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寺庙及其主要供奉佛神简介

 应元堂 2014-12-09

 

寺庙的大门称着“山门”,因为寺庙大多修建于山林之中,同时也有另外一个含义,即是三个门之谓,象征佛教中的“三解脱门”,中间的为空门,东侧的为无相门,西侧的为无作门,无作指无因缘造作,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均是自己造作之果,要清净自在,获得解脱就得无作;无相即不取一切相,佛教认为解脱人生的痛苦就要绝声、色、香、味等等众相;空门,又称不二法门,佛教认为诸法皆因缘和合而成,因缘解体,一切皆空,这是唯一不二的道理。所以山门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线,也是达到涅磐境界所必须经过的门径。一般的山门两旁有两位大力金刚像,是两位手持金刚杵的守护佛法的护法神,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金刚力士只有一位,这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于是又加了一位,使其左右对称,后来在民间这两位被附会成《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郑伦和陈奇。

进入山门以后就可以看见东面的钟楼和西面的鼓楼。有“晨钟暮鼓”之说,即早上先敲钟,以鼓和之,晚上先击鼓,再以钟应之。有的寺庙的钟鼓楼内也供奉一些神佛供信徒朝拜。

天王殿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重大殿,殿中供大肚弥勒佛,其背后为韦驮,东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有的天王殿还有类似这样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颠倒之人”,可见天王殿里供的中尊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弥勒佛,这是因为弥勒是作为未来佛,是释迦摩尼佛涅磐后的继承人,具有崇高的地位。弥勒佛的形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作佛像,是未来佛,与释迦摩尼(现在佛),燃灯佛(过去佛)一起供奉在大雄宝殿,称为“竖三世佛”,另一作菩萨像装,常带天冠,单独侍奉。现代的许多寺院中所供的弥勒佛都是常说的大肚弥勒。这位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是为中国的弥勒化身,据说,他就是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名契此,身宽体胖,言语无恒,常背着一个口袋在闹市,布袋里百物俱全。后来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言,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到北宋时,便逐渐以大肚弥勒取代天冠弥勒,作为主尊供奉于天王殿。

在弥勒身后的韦驮菩萨是佛寺的守护神,面向大雄宝殿,监察着每个进出大雄宝殿的人。他的塑像常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意遇该寺为非接待寺,请来客另投他处,朝阳寺中的韦驮就是这种形象。还有一种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意遇为该寺是接待寺,外来云游行脚僧尽可前来投单入住。

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却只能侍环于大殿两侧,传说四天王天在宇宙中心须弥山的山腰,那里有一座建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天王及其随从分住其上。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须弥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地方,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个时代,各地寺庙所塑的不完全一致。,这四大天王分别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也是古代印度教的天神俱毗罗,别名施财天,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在佛教汉化的过程中他逐渐失去财神的职责,只作为护法神,而且从他身上还分化出“托塔天王”李靖,原是他部下的哪吒也分离出来成为李靖的三太子。在近代汉化佛寺中北方多闻天王的形象常是手中持伞或拄着长柄幡。东方持国天王“提头赖吒” 也有译成“多罗吒”。“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主要特征就是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毗楼勒叉”也译“毗琉璃”,他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负责护持佛法,形象是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毗楼博叉” 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手持一蛇状物,取名“紫金龙”。

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加工丰富,四大天王逐渐被汉化改造,例如《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本是中国武将“佳梦关魔家四将”死后才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这四大天王也有所不同: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剑有“锋”);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调”弦理曲);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珍珠伞一把,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顺”着捋,蛇和貂类等动物顺着捋能够安抚住)。这样他们连起来就有风调雨顺之意,是一种彻底汉化了的产物。

天王殿后面的大雄宝殿为一寺之正殿,其内供奉的佛称“本尊”(或主尊),从本尊的数量上看,一般有一、三、五、七尊四种。供一位主尊的,一般供奉的佛教的缔造者释迦摩尼佛的像。在净土宗的寺院中,也有在大雄宝殿里供一位阿弥陀佛为主尊的。供三尊的叫“三佛同殿”主要有“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和“三身佛”这三种组合。横三世佛是指同时存在的三个空间世界的三尊佛,在殿中为:正中娑婆世界的释迦摩尼佛,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胁侍为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竖三世佛”简单地说就是不同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佛,正中为现在佛释迦摩尼,左侧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为未来佛弥勒佛。“三身佛”,源于天台宗,中尊“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法凝聚而成的佛身,即佛的人格化。左尊“报身佛”名“卢舍那佛”,右尊“应身佛”即释迦摩尼。供五尊的属于密宗系统,通称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其与大殿中供七佛的都比较少见。

观音殿内供观世音菩萨,左右近侍为善财童子和龙女。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音大士”,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据说芸芸众生受苦受难时,念诵其名号,观音便会“观”到这一声音,立即去解救。现在常见的观世音菩萨多为女像,其实观音便逐渐有男变女,成为一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女菩萨。观音的化身众多,如有“六观音”“三十三观音”,即是观音以显示种种不同的身份来人间说法就难。

中国汉化佛教里比较出名的还有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有的时候单独供奉,有时也和观音菩萨一起供奉,称三大士,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分侍左右。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称智慧辩才第一,一般形象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在中国的道场为山西五台山。普贤,又译“遍吉”为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与行,手持如意,坐莲花宝座,骑六牙白象,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伽蓝殿供奉的一般是完全汉版的伽蓝神关羽,又为关帝殿,作为寺院的守护神供信徒参拜供奉。在大雄宝殿之后是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有的寺庙法堂之后还有藏经阁,是为收藏经书的地方。寺院里僧人的住房称寮房,寺院主持的住所称方丈。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宗派等原因,每个寺庙都还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不过上面所说的都是在每个寺庙里可以看到的,很多人看庙都是看热闹,觉得千佛一像,了解一点佛教的基本知识,以后进寺庙时也不会一头雾水了。

主要参考《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