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間迷。迷空間:玻璃屋超級比一比

 舒活小舖 2014-12-12
「鋼骨+玻璃+混凝土」的所謂國際樣式,是二十世紀留給我們這個時代無法拋棄繼承的遺產。如今走在世界各大都會,滿街都是外型近似,面目呆板的玻璃帷幕大樓。

歷經半個世紀,一句轟轟烈烈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口號,被後來者爭相仿效、抄襲、濫用,原創的力量不見了,變成「less is bore」(少即是乏味)。

雖然極簡風氾濫成災,但是回過頭再來看「透明」這回事,還是很令人震撼。「透明」,對所有生物都是一種弔詭的存在。它若無實有。在視覺上,一覽無遺,無所遮蔽。

運用在建築上,除了視覺的弔詭之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對自然光的全面開放,完全不予管控。這一點非常難做到,許多玻璃帷幕建築最終還是不得不妥協,用百葉或窗簾等設備來控管光線,因而失去透明的意義。

就算現在我們對玻璃建築已司空見慣,要蓋一棟四面透明的住宅也仍是不可能的選項,可見得65年前,Mies 設計 Farnsworth House 是如何驚世駭俗。這棟玻璃屋飽受爭議,褒貶不一,但是他的徒弟 - 有美國建築教父之稱的 Philip Johnson 可覺得酷斃了,所以自己私下在康乃狄克州也蓋了一座玻璃屋來玩。

(這就對了!想實驗,有錢自己蓋一棟,別拿客戶當白老鼠,會挨告的。)

這座神秘的 The Glass House 直到2005年 Johnson 過世後改成博物館,世人才得以窺其廬山真面目:




A wonderful illusion


比較他們師徒倆蓋的玻璃屋,一黑一白:


Johnson 的玻璃屋 The Glass House


Mies 的玻璃屋 Farnsworth House 


就「less is more」的理論而言,Johnson 的玻璃屋外型更為單純,就像個方方正正的玻璃盒,黑色框架產生向內凝聚的堅實感,內外分明。

Mies 的玻璃屋因為架高的關係,有點像一座透明的舞台,白色水平線條重複延伸,造成一種難以言喻的優雅感。動線從室內、廊下、露天平台、再到草地上,一層一層,豐富而立體,使室內和室外有了對話的空間。

以機能而言,兩座玻璃屋同樣只有最簡潔的陳設,不過 Johnson 在室內增設了壁爐,作為煙囪的厚實圓柱體在透明的方形體中形成虛實對比,為略顯單調的造型加分不少。

由於 Farnsworth House 引起激烈爭議,大家都很好奇,那如果建築師自己來住呢?他真的會覺得很享受嗎?Johnson 晚年曾接受媒體訪問談到玻璃屋,他形容住玻璃屋的感覺就像一趟很棒的野營之旅,不必攜帶任何露營器具,就可以輕鬆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不過那是週圍有絕世美景,而且隱蔽性夠,遠離塵囂。否則美景欣賞不成,反而變成免費的楚門秀了。

設計猶太博物館的李伯斯金曾在自傳中談到他對玻璃帷幕建築的看法,他說:「推到最後,建築關乎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一個像魚缸的房子就算設計得再怎麼漂亮,我也不敢確定大部分的人會想住。或許不是什麼東西都該看得一清二楚,或許不是每樣東西都該照得透亮,或許,有些東西應該留在黑暗中。」

我深有同感。或許,我們需要一點黑暗,留給我們想像空間。


PS:
台灣也有人蓋美麗的玻璃屋:
http://www./blog/chenhen/16607673

(圖片來源:網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