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贵为啥没人成群养

 老刻刀 2014-12-10

这么贵为啥没人成群养

【主持人】:欢迎收看《科技苑》,2013年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说它奇特,一方面是因为,在麦盖提什么都不长的冬天,这些农户却拉出了鲜嫩碧绿的青草,而另一方面,帮着这些农户拉鲜草的,竟然都是身穿警服的警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解说】:麦盖提的冬天,早晚的气温低到了零下十多度,野外的庄稼和花草树木,大部分都被冻成了枯枝落叶,而这些农户们用驴车拉的,却是新鲜的嫩草,在这么寒冷的冬天,这些农户怎么种出了这么鲜嫩的饲草呢?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些身穿警服的警官又怎么跟着他们一起干农活呢?

这一切的疑问,还得从一种羊说起。这种耳朵长,眼圈黑,高鼻梁的羊叫刀郎羊,是麦盖提特有的一种绵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贵!

【采访】:

记者:这个羊多少钱?

牧民:10万块钱。

记者:这个呢?

牧民:15万、50万、25万。

记者:卖过最贵的是多少钱?

牧民:100!

【采访】麦盖提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宏武:价格这块,低的也是在几万块钱,高的有几百万的,民间的炒作甚至到了一千四百万。

【解说】:这些叫价几十甚至上千万的羊都是刀郎羊的种公羊,种公羊是用来配种用的,按说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但别的种公羊一只最多也就卖个几千到几万元,这刀郎羊的种公羊为什么就那么贵呢?

【采访】麦盖提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宏武:外地到麦盖提县引种引回去了以后,杂交一代可以提高本地羊的产肉率在20%30%以上,杂交一代就可以。

【解说】:原来,刀郎羊卖得贵是因为它优良的特性。刀郎羊是当地刀郎人培育出来的独特品种,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最突出的特性是长得快。

【采访】:

李宏武:4个月断奶体重,单羔可以达到4345公斤左右。

记者:那么一般普通的羊有多少?

李宏武:普通的羊长到一年两年也就这个体重。

【解说】:别的羊要长一两年才能达到这个体重,刀郎羊只要4个月就长到了,这生长速度比人家快了36倍。不光长得快,刀郎羊产肉率也高,同样是100斤的羊,刀郎羊要比别的羊多产肉810斤。

【采访】麦盖提县畜牧兽医局李宏武:产肉率这块它高,高出八到十个百分点。

【解说】:正因为刀郎羊有这些优点,所以不光种公羊卖得贵,就是普通的商品羊,卖价也比别的羊高。

【采访】麦盖提县畜牧兽医局李宏武:市场销售价格比土种羊高出两到三倍。

【解说】:这么值钱的羊,按说当地应该会养很多,但让人奇怪的是,麦盖提养的羊却不是很多,大多数农户只养了几只,有的甚至连一只都没养。

在新疆,羊是最受欢迎的,价格也都是每年在上涨,当地为什么不多养呢?

【采访】: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党委书记叶飞:因为草的问题,养不了。

麦盖提县畜牧兽医局李宏武:饲草料满足不了,没有吃的。

【解说】:原来养羊少,是因为没有吃的。养羊得有草,但麦盖提没有能养羊的草。

【采访】中共麦盖提县县委书记文福来: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的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处。

【解说】:处在沙漠边缘的麦盖提严重缺水,大部分的土地都沙化了,这样的土地,什么都种不了。

【采访】麦盖提县二乡党委委员肖克:草也种不了,连生存能力最强的芦苇因为缺旱盐碱多也长不茂盛。

【解说】:为了多养羊,当地乡干部积极引导农户们用小麦或玉米的秸秆来喂羊,但因为耕地有限,能种出来的秸秆也就不多。

【采访】麦盖提县二乡乡委员肖克:一亩地最好的才打个三百公斤,这三百公斤产生的草也就两百公斤,他自己如果养上一头羊或者两头羊都不够吃。

【解说】:刀郎羊生长速度快,胃口也大,一只羊平均一天要两三公斤的饲草,而养一只羊要100天才能出栏。没有草,秸秆又不够,到了秋天,农户们甚至打树上的叶子来喂羊。

一到天冷树叶落光,再没东西可喂了,农户们就只能去买干草或者是玉米来喂羊,这么一来,养羊的成本就特别高了。

【采访】:

记者:一天一只羊要花多少钱?

牧民:四元,四元钱左右。

【解说】:这么高的成本,农户们很难养得起,所以只能少养。

麦盖提是传统的农业县[http://www./],当地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养羊,养羊少,农户们的收入就低,日子就过得相对艰难了。

守着刀郎羊这么好的羊品种却只能过苦日子,农户们的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这个人就是新疆警察学院的党委书记李彦明。

只是,一个警察学院的书记为何关注起农户养羊的问题来了呢?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这个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给我们一个非常硬的任务,就是扶贫。

【解说】:原来,新疆警察学院对口的扶贫点就在麦盖提县。当初一接到任务,李彦明就带着扶贫团队到麦盖提走村入户去调研,扶贫点上调研的结果让李彦明他们非常心痛。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人均收入,达不到一千两千元钱,年收入是达不到的一家,他们生活非常困难,我看了以后,我感觉心里非常难受。

【解说】:痛心的李彦明当即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扶贫点的农户们解决贫困问题,但这要水没水,要地没地,怎么才能帮农户们致富呢?李彦明把目光盯在了刀郎羊身上。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我还是瞄准羊,为什么羊呢?因为在南疆的老百姓中,他既会种地又会养羊。

【解说】:李彦明觉得扶贫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农户的特长。既然他们会养羊,当地又有刀郎羊这么好的品种,那就帮他们多养羊。

可养羊要草来喂,这草从哪来呢?然而这个曾经困扰过很多人的难题,却难不倒李彦明。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我们扶贫扶贫什么?我们就应该把最高科技里的最先进的东西,给老百姓,让他们改变他们传统的,落后的那种观念来解决这个饲草问题。

【解说】:李彦明做了三十多年的警察,破了无数的大案要案,做事很懂得找规律,他坚信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一定能有办法解决刀郎羊的饲草问题。在他的努力坚持下,最终通过朋友找到了北京的农业专家孙以川。

孙以川来到麦盖提,详细地考察了当地的环境气候,再实地查看了农户们的庭院状况后,最终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院长孙以川:一次能养10只羊,一年养3次,3个循环,能养到30只羊。

【解说】:这个结论让大家又惊又喜,喜的是,一只羊能卖将近两千元,30只那就将近六万元,如果一家真能养这么多羊,那日子就好过多了。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一家养个十只八只羊,三十只五十只羊,他富了,他一定富了这个事。

【解说】:而让大家惊讶的是,孙以川在每个农户家规划的生产用地,只有区区6平方米!

以麦盖提的气候条件,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以小麦为例,这6平方米麦草的产量,一年最多也就产个10公斤。而养大一只刀郎羊要两三百公斤的饲草,这6平米种的麦草连一只羊都养不大,还怎么可能养10只呢?

当时,李彦明他们对孙以川作的结论充满了怀疑。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我不相信。

【解说】:面对大家的怀疑,孙以川却胸有成竹。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院长孙以川:使用立体植物工厂,同样的占地面积,同样6平方米的,它的年产量是15000公斤左右。

【解说】:原来,孙以川在农户庭院内规划的是家庭版的植物工厂。只是,在6平方米内年产15000公斤,这和传统种植的年产10公斤相比,多了1500倍,这怎么听,都有点像天方夜谭。

但在孙以川的手里,这个天方夜谭却变成了现实。

那孙以川怎么就能让6平方米一年产出15000公斤麦草呢?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他做出的五个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把平面变立体。传统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平面种植,孙以川的植物工厂则采用层架式的立体装备。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院长孙以川:每一组它的层高是6层。

【解说】:家庭版的植物工厂每组装备都有6层,这种层架式的装备把平面生产变成了立体生产,让面积一下子增加了5倍。

第二个改变是把黑夜变白天。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白天光照充足,温度适合,植物生长的速度会大于夜间。孙以川根据植物的需求,采用人工补光,让植物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以同样的速度生长。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我们这个二十四小时补光,太阳中一天是从太阳出来以后到日落西山,这个时候光它就没了,是吧,那我们可以在光线没了的时候继续补光,这样就形成了它的连续生长。

【解说】:第三个改变是把冬天变春天。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大多植物在冬天都生长缓慢甚至无法生长,在植物工厂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了。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我们在工业化生产阶段,它必须要解决一年四季生长所需要的温度。

【解说】:孙以川在植物工厂内安装了加温设备,让冬天也如春天一样温暖,这样哪怕室外冰雪连天,室内的植物还照样可以高速生长。

第四个改变是把旱季变雨季。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在自然界遇到旱季则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植物工厂实时监测植物的需求,只要渴了,随时可以喂水。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这就是它的喷头。

【解说】:孙以川做的第五个改变,就是把株行距变零。在传统种植中,为了满足植物对光照和通风的需求,都会留出一定的株距和行距,但在植物工厂里,植株排列得密密麻麻,彼此之间行距几乎为零。

植物不留株行距也能正常生长,原因就是孙以川在植物工厂里面安装了微风系统。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给它风植物生长得就快,所以说就给了这种微风系统。

【解说】:孙以川的这五个改变让植物生长有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生长速度变快。拿玉米来说,在野外要长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达到的高度,在植物工厂只要一周就长到了。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它这个生产周期,七天,七天一批,就相当于一年是五十二批。

【解说】:而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产量增加。高密度的种植加上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温、水、气充足供应,这让植物工厂的产量非常高。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我们这个盘子是一米乘一米二的,这是一米,那是一米二的,它一年循环下来相当于传统的一亩地的总产量。

【解说】:盘子的面积只有一亩地的六百分之一大小,一年下来却能产一亩地的产量,正常情况下,一亩地一年产700公斤左右的饲草。而孙以川设计的家庭版植物工厂能安装两组设备,每一组包含左右两个生长区,有12个盘子,两组就是24个盘子。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刘学武:一个盘子一年差不多是700公斤,乘以一组是12个盘子,乘以两组,2424乘以700 16800公斤,按15000公斤算这是比较实的数字。

【解说】:这么算来,孙以川所规划的6平方米,一年的确能产15000公斤饲草,打消了疑虑的李彦明非常激动。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一年四季生草,我非常激动。我不瞒你说,我一晚上没睡着觉,一个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我给孙院长孙以川同志打电话。

【解说】:看到了希望的李彦明当即按照孙以川的设计方案,用扶贫款帮贫困户们建起了植物工厂,把以往输血式的扶贫变成造血式的扶贫。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你给他输血,他吃完了,他又没了,要给他造血,要解决他的生产劳动,他就会自己来脱贫。

【解说】:有了草能喂羊,扶贫点上的农户们纷纷养起了刀郎羊。只是羊每天都要吃草,而植物工厂的饲草最快也得要六七天才能出一批,怎么才能让羊每天都有草吃呢?

孙以川想出了一个策略,就是在每组装备上采用循环播种法。

【采访】北京华夏农业研究院孙以川:我们的循环播种是这样播的,总共12个盘子,我们每次播是播两个,这是最早播的,因为每天要循环清盘浸种,每天播两个,这是两个,这是第一天的,这个就是第二天的,就是循环播种,第一天第二天,一次播两盘,你看它俩长势都一样,这个就是第三天的,这是第三天,那么到了第四天以后,就来这边了,这个就是第四天的,就这两盘,这个就是第五天的,这两个就是第六天。

【解说】:按照孙以川的循环播种法,每天播种两盘,每天出苗两盘,这样每天都有饲草能拿出去喂羊,羊每天要吃草的难题就这么彻底解决了。让大家惊喜的是,这鲜活饲草不仅能把羊喂饱,还能把羊喂好。

在李彦明做的对比饲养中,同样大小的羊,喂鲜活饲草的要比喂传统饲料的羊长得快。

【采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李彦明:60天以后,发生变化了,用传统的方式10只羊长了110公斤,用鲜活饲草的羊,60天长120公斤。

【解说】:60天就比别的羊多长了10公斤,到一百天出栏时,喂鲜草的10只羊能多长20多公斤,可别小看了这20多公斤,卖羊的时候这就是多收一千多元钱呢。

更让农户们开心的是,植物工厂的建立,不仅能让他们可以种草养羊,而且在扶贫团队努力下,还能把多种出来的草拿去卖给羊场,这样又多了一份收入!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大冬天驴车拉鲜草的乡村风景线。

【采访】农户:现在这个条件好,一天随便七八十块钱可以赚到,我们真的很高兴,老百姓也很满意,真的,我跟你讲。

【主持人】:植物工厂的建立,不仅让农户能养羊,有了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的工厂化,把田间变成了车间,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耕种变成了干净又整洁的工作,这些改变归功于科技,更归功于像李彦明孙以川这样致力于帮助农民,并带给他们美好生活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