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中药方 白血病应视为血液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细胞某一系统的过度增生,并浸润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和脏器,尤其 是肝、牌和淋巴结,且周围血液中经常出现各种幼稚的白细胞,白细胞的总数经常增多,常有严重的贫血与明显 的出血倾向,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本病的发生多与环境因素及机体的遗传、代谢、免疫等有关。中医认为多 因七情有过,肝脾损伤而成虚劳,日久气滞血瘀结成痰核而为本虚标实之症。急性白血病以儿童为多见,其发病 急,病程短,发热,口腔溃烂,有严重贫血,普遍出血现象,而慢性白血病发病缓慢,起初多无特殊不适,后期 表现亦较复杂,多为疲乏无力,饮食减少、消瘦、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无华,或发热出汗,或腹胀腹疼,或颈 腋、腹股沟等部位出现包块等,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白 血 病
【处方 1】 全当归、丹参、鸡血藤、何首乌各 30g,龙胆草、败酱草各 20g,黄芩、泽泻、木通、生地黄、猪苓、茯苓、栀子各15g,柴胡、川黄柏、知母各 10g,大枣 5 枚。
加减 若气阴两虚者,加西洋参 5g,山萸肉、怀山药、黄芪、白芍各 15g;若热重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各 30g;若出血者,加仙鹤草、茜草、大蓟、三七粉、煅牡蛎粉、槐花各 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 1 剂,分 2 ~ 3 次口服。10 剂为1 个疗程。
疗效 用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 35 例,经用药 3 ~ 6 个疗程后,其中,完全缓解者 16 例,部分缓解者 17 例,未缓解者 2例。
【处方 2】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板蓝根、大青叶、生地黄、玄参、败酱草、蒲公英各 30g,党参、黄芪各 20g,牛蒡子、黄药子、马勃、白芍各 15g,丹皮、姜黄、阿胶(烊冲)各 10g。
加减 若发热者,加柴胡、连翘、黄连各 10g,生石膏 50 ~80g;若气血两虚者,加当归身,丹参、甲珠各 15g;若出血者,加仙鹤草、生地炭、三七粉、小蓟各 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 1 剂,分早、中、晚 3 次口服。20剂为 1 个疗程。
疗效 用本方治疗白血病患者 39 例,经用药 3 ~ 5 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者 14 例,部分缓解者 20 例,未缓解者 5 例。存活2 年以上者 8 例,3 年以上者 12 例,4 年以上者 7 例,5 年以上者8 例,6 年以上者 4 例。
【处方 3】 板蓝根、山慈菇、败酱草、蒲公英各 50g,山豆根、鸡血藤各 30g,丹参、全当归、沙参各 20g,赤芍、麦冬各 15g,黄精、生地黄各 10g,大枣 6 枚,甘草 5g。
加减 若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党参各 20g,何首乌、枸杞子、熟地黄各 15g;若食欲减退、腹胀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藿香各 10g,若高热、口渴、鼻衄者,加生石膏 50g,黄柏、知母、天花粉各 10g;若持续低热者,加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牡蛎、麦门冬、胡黄连各 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 2 ~ 3 次口服。每日 1 剂。15 剂为 1 个疗程。
疗效 用本方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 63 例,经用药 2 ~ 3 个疗程,其中,有效 57 例,无效 6 例。
1.当归治急性白血病 [配 方] 当归、丹参、赤芍各20克,川芎1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板蓝根50克,山豆根30克,山慈菇50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养血活血,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白血病。 2.犀角治白血病 [配 方] 犀角4克(或水牛角10克),生地、丹皮各20克,旱 莲草30克,女贞子20克,杭白芍15克,血余炭20 克,大小蓟、仙 鹤草各30克,地榆炭20克,羊蹄根30克,大青叶20克,露蜂房 10克,生黄芪、藕节各30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本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迫血妄行型白血病。 3.玄参治热结痰核型白血病 [配 方] 玄参12克,牡蛎30克,浙贝15克,甲珠15克,夏枯草、昆布、海藻各30克,清半夏、生南星各12克 (先煎二小时),瓜蒌、黄药子各15克,山慈菇20克,半枝莲30克,蚤休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热结痰核型白血病。 4,黄芪党参治阴虚型白血病 [配 方] 黄芪15-30克,肉桂3—10克,党参10—15克,当归、白术、白芍各10克,熟地15克,茯苓12克,鹿 克,女贞子 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 克,甘草5克。 22.太子参治急性白血病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51..白血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