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州学生新时尚 3D打印进课堂 ·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4-12-15
 

台州学生新时尚 3D打印进课堂

学生们在操作3D打印机

 

  温岭新河中学成为我市第一所开设3D打印课程的高级中学

  3D打印,这种高科技前沿技术,最近出现在我市温岭新河中学的课堂上。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在电脑上设计的3D电脑模型,分分钟被一台台3D打印机打印出来。

  3D打印成了选修课中的“香馍馍”

  今年9月份,由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赠送的22台3D打印机,摆进了温岭新河中学的实验室里面。这种3D打印机,使用可降解玉米材料,外形是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比普通打印机“高大上”不少,属于桌面体验型3D打印机。

  “我们拿到这些打印机后,就设立了一个3D打印实验室,同时开设了3D打印选修课,每个学期18个课时,一个课时40分钟。”新河中学课程处副主任江庆君说,课程开设之后,学生选课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名额就被抢完了。

  这个学期,共有两三百名高一、高二年级段的学生选修了这门选修课。“很多同学听说过3D打印技术,因此操作打印一个属于自己设计的作品,非常有兴趣。”江庆君说。

  为了把课程教好,学校安排了2名3D打印理论教学老师,2名实际操作教学老师,共同来完成这门课程。让学生先学习理论,能够自己设计3D模型,然后亲手打印出来。

  杯子笔筒等作品被学生打印出来

  朱玲老师是负责3D打印实际操作的两位老师之一,也是第一批前往学习打印机操作的老师,目前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

  “我本身是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对电脑及科技方面比较熟悉,我们为了这个课程还专门编了3D打印初级教程,方便学生们学习。”朱玲说。

  学生们先要学习一个课时的理论课,第二个课时才能到打印机上进行操作,设计并打印物件。每台打印机分配3名学生,1名负责设计3D模型,1名负责打印机操作,1名负责协调。

  受打印机大小限制,打印物品的大小也只能是在0.001立方米左右,学生们已经能打印出手机支架、车标、笔筒、口哨等物件。

  “比如一个长城的模型,可能需要半个小时打印,而一个手机背壳则需要20分钟左右。”江庆君说,打印只是个过程,3D打印的魅力主要在于3D模型设计,而这里有无限的可能。

  3D打印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设计思维

  在3D打印课程开设之前,学校开设了一门《思维创意与专利创造》的选修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自己设计小的发明创造,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

  3D打印能够让学生的设计,变成现实的物品,呈现在自己的面前,是一个很好的延伸课程。“通过体验3D打印这种目前属于科技前沿的技术,开拓他们的眼界和设计思维,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江庆君说。

  目前,朱玲等几位3D打印课的老师,正在编写3D打印中级教程,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和操作,把更多3D打印的技术教授给学生。

  “这种桌面体验型的3D打印机,更多的是让学生们领略3D打印的科技魅力,启发学生们的设计思维,培养他们的设计头脑,跟工业用的3D打印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朱玲说。

  据了解,类似的3D打印课程在我省中小学校中非常少见,新河中学3D打印选修课已入选我市精品课程,是我市第一所开设3D打印课程的高级中学。       记者 王超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