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目前中医该干的事

 johnney908 2014-12-07
1.当建一中医病历网,按科分类,只叙述临床事实,不究理论,堆药也罢组方也好单药亦可针灸也行。自古名医所治,疾病谱虽广,一人之力或可应八方之病,或可日诊百人,而若来者俱是相类之病,全来治中风,或皆是心脏病,全来治雀斑,凭医一己之力,却未必尽招架得住,故当集众医之力,虽理论不同治法各异,竟有可以互为借鉴者,以科分类,则不致海中寻鱼。名医虽明,未必包治百病,高手虽高,恐难全愈一科。以科为类,大抵可以集之。
2.在门诊上,大夫只需要分析、诊断、处方、医嘱就可以了,在两个就诊日之间,有足够的时间缓冲,可以让大夫通过几天来各种生理病理的体征来判断病情,调整药方,病人一出门诊,他的作息、感受、服药与恢复基本成了患者自己的事,大夫所需要考虑的事往往只是事后性的、站在学术内容上的病理分析;而病房不同,病人一会儿大便干了来找找你,头晕来找找你,血压高了来找你,没睡着觉来找你,大夫必须不停地对患者当下的症状作出即时性的诊断、解释和处理,可能患者初发病就来住院,可能已是饱受治疗,需要了解预后、突发症状、抢救及各种处理,你要考虑长期卧床造成的沉积性肺炎、康复训练等等问题,中医长于门诊技术,而对于病房中各种细微症状的诊断解释与对治,中医在住院病房技术这方面还基本是一个空白,怎样算中医标准的病重病危,怎样算治坏了的还是病情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都是需要完善的必要内容,所以我估计门诊大夫中医可能多些,病房大夫用中医的基本就很少,现有标准与教学很难满足对患者各种"微症状"的解读和处理,也没有对病情程度判断的标准,也没有个规范的中医式抢救流程,起码有个"你这样做尽力去救,实在没救成可以不担责任"对中医从业者有个起码的保护也好

所谓医不自治,其实也是病房技术缺乏的一种表现

3.自古有热爱修道的人,有热爱植物药物的人,有热爱博物的人,有热爱历史文献的人,有喜欢探索病理的人,有喜欢研究生理的人,有热爱文字的人,有热爱观象的人,有热爱穷理者,有热爱实践者,有听话的继承者者,有传抄错误的人,有想当然的人,大家都来留下一些东西,而后人们总想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可是后人也有喜欢病理的人,有喜欢药理的人,有仅仅喜欢古朴的感觉的人,有喜欢玄妙的感觉的人,有喜欢整体的逻辑的人,有喜欢局部研究的人,甚至还有没研究过乱说的人,整理前人东西的时候又往往站在不同角度。留下了出发点各异的文献。
在历史的文献长河中,或许有一些研究是殊途同归的,可大多时候却是歧路亡羊。未必能满足大样本的临床需求。药物描述是否真的能适应不同病理状态下的患者需要,我们需要真正的临床家,站在临床的角度,用尽量少味的方子——以至于单味——来探索古人留下的药物功能、适应范围。  
4. 现在的中医研究者,在人体外部的五行与阴阳生理联系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季节、早晚阳生阴降,如何与病理联系,我们现在思维上做得还是不错的。
但是在人体内部的,我认为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东西,体内五行方面,我们搞得最多的是木实乘土,水实木郁,而对于其他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还非常不够。木虚金乘,与金实乘木的诊断治疗区别,木虚土侮、木虚火郁。。。。。。等等,几乎没有被研究过,换句话说,中医实际上处在一个各种名词各种学说想混杂的状态当中。
黄帝问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对曰∶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主夜,夜主卧;阳主上,阴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阳气盛,则寤。肾主欠,故泻足少阴,补足太阳。曰∶人之哕者何?曰∶谷入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肺主哕。故补手太阴,泻足太阴。亦可以草刺其鼻,嚏而已,无息而疾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我们也更需要这样的病理研究,这是站在一个病理过程上整个的细致入微的生理描述,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研究,去探索古代中医是怎样发现了这样的生理变化的,而不仅仅是在五行升降来去上倒腾不休。
我们需要站在针药并重的临床角度来探索生理情况,只从药物上来探索中医理论,就非常有可能空里谈空,未必能够适应一切临床需求,也未必适合于这个时代

5.当真很佩服古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惊厥的时候拿蝉蜕来煮一煮,尝出来的?怎么想起来的?现代恐怕没有办法通过观察自然来体会与发现拓展新的功能,也只好嚼古人剩下来的,或者用现有理论去解释中药,所以药理的国家研究走向微观也就成了不得已的、必须走的道路,而大部分的中医研究者也只能在古人用过的经验上翻来倒去榨取药物功能了————不种地、不入山,我们如何探寻一种能适应现代的药理研究方式?
6. [半夏]其性温燥,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然在临床中如果半夏配伍清润之品,亦可用于热痰燥痰阴虚证的病证,比如竹沥半夏,黄连半夏等。
经常看到这类话,看起来很高深很学术,其实翻译过来就是随便用,会配伍寒热就行,看似说了很多话,其实等于什么也没说,境界很高啊.
在临床中,我们如何回避一些未必靠谱的担忧,比如用了大黄是不是太寒凉会腹泻,用了附子是不是就会上火需要加个黄连制约一下。————我们需要探索如何从生理病理药理的学习上抚平这种无谓的担忧,靶向性用药。
抛给大家一个思考题:比如治上焦实火口疮,(1)用一点点黄连取其味苦气轻来解决;与(2)用二十克黄连,怕它苦寒抑制阳气所以加十克干姜;与(3)兼顾脾胃,用甘草泻心汤。我们如何去取舍用药?
在组方上,有是证用是药好,还是上下兼顾左右通调立于不败之地好?为什么乱枪打鸟不好使?
7、行气?理气?顺气?散气?导气?引气?疏肝?运脾?现代的中药书,搞得这个药看起来哪都能用哪都好使哪都能配伍,本来可能原本就外敷治疮脓的药物,非得提炼出清热泻火解毒来,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呢?阴中可以求阳,血里可以生气,从阴可以引阳,从木可以治土。我们如何选择呢?
为啥有人的补药吃多了也没啥感觉?这人吃了没啥感觉,这个药对他还有补的作用吗?我们说这个药滋阴啊补阳什么的,这种叙述是否是具有普适意义的?这人吃了没出汗,这药对于这个人还有发汗作用吗?是否对他有同样的宣散阳气之类的功能?最近看了几个大柴胡大承气无效而大陷胸显效的医案。我想,抛弃了药物使用病候而言药物功效,这种叙述方式对于中医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我们需要更符合临床的药物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