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圣”孙武之十九:钻研《六韬》

 草庐经略 2014-12-15
 

 
                                                            钻研《六韬》

 

注:从孙武研读先人兵法由此及彼,做任何事情都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多思多想,不受限于看到的、听到的。

 
                                                  姜太公的军事韬略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相传为周文王的老师姜子牙所作。简书以姜子牙答周文王、周武王父子问的形式写成,全面反映了姜太公的军事韬略思想。简书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等六个部分,故称《六韬》。

    太公《六韬》从战略、战术等方面对军事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是成书较早、较完整的一部古代兵书。理所当然,《六韬》也就成了孙武爱不释手、并且重点研读的军事著作。

    孙武自小就喜欢《六韬》。记得第一次走进祖父偌大的书房,孙武被屋内堆积如山的简书惊呆了。他看看这些,又摸摸那些,反来复去摆弄着这些竹简,翻看着里面的内容。祖父孙书见孙武如此喜欢简书,为了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是希望孙武将来能够继承家学,把尚武家风发扬光大,未了送给孙武一套简书,那正是姜太公的《六韬》。从此孙武便与这套简书日夜相伴,形影不离。

    由于《六韬》的内容过于庞大繁杂,刚开始看时,孙武只拣里面关于战争的篇目翻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孙武对《六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特别是孙武周游列国回家后,再次捧起这套伴随他二十多年的兵书,从头到尾细细研读,感想颇多,收获颇大。

    《六韬》虽为兵书,但并非单纯论兵、讲武,而是尚“文韬”重“文伐”,强调文武兼备,先文后武。《六韬》非常重视韬略,讲究不战而胜的智谋。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全军没有伤亡而取得胜利,如此神奇的用兵之道深深扎根在孙武的脑海里。这也成为孙武以后谈兵论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其军事思想的主线。

    孙武深刻认识到,两军交战,战胜敌人,夺取胜利,必须知彼知己,而知己易,知彼难,故要审知敌人。知敌不仅要从天、地、人几方面综合察知敌情,而且要从敌军士气盛衰,战阵治乱,军纪严驰等因素来预知强弱、胜负,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武对《六韬》中的奇正理论进行了发展。《六韬》指出,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奇正、分合之变。要想制敌,而不制于敌,就要施用韬略奇谋,示弱骗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孙武把握这一理论,发挥想象,从各方面具体阐述了施奇谋、欺迷敌、出奇制胜的策略,如制造假象,声东击西;作好准备,疾战突战;妄张诈诱,荧惑敌将;施引诡诈,瓦解敌军等。

    《六韬》中关于赏罚分明,令行禁止的论述引起了孙武的共鸣。孙武从小就喜欢听叔叔田穰苴斩庄贾立军威、以法治军的故事,所以对以法治军十分赞同。孙武认识到,将帅治军,皆在树立威信,严明军纪,做到上下一致,令行禁止,方能克敌制胜。管理军队,必须依法行事,赏功罚罪,严明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做到攻必克,战必胜。

   另外,《六韬》中关于五行相生相克,阴阳相互转化的理论,使孙武学到了更多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成功运用于其兵书写作之中,使其兵学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