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add119acc110 2014-12-14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K币(0)个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10日          【编辑录入:wzhqa

学生先学:带着理解与问题走入课堂

通过课前或课上的结构化预习,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描画。预习的独立性与超前性有助于学生发现与思考问题,从而促进了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专家观点】 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关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我在调研中有一些发现。每当进入某一个班级时,我会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调研,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遍数。去年我对3节公开课调研时发现,目前中小学生对文本阅读遍数太少,预习质量较低,没有达到预习目的。由于目前很多教师出身于教师讲授型课堂,自己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素养像“影子”一样附在身上。于是,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模仿自己老师的一些态度和方法对待现在的学生。他们对学生的预习没有明确要求,在预习方法上也没有具体指导,甚至少数教师还有“学生预习好了要老师干什么”的认识误区。因而,在教与学的认识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不但学生没有学会学习,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重点谈一下,预习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预习有助于高起点的教学。预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的含义是事先学习,对于文本内容事先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也是感知文本、理解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不论是在知识传递型教学视野下,还是知识建构型教学视野下,学生的预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在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作好充分预习,对基本知识和技能都理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就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知识建构型课堂中,如果学生课前作好充分预习,对基本知识和技能都理解了,把未解决的问题列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疑难与自己预设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教师知识讲授型课堂也不可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知识建构型课堂更不可能顺利通过师生合作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预习能够缩小学生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差生”和差异问题。导致“差生”的原因很多,在此不作专题研究。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作好预习,“差生”一多,全班学生的差异自然就拉大了。道理很简单,一个学生课前没有充分预习,上课时不能与其他学生同步学习,得不到教师和同学关注,教师一旦提问,他就回答不上来,其自尊心、自信心自然受到伤害,渐渐地学习热情就减退了。几天下来,这个学生很快就跟不上了。试想,如果这个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指导下进行了充分预习,那么,他在课堂上得到了教师或同学的关注,便会积极主动与其他同学同步学习,渐渐地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就增强了,就不可能成为“差生”了。因此,教师要在预习过程中关注和指导“差生”,一定要认识到“差生”转化的黄金期在预习阶段。如果“差生”转化了,全班的学业成绩差异便自然缩小了,这样才能体现教育公平和公正。

预习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由于在知识传递型教学视野下长期不重视预习,学生不习惯课前预习,喜欢上课听教师讲授知识,很多学生逐渐养成了课前等待、上课接受的被动学习习惯。当学生走向成人后,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凡事打出“提前量”的好习惯,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结构化思维习惯,许多人做事都是习惯于“拖拖拉拉”。这种被动思维的习惯,不仅表现在教学工作中,而且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质量。例如,教师备课简单化,缺乏科学性;教师关注学生过于表面化,不开展深入研究;教师上课过于机械化,缺乏智慧性;教师科研过于形式化,缺乏深刻性和专业性等。这些似乎与预习没有直接关系,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习阶段没有养成结构化预习习惯,从而直接导致缺乏结构化的良好思维习惯。

预习能够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曾有一位教师问我,课堂教学改革改到什么程度就算完了。我说:“等您这一届学生通过预习都把该学的内容学会了,不再需要您教了,就算对这一届学生的课堂改革完成了”。那位教师又问:“那老师就不用上课了”。我说:“可以!您已经达到教学最高境界了。”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对教育本质、教学本质与预习重要性的关系还不够清楚。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预习本身就是自主学习,预习过程就是学会自主学习、追求自我教育的过程。对一个人成长而言,离开学校之后,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再学习,几乎都可以称之为预习,不会再有专业人员对他给予指导了。从这个角度看,预习就是指向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预习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之四:学生先学(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我个人认为,对学生发展而言,预习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各个学科教师,应从线性预习走向结构化预习,将“小组合作”引入预习,教会学生以高质量的预习方法,进行结构化预习,全面提高预习质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韩立福)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87日(04 版暑期特刊·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