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姆

 青山依旧笑 2014-12-15
原来我的一个回答,看到这个题直接搬过来了。?

在毛姆的作品中,似乎总会出现这样一个人。这个人,穷极一生都在追求自己所追求的真理。或者用译林在某本书中所介绍的那句话,毛姆最喜欢的主题是「某位值得尊敬的人决定将美德践行到极致。」?

看看拉里,或者是看看思特里克兰德,或者是飞利浦,无疑都经历过一场追寻。或者是其他的像《寻欢作乐》、《面纱》与《偏僻的角落》,总是能看到各种追寻的痕迹。这其中,有关于人生真理的追寻,有对于生活的追寻,有生命意义,也有单单对于享乐的追寻。?


按照时间线来看,如果说毛姆早期的作品具有一丝丝的局限性的话,这种局限性,也就是过于偏重对于某一层的追寻,而所忽视掉的是其他的。这一层,大多数是一种脱离世俗的。比如毛姆最有名的1915年的《人性的枷锁》与1919年的《月亮与六便士》均属此列。然而这两本,扣实际扣的太厉害。一本扣着毛姆早期的生活,另一本扣着的是高更的生平。?

然而随着毛姆笔锋的日渐成熟,也是其对人性的描写愈加深刻。这时到了1925年其所写的《面纱》,已经跳脱出了这种思维。此时的毛姆,已是游历了大半个地球,51岁的人。(要知道,毛姆叔叔可是活了整整91岁,创作生涯从23岁写到了80多岁。)《面纱》应算是毛姆作品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毛姆进行的尝试还停留在独自个人的追寻上,好像是有一种,主人公战斗到宇宙尽头的既视感。然而到了《面纱》这里。已经成了夫妇二人的追寻。尽管丈夫的追寻依旧体现在毛姆那「将美德践行到极致」。然而可以说这本书却是毛姆开始描述其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更是赤裸裸的人性。在这里,我很想吐槽电影《面纱》结尾处的改编,我觉得是毁了整部电影。?


之后毛姆所写《寻欢作乐》与《偏僻的角落》,到了这里,过去的圣徒与觉醒之士已经消失了。有的只是罗西女神与享乐的老船长和英俊的男青年。你可以说,毛姆淡化了之前所写的影子。然而在我看来,毛姆只是转变了「追寻」的角度。?


然后,时间拉到了1944年,这一年,即是二战期间,也是毛姆所写下《刀锋》的这年。据说毛姆写下这本书之后,在英国和美国的军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因为恰是战争,无数人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战争的意义又是什么。毛姆通过笔下的一个退伍军人对其意义的追寻,来带着读者走下了这条路。?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想读过这本书的各位也早已明了?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很困难的。?


如果仔细读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和毛姆之前所写的《月亮与六便士》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个天才与社会格格不入,去追寻自己人生答案的故事。然而二十五年之后,毛姆所写的《刀锋》已经将人生不同的追寻所描写的立体。因为读过这本书的时间太长,主要人物的名字记得不是太全。但是可以看出毛姆早年对于女士的嘲笑,在这里已经淡化了很多。比如《月亮》中还有思特里克兰德的:「女人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与「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而到了伊莎贝尔这里,尽管脱离不掉毛姆那典型的英式讽刺。然而已经少了其蔑视的意味所在。?


到了这本书中,毛姆对于其角色尽管依旧少不了嘲弄,但却是在经历二十多年的试笔之后,将各样的人所追寻的解答解释完毕。尽管,你能找到这本书和毛姆早期作品的许多情节的共通点。然而其意味,早已不尽相同。?

读罢《刀锋》,再去读毛姆的其他作品。可以说毛姆晚年这部享誉极高的作品,也能从早期作品中窥出其试笔的影子来。创建于 2014-11-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