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老师: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我的十二字咒语

 真友书屋 2014-12-13

 

我常常告诉你们,我有一个咒语,这个咒比孙悟空的紧箍咒还厉害,你们学会了就有用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在我这个咒语里头。四句话,你们大家注意:“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譬如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没有勇气。历史上有许多人是见义不为,对许多事情,明明知道应该做,多半推说没有办法而不敢做。我们作人也是这样,“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譬如抽香烟,明明知道这个嗜好的一切害处,是不应该抽,这是“看得破”,但口袋里总是放一包香烟——“忍不过”。对于许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做起来就认为体力不行了,这就是“想得到,做不来。”对个人的前途这样,对天下事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世界上谁不想作好人做好事?都想做。有很多人知道应该怎么做,道理都懂,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许多人“看得破,忍不过。”比如说:算了吧!生活简单一点吧!这是看破了,但到时候却忍不过。看到不义之财,第一个念头是不要;多看一眼,眼睛就亮了;再看一眼,眼睛就发红了。

历史上有个故事,是说三国时的管宁与华歆,管宁是有名的高士,后来他一生不下楼。最初与他的同学华歆一起读书,两人一起挖地。管宁挖到一块黄金的时候,视黄金如泥土一样地丢开了,看都不去多看一眼。而华歆走去多看了一眼,才不再去管它。就这样管宁和华歆绝交了,或许有人会说管宁未免太不近人情。但古代历史记载简单,事实上他们两人同学,感情如此好,管宁已经观察华歆很久了,再加上这一件事情,他断定华歆是不安于淡泊的。果然后来华歆扶助曹丕篡汉,成了千古罪人,虽然文章非常好,但是他变成了反派的文人,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小人之儒。所以管宁当华歆地位高了,他就永远不下楼,意思是你虽然有了政治的权力,但我就不踏在你的土地上,这就是华歆看得破,忍不过的道理。

还有“想得到,做不来”,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想得到,但做起来的时候,就硬做不来。也就是说学问、道理虽然懂得,身体力行时,却做不到。

学佛修行也是如此。看我们这里的老前辈也好,嫩前辈也好,真的,很多人有聪明有智慧,为什么修道永远不上路?就因为他忍不住。所以我在书上经常讲,我有十二个字的咒语:“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不管是出家在家,人生都犯了我这十二个字的戒律。道理上看得破,但是忍不过。这一忍好难哪!想得到,理论上懂,做不来。不管佛学道理讲得怎么好,都没有用,所以重点在修行。


一般研究佛学的人“贵耳入”,比如我们同学们常说:老师找个时间讲什么课给我们听,好不好?一天到晚在贵耳入,然后耳朵听过来,嘴巴就贩卖出去了,就会吹了。就这样“耳入口出”,心中没有正念。“何利于己”?佛学很熟,但碰到事情就过不了,这样对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这也是我常讲的:“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佛经上说这种人整天虽然很辛苦、很用功,但都是在替人家数钱财,自己一点本事也没有。


佛说要努力精进降伏自己心念思想的烦恼,烦就是扰乱,恼就是困扰,讨厌的意思。人生就是在困扰中过一辈子,人的一生都在烦恼中度过,甚至连作梦都还在烦恼,烦恼的根本就由我见来的。


要“起大勇猛”,就是发狠心。发狠心很难,现在学佛修道的人很多,哪有几个人真发狠心修行?无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打坐也好,哪有人精进勇猛?都把学佛当消遣,想到的时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才念念佛、打打坐,都没有勇猛切断的决心,世人都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不是大勇猛的人做不到。

“未得令得,未断令断”。得什么呢?清净圆明。要“得”容易,要“断”可就难了。烦恼、我相、感情、习气断不了,很多人学打坐问如何断除妄念,其实,方法在你那里,你想断就断,那有什么方法?拿出勇猛心,说放下就放下。所以大家都是看得破,心里明明知道;忍不过、切不断。想得到,做不来。对不对?你要看得破,忍得过,想得到,就要做得来!


整理自《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南怀瑾老师讲宗镜录》《唯识与中观》《答问青壮年参禅者》《圆觉经略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