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早期花鸟画

 苜葵 2014-12-15



花草树木,虽无识之物亦蔚然有彩,鸟兽虫鱼,归有心之器而天然成文。这些与人类分享自然的生灵,是亘古以来的艺术创作所不曾须臾离弃的主题。 

   
从半坡的鱼纹到庙底沟的花瓣纹,原始文化的彩陶上留下了人类对动植物最初的描摹,从《诗经·玄鸟》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对家族起源的浪漫想象,到《诗经·关雎》里“关关雎鸠”与“窈窕淑女”关于爱情的美丽联想,再到《楚辞·九歌》里“沅有茝兮澧有兰”对君子德行的人格化比拟,鸟兽草木承载着上古生民太多的现实的以及不可言说的情感。当我们透过文献联想那些简朴的旗帜、服饰上以动植物为原型的千奇百怪的花纹,通过考古出土物欣赏那些漆器、帛画、织绣、青铜器皿和墓壁表面上所涂绘的怪异而美丽的鸟兽,不由产生这样的想象:比起精纸细墨的后世花鸟,我们的祖先是否与这些生灵有着更为隐秘、更为自然天成的心灵纽带? 



白鹿图 十六国 甘肃酒泉丁家闸墓 

   
秦汉至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文环境的成熟,花木鸟兽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其绘画模式无可争议是以壁画为大宗。西汉时期的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记载:“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说明在汉代已经开始用壁画的方式记载神灵、山川、奇珍异兽,这些画面承载着当时人类对于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浪漫想象。壁画作为艺术载体具有特殊性,它要求画师在垂直的平面中完成大面积的创作,需要整个手臂,甚至腰腿配合运动和用力,比起后世在平面上完成的卷轴作品,其运笔勾线的运动幅度要大得多,因而壁画中线条往往刚健而潇洒,有一种质朴之美。再者,墙面的吸水性不比纸绢,水溶性较好的植物质颜料比较难以覆盖底色,虽然在南北朝时,胭脂、花青等植物质颜料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壁画中运用并不广泛,反而以矿物质颜料的使用居多,尤以多见易得的白垩、土红、赭石、石绿等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矿物质颜料以矿石研磨而成,凭借胶质黏着于墙面,其颜色质感厚重,透明度低,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浓重朴实的色彩为其主要特征。 



龟与鹤 西夏 东千佛洞7窟 

   
唐代是花木鸟兽绘画的成熟期。首先,它终于独立成科,被以“花鸟画”名之。此外,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以擅画花鸟成名的画家。从画史记载来看,有以画鹤名极一时的薛稷,有画“牡丹第一、折枝花第一、正面鸟雀第一”的边鸾,还有殷仲容、郎余令、滕昌佑等难以尽数的高手。众多名家的出现,不但带来了花鸟表现技法的全面发展,更为后世多流派的分枝散叶奠定了基础。



休憩中的马 隋 莫高窟 301窟 

   
唐代花鸟绘画的形制日趋丰富,漆画、壁画、屏风、手卷、册页等形式在当时都已普遍。惜纸绢作品,多已散佚,而今我们能见到的唐代花鸟画依然以壁画为主。由于唐代社会的繁荣,其壁画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同时呈现出新的特征,如壁画的材料有时是非常昂贵的,像阿斯塔那墓中色彩绚烂的屏风绘画就是一个典型。此外,壁画的内容虽然仍有关神仙信仰,但艺术风格已呈现世俗化的倾向,大量现实元素被注入其中,而对景物花鸟的摹写技巧也有了较大提高。 



架鹞戏犬图(局部) 唐 懿德太子墓 

   
五代赵宋时,花鸟画出现了“黄家富贵”和“徐熙野逸”两种分野。一方面在皇权的倡导下,宫廷画家的水平日益精进,出现了徐崇嗣、崔白等独具风格的大家,对客观物象的精细观察和真实描摹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徽宗皇帝的表率在写生花鸟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甚至有孔雀欲飞时“必先举左”的精论;另一方面,文人画家渐渐成为创作主体,代表文人逸趣的墨梅、墨竹、白描花卉发展迅速。同时期辽、金地区出现的一些壁画,虽在材质、技法上多存汉唐古意,但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六屏式画鸟(局部) 唐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217号墓 

   
宋元以降,花鸟画的发展逐渐呈式微的态势,但大师级画家仍层出不穷,如以饱含真性情的水墨写意见长的陈淳、徐渭;感情强烈和个性独具的八大山人;“衰年变法”为“百虫写照、万兽传神”的齐白石……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画”的某些创作精神一度悖离了花鸟画本源的写生传统。“文革”以后,这种情况得以调整,花鸟画精神重新回归艺术本体。当今画坛,花鸟画领域的许多有识精英以弘扬传统、展现时代精神为己任,不断探索和开拓花鸟画的本体精神和造型语言,对当代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探索前进的过程中,不免也出现了一些与花鸟画本源精神相违背,随波逐流、固步自封的末流另类,其笔墨语言和花鸟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当代花鸟画本源精神的塑求方向。 



双鹿 隋 莫高窟303窟 

   
本文所录皆为中古时代的花鸟虫兽壁画经典。画师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图心之所想于笔下。笔法上凝练概括,自由洒脱;造型手法朴拙单纯、灵动飘逸;设色则不拘一格,独具天趣。同时,以砖石粉壁为其材质的创作方式,也使得它们与卷轴画相比,不大具有书卷气和文人娇气,也少了许多花鸟画程式化弊病和习气。所以,对于当代画家的创作而言,在时代较远和非主流的画作中追寻灵感、挣脱羁绊,无疑是一条很有启示意义的路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