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八年,清华附中的进步为啥如此“凶猛”|观教

 兰田居士679 2014-12-08

“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追求和教育行为都需要设计,需要选择。我想这种设计和选择,需要体现教育者的价值追求,需要基于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特色,需要选择的首先是目标,其次是路径,然后就是达成路径和目标的做法。”

“中学是人才奠基的阶段。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要培育他们具有领袖人才那样的素质、修为和品格: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能、超常的耐力和服务的意识。”

“名校与一般学校不同,应做更多的事情。我觉得名校至少应该有三大责任:为未来人才奠基、引领教育改革创新和努力承担社会责任。”

近日,由海淀区教委主办的“守望·求索——清华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在清华附中举行。本文摘录自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本次研讨会上的主报告“守望·求索”。“京城教育圈(bjeduvision)”获作者授权刊发分享。因文字较长,上期内容推送的是王校长的成长感悟(12月1日,点击文末“原文阅读”可查阅),本期将关注清华附中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实践。标题为编者所加。

-------------------------

守望·求索(下)

百年名校,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

八年来,我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的过程,我已经融入到这所百年名校,与清华附中人一起共同成长。

2007年2月我正式走马上任,利用寒假时间,我熟悉了一下附中的历史,找附中所有的校领导进行了谈话和交流。之后,有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在努力从陌生走向熟悉。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追求和教育行为都需要设计,需要选择。我想这种设计和选择,需要体现教育者的价值追求,需要基于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特色,需要选择的首先是目标,其次是路径,然后就是达成路径和目标的做法。一个人要去登上一座山很容易,但是,要带一群人去登上一座山就很不容易。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登那座山?有些人会问你,为什么要选那条路?有些人会问你,为何要走那么快?还有人问你,我就喜欢步行,为何要坐缆车?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提出完全相反的问题。

那座山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我们的办学目标:中国一流,世界名校。那条路就是——阶段性规划和目标铺就的长远目标。

我们说的领袖人才就是在各行各业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卓有成就,并引领行业发展的人。用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这个行业或者领域中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物。

领袖人才就是具有领袖素质和才能的人,不能简单的把“领袖”和“领袖人才”等同起来。中学是人才奠基的阶段。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要培育他们具有领袖人才那样的素质、修为和品格: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能、超常的耐力和服务的意识。

2007年暑假干部会上,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经过班子会多次讨论之后,我们明确提出了“九年发展规划”的战略构想,制订了“三个三年,分三步走”具体目标,确定了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方向。

九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2007-2010完善准备阶段:确立学校战略布局,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好准备。

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全面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抓学校内涵发展,努力形成普遍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生源质量要有改善,学风要有改观,学生培养质量要有明显提高。各种重要的办学指标要有显著提升,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2010-2013稳步发展阶段:基本完成学校战略布局,学校的环境和硬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内涵得到充分发展,初步建立起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打造出一支优良的教师团队,基本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形成清华附中独特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绩和水平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认可,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2013-2016实现腾飞阶段:全面完成学校战略布局,学校管理科学高效,校园文化和谐美丽,育人环境、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生源质量等都达到较高水平,办学的各种重要指标名列前茅。尤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特殊人才培养等许多方面独具特色。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和办学成果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基本实现学校“中国一流,世界名校”的办学目标。

在2008年暑期干部会上,我们对战略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划,形成了“一个规划,四个构想,七项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个规划指的就是九年发展规划,当时我们提出,在解读和实现清华附中办学目标的时候,一定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第一,社会的客观需求。学校只有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承认。学校只有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这就是学校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能力的体现。

第二,学校的客观基础。学校的今天是昨天的继承,学校的明天是今天的发展。学校一定要处理好继承和改革的关系。充分挖掘、了解和继承附中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三,办学的客观条件。学校的办学是需要一定条件支持的。这些条件包括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设施设备、社会资源和政策支持等。学校规划的实现离不开这些客观基础。我们也面临进一步改善客观条件的困难。

第四,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规律主要是指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教学规律和学校的管理过程中的规律。一定要研究规律,掌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四个构想指的是创新培养模式、实行开放办学、开展国际教育和拓展培训业务。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按照这四个构想在不断的努力。

关于“实现9年发展目标的七大具体指标”是:①正确的教育理念;②良好的育人环境;③和谐的校园文化;④一流的师资队伍;⑤最好的社会资源;⑥骄人的办学成绩;⑦凶猛的发展势头。

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提法确实有点“凶猛”,但是这真实反映了我们当时的决心和信心。那时,我们都特别有干劲,有了这样明确的规划,接下来就是逐一去落实。随着这些具体行动的落实,附中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年更比一年好。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领袖气质

开展全校大讨论,通过制定校园文化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统一了思想和价值观。

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我们认为品德志向最重要,一定要努力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学阶段,同学中的“领袖人物”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很关键,同时他们的志向、品德、修养和能力对于未来能否成为领军人才也至关重要。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决定开办“学生领袖训练营”。促进优秀学生更加卓越,用优秀学生带动全校学生更加优秀。

开办学生领袖训练营

2009年11月19日,清华附中“学生领袖训练营”开营仪式举行。我在开营式上发表了题为《努力提高竞争力,为领袖人才奠基》的演讲,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希望同学们具备勇气、创造力、竞争与合作精神、兴趣与激情、品位与境界、领导力和行动力等等,并鼓励大家树立理想,有激情,并积极地去行动。还就校园文化、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等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一一进行回答。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深有感触,觉得我的话语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清华附中“学生领袖训练营”是清华附中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新的探索,它通过专家讲座、课外活动、读书交流、项目设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和领袖气质。

开发生涯规划课程

清华附中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自我定位、明确自我奋斗目标,以确保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设计和开发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未来成功奠定基础。生涯规划课程首先要让学生发现和搞清楚主要人生目标是什么,其次是分析如何着手实现上述目标,通过学习生涯规划的具体细节设定短期目标并策划如何达成,向着梦想切实行动。然后在学习和行动中不断修改和更新人生目标。

开发清华附中校外考察课程

清华附中考察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校外考察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比较重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结合。

清华附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特征开设了三类校外考察课程,分别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面向部分学生的和面向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的校外考察课程。

开展社会服务性学习

清华附中学生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性学习活动,该协会以“弘扬志愿文化,爱心服务学校,微笑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结合中学生特点,以校园服务、知识传播、关爱社会为主要特色,深入到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和持续化。学生志愿者协会致力于增强广大附中学子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志愿者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鼓励同学们回报社会,努力为推动社会文明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改革课程,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清华附中的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也比较大,为了能满足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的需要,学校将国家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出了“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这样适应学生不同需求的层次化核心课程。同时,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等21世纪核心技能,学校开发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课程。而为了能体现清华附中的特色育人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清华附中学生的竞争力和领导才能,学校设计并实施了旨在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责任感、创造力等能力素养的、具有清华附中特色的领导力课程。

此外,为了给拔尖学生以研究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和展示个人专长的平台,为了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了能对前三类课程进行内容、形式上的合理补充,清华附中还形成了具有多元知识内容的、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并自主授课的学生自创课程。这样,学校就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学生自创课程为支撑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

我们专门建立了教师的学术积分制度,改善了教师评价体系。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专业和事业的发展,我们特别注重更新教师观念方面的培训,在全国率先开展MOOC和翻课堂的实践,培训和推广了互动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只有解决好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才能改变学生的培养方式。

解决好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平台问题

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解决好影响学校的关键问题。我们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我们创办诸多分校,不仅解决了生源的问题,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我们让学生自主开发讲座课程、自主设计学生节活动和一些大型活动,就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凡此种种,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学名校至少应该承担三大责任

名校与一般学校不同,应做更多的事情。我觉得名校至少应该有三大责任:为未来人才奠基、引领教育改革创新和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清华附中作为一所知名大学的附中,作为一所知名中学,不仅要办好学,也要在改革,创新方面,社会责任的承担方面有所作为。

建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建立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想法始于2009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中国的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无法满足优秀学生的需求,许多学有余力的同学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许多富有天赋和潜质的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中国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许多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发展。而美国利用大学先修课程很好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时我就想,我们为什么不建立自己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呢?我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当时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立即成立了一个小组,启动大学先修课程的研究设计工作,今天看来当时的胆子确实有点大。

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动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的建设,虽然现在看来还不算成功,但是已经有很大进展。今天作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负责人之一,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大家,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开发了6门课程,全国60多所高中参加试点,3000多名学生同时上课。从一个小组成立到今天成为教育部的委托项目,经历了5年时间,把这个理想变成现实的动力也许就是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吧!

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分系统

如果说中国高校招生和高考难以真正改变,素质教育在中学难以实施,学生全面发展难以实现,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没有一个系统和完善的评价体系,我们的评价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成绩。没有科学的评价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选拔,没有正确的选拔就不可能有健康的教育,这也许就是在新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了高校招生要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因。

我们过去在自主招生推荐过程中,只参考了文化课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没有发挥作用。没有具备权威性、科学性和公信力的评价方式可以使用,于是我们在2012年秋季决定自己研发一套综合素质评价积分系统。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积分系统的使用,将会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年底我们完成第一个版本的设计,2013年春天实现了第一版网络在线评价。2014年我们又根据教育部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最新精神对我们原有的设计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在最新的系统已经开发完毕处于测试阶段,我们期待这个系统能够在未来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发挥作用。为人才选拔培养方式的改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诚信联盟”的发起、成立到“寒门英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从承办分校到扶贫支教,从国际部的举办到与国外名校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清华附中一直在探索着、创新着和追求着,为了今天的教育,为了今天的人才培养,更为了明天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文/王殿军(清华附中校长、教授);转载须注明出处:京城教育圈(bjeduvision);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