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网点会像恐龙一样灭绝吗?

 rcylbx 2014-12-08

动画视频:http://v.qq.com/page/v/9/k/v0015md2f9k.html

比尔盖茨在1994年时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是要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的确,互联网金融时代,我们越来越少进银行网点了,可它们真的会就这样消亡吗?

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国内外确实有不少银行大量削减网点数量。但过了一些年,银行发现客户“用脚投票”,仍然把物理网点作为一种重要渠道,似乎还是更加青睐网点多的银行。很多银行又开始重新加大对网点的建设力度。

但这种投入却无法改变它所存在的天然劣势——高昂的时间成本。通过人工柜台方式办理业务时,每一笔业务都要营业员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也要耗费客户巨额的时间成本。许多简单的业务只要几分钟,客户却不得不花一下午的时间领号排队。

而通过互联网金融办理业务,只要不超出整个后台系统的承载能力,办理每一笔业务的时间成本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将金融互联网化,改变金融服务的成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客户体验的改变。反之对于传统银行,看重的都是机构客户、白金客户,VIP窗口和金卡通道就说明了这一点。

过去几年来国内客户对网点柜面的依赖性仍然较强,但同时客户对电子渠道和网点人员的个性化服务的偏好也提升显著。

根据银翱调研中对比2010年和2013年的数据来看,客户对于银行柜面的偏好维持不变,而对网上银行的渠道依赖度则翻了一倍(27%~57%),对手机银行的使用率则从5%上升到了29%。

现在,一般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电子化程度的替代率一般在70%-80%之前,而比较优秀的股份制银行和大行,电子银行的替代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也就是说90%以上的银行业务可以通过电子化渠道来完成。

非同业竞争威胁也对银行网点发起了冲击。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为1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预计未来三年均会保持35%左右的增速。

此外,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阶段,2013年总体交易规模13010亿元,同比增长800%。

既然银行的电子化替代率和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支付具有如此大的业务替代性和冲击性,那为什么银行现在的网点总体还在扩张?

一般而言,年轻人比较熟悉和习惯现在的电子化消费和支付习惯,而中老年人和部分保守的客户群依然以银行的柜台网点服务为主,他们需要营业场所带来心理的安全感,同时又属于财务和信息上的弱势群体(区别于有钱但没有时间的客户),银行网点更适应他们的需求。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客户在网点进行的交易类操作量将会不断减少,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虽然ATM、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对网点的高柜普通柜员有极强的替代性,却无法替代网点的客户服务和理财咨询等个性化程度较高的服务功能。

因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网点转型必须要把网点从交易和结算的中心转为服务和销售的中心,而且要将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内容进行无缝整合。

在别的国家,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根据麦肯锡在全球的调研分析,全球互联网和网银普及程度可分为四级:传统阶段(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网络平台阶段(西班牙、巴西等)、多平台混合使用阶段(美国等多数欧美国家)、自主试用阶段(荷兰等北欧国家)

在荷兰甚至有些银行在过去几年中已削减了50%的人工网点。

但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由于城镇化建设、客户使用习惯、市场的需求(现金使用占比较高)等原因,在过去的几年大多数银行仍然在进一步增设网点,增加银行网点对人群的覆盖。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从中国所处在的第四阶段发展到类似北欧国家的阶段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