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儿离不开水

 wps0321 2014-12-15

鱼儿离不开水

周广生

关于鱼和水的话题,从古至今有种种不同的妙论,最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曰“水至清则无鱼”;其次说“浑水好养鱼”;还有人说“浑水好摸鱼”。这三点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和奥妙。因为,它不仅道出了鱼和水是什么关系,而且揭示了人和鱼及水的关系,以鱼说事,以鱼喻人,回味无穷。

鱼和水是什么关系?是依附的关系,有水才有鱼,鱼离不开水,无水则无鱼。是水决定了鱼的生命和生存条件。因此,鱼是依附和依赖于水的。这点无疑。

但是,鱼离不开水,也并不是说,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鱼的。但有鱼的地方必定有水。水的条件决定了有鱼和无鱼。比如,热水就不能使鱼生存;比如,无氧的死水和臭水也无法使鱼生存;再比如,掺和了化学制剂品或核辐射的水,可能也难以使鱼健康地生存。所以,有水才有鱼、鱼离不开水,保证水的质量才是关键,鱼需要有氧的高质量的水。这是基础性的东西,是硬道理。

那么,即使是有氧的高质量的水,就一定能够适合于养好鱼吗?回答不一定的。这就是古人所提出的“水至清则无鱼”的意义所在。

水很清,不缺少氧气,温度又适宜,可为什么没有鱼了呢?这不是说鱼在这样的水里不能生存,而是说待不住,不利于鱼的健康生长。原因是水太清澈了,没有杂草,鱼在这样的水里没有被遮挡的东西,很容易被人发现和逮着,时常会被惊吓,只好游走他方。说明鱼不仅需要适宜的水,还需要良好的生存环境,仅有水而无良好的生存环境,鱼是难以生存的。

因此上说,只有浑水才好养鱼。浑水,看似水质没有清水的好,可是对于鱼非常有利有用又有益,求之不得。譬如讲,那些经常往鱼塘里撒鱼饲料的水,就可能是浑水,这样才有利于鱼成长的啊。如果鱼塘里从不撒鱼饲料,水可能就是至清的了,结果则不难想象,一定是无鱼。当然,这里的浑水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浑水好养鱼,又好摸鱼。这是经验之谈。鱼生长在浑水里,不光是对鱼生长方面有利,而且浑水既能够挡住了鱼的视线,又能够挡住了人的视线。人之所以在浑水时好摸到鱼,一是由于浑水里的鱼没有防备的心理,二是人在浑水里容易摸到鱼,是瞎撞的,不是完全地依靠人自身的本事。

人为什么喜欢到浑水里摸鱼?从根本上说,主要还是为了省事和省力,比在清水里容易抓得到鱼。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少人想要吃鱼时,总想着先把水给搅浑了。这样把握性才大些。就此,又使人养成了懒惰的不良习惯。

古人之所以善于讲“水至清则无鱼”和“浑水摸鱼”,并且形成了大多数人共识的哲理,从根本上讲,重点不在鱼上,而在于人。由鱼说人,以鱼喻人。不过,这两点应该分开来谈。

“水至清则无鱼”,目的是告诫人们,做人与养鱼,有相同之处。水至清了无鱼,人至清了无朋友。因此,人做事不能太认真了,尤其是对待家人同事或朋友,应该糊涂一点。古人郑板桥之所以拿“难得糊涂”作为座右铭,教育后人,想必也是从如此的愿望考虑的,有一定的道理。

至于“浑水摸鱼”这句话,应该说是个贬义词。在现实当中,一些人之所以特别地喜欢搞“浑水摸鱼”一套,其目的也不在简单地想吃鱼上,而是想利用“浑水摸鱼”的法则,行侵占国家或他人好处之实,又不想暴露自己。像众多的贪官那样,正是经常利用“浑水摸鱼”,才使个人从中捞到好处的。

看来,鱼水论,谈鱼和水的问题比较少些,更多的则是讲人与水、人与鱼、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