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

 只做月线 2014-12-10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是指在为人处 世中要洞察世事之缘由; “人情练达”是指人情世故熟练通达。这既是封建世大夫所推崇 的处世哲学,也是今人提倡的为人处世枝巧。 放低姿态,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虚心待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1.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 老子有言: 大≯了若拙, 大辩若讷。 意思是说真正有才华的人像个呆子, 善辩的人像个哑巴。 言外之意是:智慧的人虽然有无限的才华,但低调处世,会掩饰自己的锋芒,藏己于众,适 时一用,令人刮目相看,众人敬仰。 太有才华的人很容易遭人嫉恨和非议, 招惹祸端。 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精通诗词书画,他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出些诗词考问群臣,百官 畏惧于皇上的龙威,有时候明知诗词的粗糙和破绽,也装着挠首搔耳地冥思苦想,更有甚者 恳求龙恩再思索三天。难道科举出身的满朝文武百官真的没有才华吗?其实他们深谙免惹是 非的处世之道。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拿了很多能拿的证书。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善辩,他 轻松被聘入一家单位工作。可到工作单位以后,他自以为自己有才学有文凭,在不了解实情 细节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有一次开会的时候,领导 提出了一个方案,他立即对该方案进行反驳,并提出了很多意见。上司表面上很高兴,还赞 赏他“积极上进”, 但内心却对他非常不满, 没有多长时间, 公司就找了个借口把他辞退了。 由此可见,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有实际意义。 俗话说: 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 切斯特菲尔德也说过: “要比别人聪明, 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 人们往往更喜欢忠实的听众,厌恶喋喋不休的人。静静地听人诉说,默默地在内心思考,把 握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情的缘由。沉默是金,出言过于随便,往往给人一种不可靠感 和不信任感。说了千言万语,也许还不如动一下手的作用大,所以说有时候语言是一种很卑 贱的东西,多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肤浅的行为,而适当地保持沉默则是涵养的象征。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多思考,遇事多个心眼,少一些言语。这样才会处世通达,左右逢源。 如果一味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 老子评价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德是指人的才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虽 然是才华横溢,但却貌似愚鲁笨拙。在通常情况下,要克制自己显露才华的欲望,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