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尔文与跳跳虎

 Nauer的图书馆 2014-12-14

    因为创造了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布老虎,比尔·沃特森在1986年获得了美国漫画家协会颁发的“鲁本”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年度最杰出漫画作者”。当时他年仅28岁。诞生于1985年的系列连环漫画《卡尔文与跳跳虎》,现在已经被超过2400家报纸刊载,14本作品集的全球总发行超过三亿册。

    这套漫画的主角之一卡尔文是个六岁大的男孩,上小学,毛蓬蓬的头发,穿条纹上衣。他酷爱幻想,顽劣异常,却又不得不接受父母的管教与约束(事实上,在这个家庭发生的两代人的战争中,谁更受不了谁还真的很难讲)。对于卡尔文来说,世界是充满未知的。他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床底下是不是藏着妖怪,爸爸妈妈对自己淘气的容忍度是多少,一个拧开的水龙头一天能放出多少立方米的清水,苏西卷子上的答案能不能抄到手,等等。

    你不能责怪卡尔文调皮捣蛋,因为他总是不得已的。没错,卡尔文是把院子里的树叶堆全弄散了,可那是因为树叶堆嘲笑他,袭击他;卡尔文是迟到了,可那是因为他的床和被子抓住了他;卡尔文是没有回答数学老师的问题,可那是因为数学老师是肮脏的间谍而卡尔文是守口如瓶的外星英雄斯匹夫……

    为什么大人总是不能理解卡尔文的遭遇呢?他们总是为了一丁点的事情大发光火,只有北极是好地方,那里人人都很自由,连小孩子也是,可是北极,你在哪里呢?

    至于另一个“男主角”跳跳虎,虽然所有人都认为它是卡尔文“想象出来的朋友”——它不过是个填充了棉絮的毛公仔,但是对卡尔文来说,跳跳虎是他独一无二的,无话不谈的,臭味相投的朋友,一只健壮、漂亮、威风的姜黄色小老虎。他们常常是死对头——跳跳虎总是喜欢在卡尔文放学以后躲在门后袭击他,卡尔文做错事情以后总要想方设法把责任分摊给他的老虎朋友……但他们有着更多的共同兴趣:他们都爱吃金枪鱼三明治;他们都喜欢坐着滑板车大叫着“哟嗬”冲下山坡然后摔得鼻青脸肿;他们都爱看电视而且相信6+3的答案与勾股定理有关。但最最重要的是,当卡尔文指着一只纸箱提议:“让我们坐进这个时间机器飞到白垩纪去看看吧!”这时候,跳跳虎只问“你确定我们是会到达过去而不是将来”,而不是说“你拿这个破烂的盒子做什么”——所以他们是朋友。

    根据比尔·沃特森的解释,卡尔文这个名字来自于十六世纪一位相信预言的神学家,而跳跳虎的名字——霍布斯,则来自十七世纪一个对人性充满悲观思想的哲学家。沃特森创作跳跳虎的许多灵感,来自一只名叫斯普瑞琪的灰色斑纹猫——它是他养的四只猫咪中的一只。跳跳虎的两种形态——在外人眼里是“假的”,在卡尔文看来是“真的”——也许会让有些人觉得颇为蹊跷。沃特森对此的解释充满了哲学意味:“我并不觉得跳跳虎是一只有魔力的、能在卡尔文在场的时候变身的玩具老虎,但我也不认为跳跳虎完全是卡尔文想象出来的……在卡尔文眼里,跳跳虎是一个样子,其他人看跳跳虎则是另外一个样子。我所描绘的是两种不同的事实,对于不同的人,他们各自看到的都是完全正确的。我想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两个人会看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世界,我只是在我的漫画中忠实地表现了这一点。”

    很多人认为卡尔文的原型是沃特森的儿子,或者取材于他自己的童年生活。而实际上沃特森并没有孩子,他小时候也是个相当安静听话的好孩子——但这并不代表他心中就没有一个“卡尔文”。在沃特森看来:“卡尔文的很多反抗行为实际上是在比喻我自己。我觉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真正长大以前就老了。在每个成年人的心里(而且有时候并不是藏得很深的地方),都有一个指望整个世界都如他所愿的不听话的孩子。我创作卡尔文,用他代言着我不成熟的那一面,用他让我对整个大自然保持着好奇心,用他讥讽自己的迷茫,用他为人性做一个注脚。我并不希望家里有卡尔文那样一个孩子,但是在纸上,他帮助我整理生活并且理解生活。”

     《文汇报》2003年5月3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