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

 学中医书馆 2014-12-08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部常见病,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
       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县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而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此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而外伤及风寒湿邪则是导致本病的外因。

 

有哪些症状
      1.主要症状是腰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轻重不一,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咳嗽、喷嚏、大便等增加腹压时加剧。疼痛多为间歇性,少数为持续性。间歇性疼痛经休息特别是卧床后可明显减轻,但容易在轻微损伤后复发,每年可发作2—3次,也可于数年后复发,不发作时可无任何反应。
      2.由于压迫脊髓神经根,故多有坐骨神经痛,由臀部开始向下肢放射,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外侧,疼痛往往逐渐加剧,压痛点多在患病椎间隙的棘突旁1-2厘米处,指压后可向下肢放射。
      3. 患者常有腰部脊柱侧弯,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保护性反应,可以减少神经根压迫而缓解疼痛,腰部活动受限。
      4.病程长的患者还可出现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及足掌麻木感,患肢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患肢温度下降,部分患者感到患肢发凉,检查发现患肢温度较健肢温度低。
体征:
      1.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2.  多在腰骶部找到明显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
      3.仰卧直腿抬高患肢,会山现下肢疼痛加重,严重者下肢仅能抬高15°-30°
      4.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如何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结合x线平片、造影检查、cT扫描、磁共振影像等项检介,多可做出诊断。

 

如何治疗
    独活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桑寄生24克,秦艽10克,全蝎10克,防风9克,桂心9克,当归9克,川芎9克,细辛6克,生地黄18克,白芍30克,蜈蚣3条。
    *气滞血瘀型,加姜黄10克,泽兰10克,枳壳10克,元胡15克,槟榔12克;
    *风寒湿痹型,加制附子(先煎)30克;
    *肾虚型,加肉苁蓉10克,菟丝子15克,狗脊15克,制附子(先煎)30克;
    *术后瘀阻型,加泽兰10克,玄参10克,丹参15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丝瓜络20克,红花、当归、制香附、秦艽、牛膝、炙地龙各15克,桃仁、五灵脂(包煎)羌活、乳香、炙甘草各10克,酒大黄8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腰部刺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者。
      2.桑寄生30克,熟地黄、炒山药、枸杞子各20克,菟丝子、杜仲、山茱萸、狗脊各15克,鹿角胶(烊化)各10克,熟附子8克,肉桂4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腰膝下肢痛,缠绵不断,畏寒,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者。
      3.藁本30克,续断30克,苏木30克,防风20克,白芷20克,制附子(先煎)20克,川乌20克,草乌20克,狗脊45克,独活45克。上药共研成细末,用稀棉布制成布兜,将药粉铺在其中,日夜穿戴在腰部。
      4.地龙2l克.地鳖虫9克.全蝎9克,乌梢蛇9克,穿山甲9克,水煎服,每日1剂。

 

特别提示
      1.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仰卧、俯卧、弯腰左右侧卧等各种卧位均可,但禁止坐起和站起,包括进食及大小便。
      2. 避免体力劳动,不可使用软床,应卧硬板床,还应注意局部保暖。
      3. 3-4周症状基本消失后,可围腰保护,离床活动;担应避免弯腰、负重和过度劳累。平时加强腰背肌锻炼,具体作法是采用俯卧位,有节奏的将头颈和双下肢背伸,使腰背肌得到加强。
     4. 足部感觉减退者,可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避免烫伤。
     5. 在搬抬重物时不要用力过猛,也不可抬过重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