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供应量M1M2比值与流通市值)对股市涨跌的影响

 shanlieng 2014-12-12


               时间    上证指数  股市流通市值     M1        M2          M1/流通市值

20010614   2245点    1.63万亿     5.5万亿    14.8万亿        3.37

20040406   1777.52   1.532万亿    8.6万亿     23.4万亿       5.6

20050606    998点    0.91万亿     9.86万亿    27.6万亿       10.84

20071016   6124点    8.8万亿      14.5万亿    39.4万亿       1.67

20081028   1664点    3.8万亿      15.8万亿    45.9万亿       4.16 

20090626   2928点    8.8万亿      19.3万亿    57万亿         2.19

20090804   3478点    10.5万亿     19.6万亿    57.3万亿       1.87

20120710   2164点    17.2万亿      29万亿     92.5万亿       1.68

 

 

2001年6月股市最高点2245点时流通市值是1.63万亿,M1为5.5万亿,此时倍数为3.37,股市见顶,随后一路下跌,倍数不断扩大。

 

2005年6月,近四年后,上证指数为998点(下跌55.6%),流通市值为0.91万亿(减少44.2%),M1为9.86万亿(增加79%),倍数为10.84(近3.2倍)。四年的下跌时间,流通市值基本减半,包括四年发行的新股,M1和M2基本翻倍,比值扩大近三倍。股市见底,股市在倍数扩大时才见底。

 

2007年10月,也就是两年之后,股市一路上涨至6124点(上涨614%),流通市值为8.8万亿(增加967%),M1为14.5万亿(增加147%),倍数为1.67,股市见顶,随后一路下跌。M1/流通市值的比值很小时见顶。

 

2008年10月,一年之后,股市跌至1664点(下跌72.83%),流通市值3.8万亿(减少58%),M1为15.8万亿(增加9%),比值为4.16增加(249%).

 

2009年8月,大盘反弹至3478点(涨幅209%),流通市值为10.5万亿(涨幅276%),M1为19.6万亿(增加124%),倍数为1.87。见顶随后一路下跌。

 

2012年7月,大盘2164点,流通市值17.5万亿,M1为29万亿,倍数为历史新低1.68.

 

 

结论1:货币供应量每五年翻一倍。流通市值10年翻了近10倍。M1十年翻了4倍。

结论2:股市牛熊转换和比值有很大的关系。3.37熊---10.84牛---1.67熊----4.16牛---1.87熊---大于3牛(目前1.68)

 

推测1:如果今年股市要涨到3478点(目前2132点),流通市值由现在的17.2万亿变为27.64万亿(没有将新股发行和解禁股统计在内)。以历史最快的速度计算,未来三来的M1分别为34.8万亿,41.76万亿,50.11万亿。未来三年的倍数分别为2.02,2.43,2.9.假设股市不涨不跌,需要三年才能产生牛市根基。

 

如果分别跌倒2000,1800,1600,1400,分别对应的流通市值(保守估计)为15.90,14.31,12.72,11.13万亿。根据结论2得出,未来市场进入阴跌时期,指数未来会跌,M1M2会涨。直至市场符合倍数大于3时,才能产生牛市的根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