处还是先进行家传秘诀之“诀云”的阐释,方能一气而贯之。

还有一个真口诀,气下脐平小腹膨。

阐释:
此诀言之中,还有一个真口诀,即“气下脐平小腹膨”。什么气下?下到何处?吕洞宾在“百字真言”开头就说了:“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说明了是“心气”下。降到何处?乃脐下少腹“丹田”中,此处为“气海”,乃气之归宿。而“丹田”的说法,是法身、法界说的内容,故身体解剖后又是看不到“丹田”的。这一点与中医的经络说,有些类同相似之处,而又不同。经络在身体生化机能中存在,但在现在的身体解剖学中,确又看不到“经络”实体一样。丹田旨在正确地修炼者的身中存在。
所谓“气下”,实是“虚胸实少腹”的全部内容之简说。心气下沉入少腹丹田,则胸中虚空,少腹实满。此少腹实满,亦是自我感觉而知,自觉确似有物在其中,而此物,又是“物物非物之物也”。小腹膨,膨字乃指心气沉入少腹的自觉有物的现象之形容,比喻尔。如果真是少腹的外形之膨胀,则大谬特谬矣!这有“气下脐平”之说法,已经明白的告诉习拳者,不要用力膨胀小腹之外形,只是自觉真气下存,少腹内如有“物”的充实感觉就是了。亦知“少腹常圆满”,亦是指真气下存,少腹内有充实感觉,就为圆满了。内功修炼上乘者,可由真气形成一个内有形状又有颜色的球体,古名之曰:“太极紫金球”。故修炼传通拳术攻防之道者,在习拳练艺时就不必要用力膨胀少腹部位,以免体形变形,反而体形不美观,又会影响生化机能,倒防碍身体健康了。少腹,即小腹,脐下之腹;脐上之腹为大腹。此乃中医学中之分法。
脐平,这很重要,有的习拳者,不知身法的“阴聚阳散”之要义。腰之部位要阳散,脐之部位要阴聚的规矩法则。肆意的大腹和少腹以肚脐为中心的向前努力突出,造成大腹翩翩之形态,反自将腰部折断,形成腰部僵拙的病拳身法了。身弓自然遭到破坏,也就不存在拳术中须要的正确身法了,这一点在下面一句的歌诀中,论的相当清楚,自然要往下看了。

练得熟时成一面,神清气爽快无边。

阐释:
良谱和曹谱,在论述张氏短打拳法时,经常运用“一片”二字,如“神形一片,一片打法”等等。为何此处说“练得熟时成一面”,此“一面”指何而言的?实是解释“坐马开弓势”练得纯熟时的,由于“气下脐平小腹膨”再加上“胸开背合”。则由胸至少腹,形成上下一个平面的形态。这才是拳法要求的身法之胸腹的正确之外观形态。如果大腹便便,肚脐努出前突,肯定是错了。因为胸腹上下成一平面时,符合“前空后丰”的攻防技击身法之要求;也符合“天圆地方”的身法之规矩;更符合自身生机之自然者也的须求。
只有虚胸实少腹,则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自然自身中浊气下降,清气上升,神清气爽,光灵明而不昧,体刚健而长生,自然精神清爽快乐无边,可充分享受人生之快乐;拳技之法,亦是内空灵,外灵便,能做到来无影,去无踪,一团清风倏忽的快捷如闪电,无可测量。

此是呆立第一法,偏闪腾挪也要言。

阐释:
呆立二字最妙,说明此“诀曰”的内容,由始致此,皆是论述的“坐马开弓势”呆立练习的方法的。按现在的通用说法,即是“坐马开弓势”的“站桩”修炼之方法,规矩等内容的。
如果按此诀对“坐马开弓势”站桩方法的描述内容来看,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形意拳门的“三才式”桩法了。此两个拳种的呆立站桩方法又极其的相似,而对此桩法的认识又极其相同,如形意门中人说:“少练三体式,万法出于三体式”。此谱说:“此是呆立第一法;跨马开弓万化兼,百法因之发大源”。更为奇妙的是:跨马开弓势的身法要求和形意门三体式的身法要求,又极其相似,而所练的外形、内气方法,又极其雷同。此两个拳法不同,产生时代、地域不同,能有这样共同的入门方法,及其共同的认识,这决不是偶然的。除证明有我们现在所不能知道的传承之脉络关系外。还能说明只要唯道适从:“功夫艺境及其识见,能与古人同;也可与今之善者无异”也,这样的事实存焉!因为拳本一家的缘故。
而此谱所言的“骑马开弓势”之练法,有练外形的内容,又有练内气的内容。也有内外齐练技击的内容。即是说:可以用作形体桩功来练,又可用做意念桩功的练习。还可用做技击技法的练习。而在曹谱中的“用(劲)力“条目中,将此骑马开弓势的呆立桩法的操练内容做了一番描述,记之如下:可与形意拳门三体式桩法进行一下核对比较,习拳者自然能够心中明了了。录文如下:
周身用(劲)力,逐一细推。头如顶千钧,颈如搬树转,下颌如龙戏珠而顶出。肩膊如铁,浑坚而陡来。前手如推石柱,后手如扯拗马。前脚如万斤之石压,后手如门闩之坚抵来,臀如坐剪夹大银,身如太山无可撼。此周身用(劲)力之妙,摹神设想之巧者也。
关于这一段的阐释,放在后面之系列文章中,此处只作介绍,不予阐释了。列出只是让习拳者便于参照而已,旨在明白“骑马开弓势”的站桩练法之内容的要义尔。
讲过骑马开弓势的呆立练法,还要言明此骑马开弓势的偏闪腾挪的动变应用之要点,这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练必能用的目的。

步踏梅花预偷半,横冲直撞要满填。

阐释:
步法主进退腾挪,然步法踏定的是“梅花五行步法”。而梅花五行步法中含有“阴阳两仪步,三角猫步,四门斗步,单转、双转,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容囊括所有步法了。然运用梅花五行步法时要预先偷进半步,此乃近敌的方法,然后才能横破直,直破横的能够胜人。能够胜人的条件在于闯满的满填,此满填对手空虚之处而使对手不得变化必然跌扑在地了。这正是《太极拳经》中所云:“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势,一夫当关,万人失勇”。这句话中的“我占据形势”就是满填的意思。也正是歌诀中所言“用横用直急起上,步到身旁跌见伤”的偷半步之功效。
全部歌诀只用一句话说明骑马开弓势运用的要点,一是预偷半步,二是满填。这样,给习拳者一个启示,任何攻防招法的实施,都要具备预偷半步,得势满填,才能战胜对手,也就毫无异议了。习练攻防招法而能具备制胜的价值时,由此两个要点入手,也就容易的多了。

不动犹如文士立,一发疾如箭离弦。

阐释:
静以待动,犹如文士,无动于中。得机得势,疾发快如箭离弦直奔目标射去。此正古传“静若处女,动如猛虎”之喻。
全诀以此句而收,耐人寻味,整首歌诀,大部分全在论自身内外之规矩,并言明是呆立站桩法。说明“静练法”一可练内功,二可练外形。古人早有明论了。周身之规矩,亦可在“呆立站桩”法中进行有效的调整的。此乃秘诀之一也。
身法具备,动练步法偷半步,横冲直撞要满填,千招万势归一法,即归到骑马开弓一势之用。脉络清楚,思路明白,习者易懂。真不愧拳家经典之论。习拳者的渡命真言。知此,得此秘诀之精义妙旨尔。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2002年9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