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圣”孙武之十七:孙武游鲁

 草庐经略 2014-12-15
 


                                                          孙武游鲁
 
 
注:要了解一个地方,入乡随俗是很重要的一步。
 

                                                        长勺之战由曹刿指挥

 

    孙武从都城临淄回家后,在家一边研读兵书,一边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记录着对军事谋略、军事实战的心得体会,不知不觉一个冬天过去了。

    春暖花开,孙武打算继续外出考察。这一次,他打算到别的国家去游历一番。他首先想到的是邻国鲁国。到鲁国一是看一看鲁国的都城曲阜,二是想到齐鲁长勺之战的战场长勺看一看。

    齐国当时商业非常发达,名冠各诸侯国。齐国最主要的资源是盐,为他国所缺少,而盐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各诸侯国对盐的运输基本上不加干涉。孙武以贩运海盐者的身份,很容易就到了鲁国的都城曲阜。

    鲁都曲阜不大,不及齐都临淄的五分之一,城防也远不如临淄城坚固,更比不上齐都临淄繁华,但却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孙武随商人们安顿好住宿,便走出驿馆,对曲阜进行了一番考察。

    孙武在别人的介绍下,参观了鲁国的档案图书馆,他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周易》、国家法令存档和鲁史《春秋》,真切地感受到了“周礼尽在鲁”。

    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孙武发现鲁国真正的情形是“三家强大,公室衰微”。“三家”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个家族,因同是鲁桓公之子,故又称“三桓”。“三桓”各自培植私党,跋扈弄权,彼此明争暗斗,鲁君的势力早就衰弱不振,鲁君成为傀儡,国势岌岌可危。周礼在鲁国已是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孙武看到这一点,也更深地体会到要使国家富强,只有走富国强军之路。在“礼”与“利”两者之间,孙武选择了“利”。“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成为孙子军事谋略思想的出发点,“利”字在其所著兵书中数十次出现。

  几天后,孙武专程来到位于曲阜以北的长勺,实地考察齐鲁长勺之战古战场。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继位第二年,对鲁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战前管仲曾极力劝谏齐桓公。但齐桓公为报鲁国支持公子纠与自己作对之仇,同时也想乘乾时之战余威,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于是贸然大举进攻鲁国。齐鲁两军在长勺摆开战场。齐军仗着人多势众首先发起冲击,企图一举歼灭鲁军。鲁庄公本想擂鼓迎击,被自愿前来参战的普通国人曹刿阻止。曹刿是一位头脑冷静的指挥员,他等到齐军向鲁军发起第三次冲锋后,才让鲁庄公击鼓下令向齐军反击。鲁军一个冲锋反击就把齐军打垮了。齐军败逃,庄公急着追击,又被曹刿拦住,他下车察看齐军退走的路径,登车瞭望败逃的齐军阵容,确认齐军确实败退后,才让庄公下令追击。鲁军一直把齐军赶出鲁国国境。这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

    孙武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这个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对曹刿的足智多谋与沉着冷静越来越佩服。今天走近古战场考察,孙武有了更深的体会。齐强鲁弱,“势”在齐军方面。曹刿的聪明在于“避实击虚”,善于制造和利用“势”。曹刿把握时机,一举击败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讲的正是战场上双方“势”的相互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