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镇化研究专栏·第18期】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haosunzhe 2014-12-10
编者语:

产城分离造成职住分离、长距离通勤现象的发生,不仅降低了居民满意度,也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本期【城镇化研究专栏】文章分别针对我国产城布局,即“城中区”、郊区独立工业区、城区边缘工业区、郊区独立新城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城融合的4个基本路径,并针对规划、土地、户籍、财政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敬请阅读。

文/林善浪、姜冲(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产城分离造成职住分离、长距离通勤现象的发生,不仅降低了居民满意度,也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笔者分别针对我国产城布局,即“城中区”、郊区独立工业区、城区边缘工业区、郊区独立新城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城融合的4个基本路径,并针对规划、土地、户籍、财政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一.产城分离: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普遍采取两个主要方式。

1.在城镇外围建立封闭型的工业区

上海建国前自发形成3个工业集聚区,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建立8个近郊工业区和相应的7个卫星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立5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市级工业区、45个县级工业区、166个乡镇级工业区以及各种未经市政府命名、批准的乡镇工业集聚点,现在调整为104地块、195区域和198区域,即规划保留产业区104个,规划产业区外、城市集中建设区以内的现状工业用地195平方公里,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198平方公里。上海工业区面积都比较大,如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2.在城市区外建立大型居住区或新城区

近十几年来,各地兴起建设新城热潮,少则十几平方公里,多则几十平方公里,甚至上百平方公里。有的新城结合现有工业区建设,有的是没有产业支撑的“平地起”。这种独立工业区和独立新城建设带来两个问题。

(1)职住分离,长距离通勤。“郊区就业,城区居住”,或者“郊区居住、城区就业”,成为许多大城市的普遍现象。一般而言,职住分离程度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步提高。按照就业岗位数量与在业人口居住数量比值计算的居住——就业平衡指数(JHB),北京中心城区为1.65,近郊区为1.33,远郊区为0.51,最高的原东城区为3.27,最低的房山区为0.38。职住分离造成长距离通勤,北京上下班往返时间为1.32小时,上海为1.17小时,天津为1.15小时。近年各地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建设,虽然方便了通勤,但实际上增加了职住分离现象和扩大了通勤距离,大量压缩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无形延长了劳动时间。如硅谷的一些企业,为了留住或吸引高层次人才,普遍采取通勤补贴的方式;上海等城市的政府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采取通勤补贴,但人数众多的普通劳动者则得不到这样的补偿。随着汽车进入家庭,职住分离和长距离通勤更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各地重要的空气污染源。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汽车普及率不高,而城市拥堵胜似欧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

(2)严重影响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功能单一的独立工业区造成白天上班忙、晚上空城,独立新城造成晚上睡觉、白天空城现象的发生。功能单一的工业区和新城,意味着土地实际利用率只有50%;同时抑制了土地增值,无形中鼓励了土地粗放开发,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虽然在中心城区形成了高容积率的开发区域,但城市开发平均容积率都很低。如上海中心城区容积率只有0.75,浦东新区中心城区容积率只有0.39,新区街坊平均容积率只有0.22,远远低于台北市中心城区12、香港中心城区10、纽约和伦敦中心城区的15。

二.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基本路径

1.产城融合的概念

产城融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是以人为中心,城市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空间形态。在宏观空间上,实现城市居住空间和生产空间合理布局;在微观空间上,实现土地混合利用,生产功能和居住功能协调配置,以及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的综合配套。促进产城融合,首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扭转以GDP为城市发展的评判标准与价值尺度,改为以人为中心,以多数城市居民的便利性和满意度为评判标准与价值尺度。职住平衡是产城融合最为核心的要素,它不仅通过土地混合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保障了劳动者的8小时工作制,提高城市居民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大型工业区的同时,一般配置相应的工人小区。尽管工业区布局在远郊区,但没有造成普遍性的长距离通勤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产业工人逐步转变为以农民工为主,在建设大型工业区时普遍不再建设相应的住宅区。而且在过去,不少工业企业污染严重,居住区与工业区邻近会损害居民健康,但现在随着制造业技术升级和污染防治强化,职住平衡已经具备了条件。

2.实现产城融合有4个基本路径

(1)对“城中区”,撤区为街。随着城区的拓展,原先选址在城市近郊区的工业区已经被包围在城区里面。这类工业区,多数企业已经转型升级,部分成为总部基地,把生产基地迁移到其它工业区,但工业区管理体制多数没有变化,仍属于工业区管委会监管。如上海吴淞工业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等。由于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性职能,制约了这些园区功能转换的选择性;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用途管制,也影响这些园区的功能转换。对这些园区,要及时撤销管委会,改为街道,或划入原来所属街道,以促进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土地混合利用的城市区。

(2)对郊区独立工业区,配置保障性或廉价居住区。对于选址在距离城区比较远的独立工业区,由于产业工人以农民工为主,无法租住一般商品性住宅,多数租住附近农村廉价的居民楼。产城融合的基本途径是配置保障性或廉价居住区,或者支持有条件企业配置工人居住区。同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配置综合服务功能,建设部分中高端住宅区,鼓励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近居住。如苏州工业区的中新合作区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在工业区中心配置大型居住区,遵循“有序、规范、配套”原则,在7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内按住宅区的分布建设17个邻里中心,每个邻里中心都具备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12项居住配套功能,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提供“一站式”服务。

(3)对城区边缘工业区,改造城中村。随着城区的拓展,选址在近郊区的工业区,已经处于城区边缘。这类工业区的产业工人多数租住在附近农村居民楼,并延伸发展出一定规模的生活性服务业,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对这些工业区,产城融合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城中村”改造。其一,通过股份合作制模式,采取多数村民可接受的方式,遵循民主程序,按照贡献和身份相结合的标准,把集体资产量化到户籍村民。其二,采取政府、集体和村民共担成本的方式,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村民需求相适应、产业工人租住可承受的居住区。

(4)对郊区独立新城,配置工业区。近年兴起的新城建设,不少脱离了产业支撑。在规划时,一般都设想发展休闲旅游业或者高端制造业等,并运用土地运营收入支持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但在房地产热的大背景下,往往居住区先建立起来了,但休闲旅游区等投入大、回收期长的项目没有发展起来,或者制造业定位过高,招商引资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产城融合的基本途径是促进产业集聚,一是扶持城区内的工业“退二进三”迁入产业区,鼓励分散的工业企业迁入产业区;二是培育商业、生活性服务业,并预留空间,随着企业集聚而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业就业人口多数是收入较低的人群,尤其以农民工为主。部分新城空置的住宅区,可以通过政府收购方式,转变为保障房,这样既解决住宅区空置问题,也促进居住人口与工业劳动力的协调配置。

三.政策创新:产城融合润滑剂

目前,产城融合面临不少政策性障碍,包括规划、土地、户籍、财政等方面。产城融合,需要创新政策。

1.创新空间规划

受Le.Corbusier和《雅典宪章》的影响,很多国家城市规划奉行理性主义的清晰与明确、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功能分区,把城市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功能分区截然分明。在我国,这种理念进一步放大,把独立工业区或独立居住区布局到距离较远的郊区。理性主义的简单分区,否认了居民活动流动性、连续性的空间要求。这种简明的功能分区,适应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工业高污染的现实。但如今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阶段,沿海地区逐步进入了以装备制造、清洁石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期,污染防治越来越严格。相应地,城市规划理念需要转变,需要借鉴吸收新城市主义的某些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倡导的新城市主义逐步兴起,强调规划建设丰富多样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新城市主义奉行邻里社区理论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

2.创新土地政策

现有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用途管制的政策,制约了工业用地的转型开发。对被包围在城区的工业区,一方面,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另一方面,放松对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的管制。对“退二进三”企业,可保留企业对原工业用地使用权,可享受转变用途、减免土地出让费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园区内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功能混合的城区;对郊区工业园区,适当增加职工居住用地和生活服务用地的比例,支持有条件企业建设配套的职工居住区和配套的服务业。

3.创新户籍制度

产城融合面临的一个障碍,就是产业工人主体是农民工,他们无法承受城市高房价,但现有的城市保障性住房大多没有涵盖这个群体。农民工大多把城市当作临时就业的场所,部分农民工只身在城市就业,不带家属,省吃俭用,也是不少城市有工业区、没有城区的重要原因。实现产城融合,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解决转移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核心是户籍制度改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城市政府负担农民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和其它公共服务的成本,企业为农民工负担企业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培训费用,降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本。是否开放城镇户籍,本质上是城市政府是否支付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公共服务。现有的户籍改革思路是把城市按照大小分门别类和划分不同等级,少数经济基础强、财政收入规模大的特大型城市严格控制农民工户口,而让经济基础弱、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中小城市接收农民工户口,这种户籍改革思路有待创新。

4.创新财政政策

新城建设热潮背后的推手是土地财政,城镇排斥产业工人户口的背后是财政对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实现产城融合,改革财政体制是前提条件。

(1)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源和事权边界,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基层政府财权过小而事权过多的问题。

(2)建立基于公共产品的财政收支体制,除了严格界定农业补贴、衰退产业退出援助等少数支出外,逐步削减直到取消各类繁多的产业扶持资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建立基于公共产品提供的收支平衡、用途管制的财政体制,把绝大多数产业扶持资金转变为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开支,加快把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接纳、融入城市。(完)

文章来源:《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12月5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周利楠

【城镇化研究】专栏往期回顾:

第3期:匹兹堡的城市转型

第4期:西部地区城镇化构想

第5期:着力实现质量与水平同步提升——城镇化经验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第6期:罗伯特·奥尼尔:中国城镇化“取经”美国

第7期:县辖市: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第8期:经济集聚与城镇体系建构

第9期:新型城镇化需要让金融回归“低级化”

第10期:2030年的中国城市化

第11期:李铁:城镇化转型政府要勇于改革自己

第12期:从美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看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

第13期:发展服务业助力城镇化加速推进

第14期:中国传统城镇与新型城镇的比较分析:金融体系创新的视角

第15期:日本城市化发展考察报告

第16期:优化大城市行政区划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17期:贫民窟——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沉痛教训

查找公众号bashusongonfinance或扫描下方关注本平台,查看往期文章。


关注巴曙松研究员“百度百家”专栏(网址:http://bashusong.baijia.baidu.com),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