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仙李白才华横溢为何当不了宰相?

 万里无云万里天 2014-12-12

诗仙李白才华横溢为何当不了宰相? 

■宁泊傲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可惜的是由于他放荡不羁,在政治生涯中,未能得志。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就成了李白的遗憾。诗仙李白才华横溢为何当不了宰相?

对李白来讲,作为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其诗歌创作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承认。但是他到长安以来,不是让大家承认其文学家的成就,而是要获得政治家身份的认同,要得到政治家的重用,这对李白来说是最重要的。

以李白的雄心壮志与傲然不谐的个性,无论如何也不会安于翰林待诏这个位置,安于待从文人这样一个角色,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他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宰辅之臣,要对玄宗发生政治影响,要真正发挥政治作用,从而对唐帝国的政治产生影响。而这,却是他这个翰林待诏或翰林供奉的职位永远无法实现的,这是李白深层的矛盾与痛苦。李白在进入长安之前有矛盾与痛苦,那就是想获得政治机遇,但是不得其入而门,是所谓的怀才不遇;现在的李白也有矛盾与痛苦,那就是貌似获得政治机遇,但是尘埃落定之后才发现,虽然已经与玄宗有了亲近的接触,但是他所获得的并不是重大的政治机遇,玄宗皇帝只是将他看做一个舞文弄墨的诗人供奉而已。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深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不愉快。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也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李白的悲惨命运也正在于此。

实事求是地讲,李白的确只有诗人之天赋,没有政治家之大才,但是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李白就是不肯服输,就是不肯相信天下没有他施展抱负的空间,就是不肯放弃他的自信与原则,所以即便玄宗对他倍加礼遇,他也绝不领情,也绝不愿意安苟现状,做个舒舒服服的御用待从文人。他要表达他的失望,表达他的不满,要大大表现他的狂放不羁的个性文采,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不是政治家的涵养与性格,但这是大文学家、大诗人李白的独特个性。如果李白屈服于自己,妥协于现实,那他就不是那个独步诗坛的李白,也就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个狂傲飘逸、洒脱不羁的“诗仙”了。

在政治上的失望情绪与日俱增的同时,另一种情绪就不可遏制地涌现出来。不要忘记,伴随进入长安的,除了那个意气蓬勃、抱负远大、具有政治梦幻的李白之外,还有一个目空一切、孤傲自赏、具有极高文学天才的李白,当政治梦幻破灭之后,文学的意气就伴随着酒气不可遏制地宣泄出来。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开始形成:当李白郁郁不得志,就去借酒浇愁,酒力尤且不足以浇愁,就会付诸诗文大发牢骚,这些牢骚诗文无论被唐玄宗还是那些真正的奸佞小人看到,久而久之都会形成有损李白形象的舆论环境,这些舆论环境又会进一步恶化李白在长安的生存与发展。

李白放荡不羁的言行,难免在朝廷上下引起一些流言蜚语,李白自己也承认翰林院中人际关系复杂,自己的人际环境不好。由于自己的行为言语有失检点,所以遭到奸佞之人的谗言,导致玄宗对其不满。

李白在诗歌中塑造自我,表现自我,独特的个性,使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他的想象极其丰富,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流露。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这样的写作方法,作为诗人来说未尝不可。但作为官员则有政治上不能与朝廷保持一致的嫌疑。在当时来说是不合时宜的,有指桑骂槐的味道。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遭到了他人的诋毁诽谤,李白却依然故我地我行我素,不改文人狂傲自许的本色。所以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虽然他有跟皇帝接近的机会,但显然,李白没有及时地抓住这个机遇,或者说,以李白的个性、实际的政治才能以及他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在宫廷中的实际地位,都不可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也不具备实现这个巨大理想的可能性。

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哪里识得半个?唐玄宗宣李白上殿,李白见杨国忠、高力士站在两班文武之首,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甲班,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唐玄宗用人心急,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持砚侍立。骄横的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着跪在一旁。看看,得意之时,忘乎所以,已埋下了祸根。

玄宗其实对李白相当不错,他一看李白在长安宫中的确很难立足,于是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赐给李白不少金银盘费,送他回家。史书记载四个字“赐金放还”。这是一个非常体面地下台方式,玄宗没有贬斥他,没有谴责他,没有把他赶出长安,而是保全了李白作为一个文人的体面与尊严。伴随着他离开长安,世人对他的认识更清楚了,李白的本质就是一个旷世的大文人,大诗人。

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他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性格没有变,他张扬的个性也没有变,他对政治的理解依然是那么天真。对李白而言,长安的政治失败并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的期许,反而刺激他更进一步地执着于政治任途。他并不曾意识到自己在政治命运面前的错位与误会,这导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贸然加入永王李的军队,造成重大的个人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