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负鹏载舟 2016-02-15

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wujianting的博客

 

中医治疗白血病除了辨证治疗外,还要用到53号基因方

治疗白血病的中医药是53号基因方,53号基因方含有一种蛋白与人脑细胞中的一种能阻止白血病的发展叫作调钙蛋白的蛋白质激素相似,当它与胸肽(胸腺激素)和神经肽(神经节甘脂)结合时,能阻止白血病的活动与发展。53号基因方可成为治癌的有力化疗药。53号基因方含锗元素能抗一切癌,能使肾上皮质分泌巧力松激素,有巧力松的活动就能使53号基因正常运转,53号基因有毛病才发生癌,所以有巧力松的活动能使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转化不了的排出体外。另外53号基因方能把转移潜伏远处的癌一起杀灭。

  人体节奏学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器官在不同的时间对药物的反应差别很大,癌细胞一天中分裂最快的时间是10~11时,对癌症病人用药10时最佳,这样才能杀灭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最毒的病是癌症,癌症患者每天上午10时服用斑蝥烧鸡蛋最佳。取新鲜鸡蛋1个,顶端开一小孔入斑蝥1只(糯米炒过,去头、足、翅),绵纸封住孔口,外涂烂泥如皮蛋状,烤泥爆开裂即可,去泥蛋壳与斑蝥食蛋,(或绵纸封住蛋孔口,盛碗上隔水蓁熟,去壳与斑蝥吃药蛋)在上午10时服用,每天1个,连服30个为1个疗程。       本方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能提高免疫功能,升高白细胞。斑蝥烧鸡蛋使鸡蛋吸收斑蝥抗癌的有效成分(去甲斑蝥素和斑蝥酸钠),蛋白质能中和或降低斑蝥的毒性。鸡蛋含有光黄素和光色素,也具有抑制致癌病毒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根据临床急性型疗程3个月,慢性型疗程4~6个月大多可愈。

  以下不作为临床治疗,供参考。个体又差异,

要治疗,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一)急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兼证有无等不同,常常是因病致虚,虚实夹杂,所以治疗上应分清虚实主次,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目前大多数单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时注意保护胃气,化疗间歇期注意扶正祛邪,化疗后骨髓抑制,注意扶正,缓解后应用中药调解阴阳,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一是辨证治疗

  临床辨治白血病时,首先要依其证候辨清虚实、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治,常采用益气养阴以扶正补虚,活血解毒以驱邪,标本兼治可获良效。

  1.气阴两虚

  主证:乏力气短,腰酸膝软,自汗盗汗,反复低热,食少纳呆,皮肤时有紫癜。脉细数,舌淡少苔。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参芪杀白汤加减。

  黄芪10-15g,党参10-15g,天门冬10-15g,沙参10-15g,生地黄10-15g,地骨皮10-12g,黄芩10g,甘草6g,半枝莲10-15g,白花蛇舌草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此型多由于正气不足,易致毒邪内侵伤及营阴,而致气阴不足,应以益气阴养为主,清热解毒为辅。方用黄芪、党参以补气,天门冬、沙参、生地黄、地骨皮以养阴清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清解热毒。

  加减:纳呆食少,加用炒白术12g、焦槟榔10g,健脾消食。紫癜,加茜草15g、仙鹤草30g,凉血止血。

  2.热毒炽盛

  主证:壮热口渴,皮肤紫癜,齿鼻衄血,血色鲜红,黑便。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羚羊角粉1g,赤芍药12g,生地黄30g,牡丹皮10-15g,龙葵15g,生石膏30g,玄参15g,茜草15g,黄芩10g,白花蛇舌草30g,大青叶30g,白茅根30g,栀子10g,半枝莲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此型以邪实为主,为热毒炽盛,内陷营血所致。多见于本病的初期或复发时,故选用犀角地黄汤为主方。方中犀角清热凉血止血力专,但因犀牛为国家保护动物,故目前多以羚羊角粉代犀角。生地黄、玄参协同羚羊角解除血分热毒,加强止血功能,芍药清营凉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同时加用生石膏、大青叶、龙葵、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栀子、黄芩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本方应用咸寒入营,凉血苦降,能使热挫而血止、毒清而阴复。

  加减:舌苔黄腻者,可加用滑石30g,薏苡仁30g清热利湿。高热神昏者,加紫雪散清热开窍醒神。热毒重出血明显者,加青黛15-20g(包煎)清热解毒。

  3.瘀毒内蕴

  主证:形体消瘦,面色黯滞,颈有瘰疬,胁下痞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低热盗汗。舌质黯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而数。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2g,丹参15g,鳖甲15g,大黄6g,牡蛎30g,熟地黄20g,荔枝核20g,蛇六谷15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本证因毒邪积留成痰,内积脏腑,外阻经脉所致。故以活血化瘀为主,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当归、赤芍药、熟地黄、丹参养血活血,配合桃仁、红花活血而不伤正,鳖甲、牡蛎、大黄软坚散结。

  加减:气虚加党参30g,黄芪30g益气;血瘀痞块较大可重用桃仁20g,红花15g,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活血化瘀。

  二是其他治疗使用中成药和医院制剂等

  1.抗白丹:每次4-8丸,每日3次。适用于痰瘀互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复方青黛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适用于热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3.六神丸:每次10-30粒,每日3次。适用于瘀毒内结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贞芪扶正剂:每次1-2小包,日3次。益气养阴。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气阴两虚者。

  5.健脾益肾冲剂:每次1-2小包,日3次。具有健脾益肾扶正功能。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表现为脾肾两虚者。

  6.犀角地黄丸(蜜丸):每次1-2丸,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咽消肿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伴出血者。

  7.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0-20ml,日3次。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之功效。用于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神昏者。

  8.参芪杀白散(内含人参、黄芪、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各型白血病的初期及巩固治疗证属热毒炽盛伴气虚者。

  9.参麦二陈冲剂(内含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法半夏等)冲服,1-2小包/次,日3次。用于化疗引起的呕吐,有健胃止呕之功效。

  三是选用单方验方

  1.蟾蜍酒:蟾蜍1只(每只重125g),黄酒1500ml。将蟾蜍剖腹去内脏洗净,与黄酒放入瓷罐中封闭,置入铝锅内加水蒸2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可。每天服3次,成人每次服15-30ml,儿童酌减,饭后服。一般服药15天,间隔15天。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维持缓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它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输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疗法。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瘀毒结聚型。

  2.壁虎:壁虎适量。焙干研末为散。每服2-3只,日分3次服,开水送服。解毒散结。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瘀毒互结型。

  3.黄鱼白:黄鱼白(即黄花鱼肚里的白)适量。将黄鱼白焙干,研成细末内服,每次3g,每日3次。大补元气,调理气血。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气血两虚型。

  4.归芪三七汤:当归3g,黄芪15g,三七3g,桑叶、白茅根各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益气补血,活血化瘀。主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气血两虚伴血瘀。

  5.羊蹄根汤:羊蹄根60g,苦参60g。水煎开后入药煎15-20分钟,煎2汁,煎成200ml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扶正抗癌,利湿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湿热内蕴型。

  6.犀角地黄汤:犀角1.5g(水牛角30g代),生地黄30g,芍药12g,牡丹皮9g。水煎,犀角磨汁冲服(若无犀角,可用水牛角30g代)。每日1剂,分2次服。凉血止血。主治急性白血病证见高热、吐衄、便血、昏谵烦躁等热入营血型。

  7.猪脾百合丸:猪脾(烤干研末)1.5g,野百合粉1.5g。上药末混合装入胶囊内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2-3粒。养阴扶正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气阴两虚型。

  8.三草丸: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葵树子30g,夏枯草15g。上药共煎煮浓缩成膏,制成小丸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6丸。清热解毒,消肿抗癌。主治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型。

 

(二)慢性白血病的中医治疗

  慢性白血病即慢粒和慢淋。慢粒临床可分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三个阶段,各阶段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慢性期治疗可以中药为主,配合化疗药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应以化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

  慢淋症状不明显时,可暂时不予特殊治疗,密切观察,注意防止感染等并发症之发生,凡饮食、起居、摄生有节,避免过度劳累,病情大多数较稳定。此期可依据中医四诊实施辨证治疗,以扶正祛邪。白细胞总数过高者,症状明显者,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可接受小剂量、短疗程的化疗,以防损伤正气,滋生变证。

  一是辨证治疗

  辨虚实:慢粒的发展分初、中、末三个阶段。不同的疾病阶段正邪力量对比不同,对不同阶段中虚实情况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故辨虚实,对本病颇为重要。一般来说,着眼于病史的新、久,着眼于初、中、末三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便可对虚实状态作出大致的判断。初期正气一般尚未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表现为积块瘰疬增大,质地较硬,兼见倦怠乏力,低热多汗,发斑衄血,形体消瘦等症。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积块较大,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肢体疼痛,高热或出血等。

  辨标本缓急:发病过程,由于病情发展常可并发各种急症、重症,呈现出标病甚急,标病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变化,此时宜“急则治标”、或标本兼顾。如正气虚弱复感外邪而见高热;血热妄行气不摄血的吐血、便血、尿血;瘀血阻络所致肢体剧烈疼痛等。以上标急之象,多见于慢性白血病急变时。

  1.气阴两虚、痰瘀内阻

  主证:身疲乏力、心悸气短,纳呆,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腹内痞块,或颈项腋下瘰疬痰核,唇甲无华。舌淡晦黯,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合麦味地黄汤合化积丸加减。

  太子参30g,白茯苓15g,白术15g,生黄芪30g,麦门冬15g,生地黄12g,山茱萸12g,当归10g,三棱10g,莪术10g,瓦楞子15g,海浮石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太子参、茯苓、白术、生黄芪健脾益气;麦门冬、生地黄、当归、山茱萸滋阴养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瓦楞子、海浮石活血化瘀,清痰软坚;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成益气养阴,化瘀消积,散结软坚之方。

  加减:虚热明显者,加玄参30g、青蒿10g,以养阴清热。食少纳呆者,加山楂、神曲、麦芽各10g、白扁豆10g,以健脾开胃消食。

  2.气血两虚

  主证: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唇甲色淡无华,腹胀纳呆,腹中痞块大且硬。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兼以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当归15g,川芎9g,白芍15g,熟地黄15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0g,生黄芪30g,阿胶10g(烊化),丹参30g,红花10g,生牡蛎3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本方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熟地黄、阿胶养阴补血;川芎、丹参、红花行气活血祛瘀;生牡蛎软坚散结。

  加减:心悸不宁者,加远志6g、石菖蒲9g,以宁心安神。腹胀纳呆便溏者,加焦三仙各10g、陈皮10g、苍术10g,以健脾燥湿,行气消食。出血明显者,加仙鹤草30g、艾叶10g,以止血。

  3.肝肾阴虚

  主证:头晕眼花,两眼干涩,口干心烦,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月经量少,胁下痞块,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兼以祛瘀消积。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黄柏10g,知母6g,生地黄30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牡丹皮10g,沙参30g,麦门冬30g,鳖甲15g,夏枯草15g,赤芍12g,红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鳖甲滋补肝肾之阴;沙参、麦门冬益脾阴,以收“金水相生”之功;黄柏、知母、牡丹皮清虚热,赤芍、红花、夏枯草活血化瘀,散结软坚。诸药合为清热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剂。

  加减:虚热明显者,加白薇30g、青蒿10g,以清虚热。虚火迫血妄行者,加旱莲草30g、侧柏叶15g,以凉血止血。

  4.热毒炽盛

  主证:壮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腔糜烂,衄血发斑或便血、尿血、胁下痞块甚大,或见胁下疼痛,或全身肢体剧痛,腹胀便秘,纳呆,形体消瘦,兼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紫黯、苔黄,脉洪大或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犀角易以水牛角30g,生地黄30g,玄参30g,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30g,大青叶15g,金银花15g,连翘15g,紫草15g,牡丹皮15g,小蓟15g,西洋参1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水牛角、紫草、牡丹皮、小蓟清热凉血止血;玄参、生地黄养阴清热;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西洋参益气养阴以扶正培本。诸药合成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之方。本方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但以攻为主。

  加减:大便干秘者,加生大黄10g、枳壳6g,以通腑泄热;正虚明显者,加太子参30g、沙参30g、黄芪30g,以益气扶正;肢体疼痛明显者,加红滕30g、五灵脂10g,以活血止痛。

咽痛明显者,加板蓝根15g、山豆根10g,以益其清热解毒之功。

 

针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按以下三型辨治:

  1.痰火郁结

  主证:痰核瘰疬,皮色不变,按之结实,倦怠乏力,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或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化痰。

  方药:延胡四逆散加减。

  柴胡12g,枳实12g,赤芍15g,枳壳10g,延胡索10g,丹参10g,胆南星10g,山慈菇10g,生牡蛎25g,生鳖甲2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枳壳、延胡索等行气通络,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胆南星、山慈菇化痰解毒,生牡蛎、生鳖甲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上述主药共奏疏肝解郁,通络化痰之功效。

  加减:常加黄药子9g增软坚解毒功效。若见乏力头晕明显者,加太子参30g、黄芪30g、天门冬15g以益气养阴。若痞块明显者加三棱10g、莪术20g等破血软坚。便秘者加用当归芦荟丸以清热通便。

  2.积聚虚损

  主证:痰核瘰疬益见串生,积聚痞块,腹部作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低热盗汗,或潮热起伏,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腻,脉细数,或弦滑数,尺部重按之力。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养正消瘤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5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2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玄参 12g,天门冬15g,十大功劳叶15g,山豆根15g,山慈菇12g,黄精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鳖甲25g,龟甲25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因正气亏虚,邪毒侵入,气滞血瘀,痰凝毒结致瘰疬、痞块结于颈部、肋下等处,方中以党参、黄芪、当归益气养血,玄参、天门冬、黄精、山茱萸、菟丝子、二地等滋阴补肾,共奏扶正补虚之效,以扶正祛邪;柴胡、升麻解郁理气,鳖甲、龟甲滋阴敛汗,软坚散结,山豆根、山慈菇、十大功劳叶等清热解毒。

  加减:若腹部痞块明显者,加三棱10g、莪术20g以破血散结,软坚消痞。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便溏者加用补骨脂30g、淫羊藿12g或金匮肾气丸温肾益气。

  3.痰瘀湿热

  主证:痰核瘰疬,积聚痞块,兼见黄疸,唇甲苍白,面色萎黄,尿黄或有皮肤紫癜,或有皮肤疱疹。舌质淡,苔黄腻,脉细稍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方药:茵陈四苓散加味

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猪苓10g,三棱9g,莪术9g,贝母15g,昆布10g,夏枯草6g,黄药子10g,茵陈蒿16g,陈皮1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脾虚生湿,毒蕴血瘀,日久则滋生湿热,湿热郁于肝胆,使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溢于肌肤、渗注下焦,则见肌肤黄疸,尿黄等症状。方中以白术、茯苓、泽泻、猪苓、陈皮、茵陈蒿等健脾渗湿、利胆退黄,三棱、莪术破血软坚,贝母、昆布、夏枯草软坚散结,黄药子解毒散结。全方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散结功效。

  加减:若湿热留滞肌肤,伴发带状疱疹者,加地肤子12g、黄柏18g或加味龙胆泻肝汤以清热利湿。

 

二是其他治疗使用中成药和医院制剂等

  1.当归龙荟丸:先每次6g,每日2次,以后再逐渐增至30g/日,副作用为腹痛、腹泻。具有清热通便,解毒散结的功效。

  2.六神丸:每次30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解毒化瘀散结。

  3.梅花点舌丹:每日30粒,分3次温开水送服。化瘀软坚散结。

  4.牛黄解毒片:每日3-4片,日服2次。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5.大黄庶虫丸:每次1丸,日2-3次,口服。化瘀软坚散结。

以上中成药均用于慢粒白血病的治疗。

  6.西黄丸:每次3g,日2次,以开水或黄酒温服,治疗慢淋白血病的治疗。解毒化瘀散结。

  7.小金丹:每次1丸,日2次,早、晚以小半杯黄酒送服,用于慢淋白血病的治疗。化瘀软坚解结。

 

三是选用单方验方

  1.龙葵苡仁汤:龙葵6g、生薏苡仁30g、黄药子8g、乌樟6g、白花蛇舌草3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功用清热解毒。适宜于CML急性变热毒炽盛的治疗。

  2.青黄散:由青黛、雄黄组成,剂量按9:1。研细末服。诱导缓解剂量为每日14g,分3次饭后服。维持缓解剂量为每日3-6g,分2-3次饭后服。消肿散瘀,凉血解毒。适宜于慢性白血病慢性期瘀血热毒内结者。

  3.青麝散:青黛30g,麝香0.3g,雄黄15g,乳香15g。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0.1-1g,口服。功用活血通络,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瘀毒阻络。

                                 希望这些药对大家管用。

 

治疗白血病的中药方剂 

  对于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初发病且症状轻者均可以选用平消散、补金丸、参楼散、参术丸、重参丸之一与蛋矾散共同内服(以上方剂均出自《中医癌瘤学》),并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具体症状加入其它药(参考7.6--7.11)。另请注意,含有雄黄的方剂只适用于白血球高者。

  (1)平消散:

  枳壳 30克 硝石 15克 五灵脂 15克 郁金 18克 白矾 18克 仙鹤草 18克 干漆(炒) 6克 制马钱子 12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5-6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2)补金丸:

  料姜石 50克 郁金 30克 红硇砂 9克 清半夏 30克 制马钱子 30克 重楼 15克 仙鹤草 30克 补骨脂 100克 蟾酥 6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3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3)参楼散(此方只适用于白血球高者,不得用于白血球低者):

  茅苍术 40克 苦参 100克 明雄黄 30克 重楼 100克 清半夏 100克 蜈蚣 3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5-6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4)参术丸:

  重楼 30克 莪术 60克 天南星 30克 土鳖虫 30克 料姜石 100克 仙鹤草 300克(熬膏后干燥) 黄芪 300克(熬膏后干燥) 苦参 300克(熬膏后干燥)

  制法及服法:将以上药及干燥的药膏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3-6克,日服3次,开水送下。

  (5)重参丸:

  红人参 50克 重楼 20克 莪术 50克 冰片 10克 苦参 100克(熬膏后干燥)

  制法及服法:上药及干膏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3-6粒,日服3次,开水送服。

  (6)蛋矾散:

  鸡蛋壳(焙黄) 60克 料姜石 60克 皂矾 50克 红人参 30克 山慈姑 5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1-3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7)以下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的处方均出自名医周霭祥:

  (7.1)以下处方适用于症状不明显,病情尚不严重的早期病人,症状为疲乏无力、发热、出血、关节痛、肝脾轻度肿大、面色苍白等:

  白花蛇舌草 20克 龙葵 30克 半枝莲 20克 青黛 10克 土茯苓 10克 山慈姑 20克莪术 10克 川芎 10克 赤芍 15克 黄芪 40克 当归 30克

  (7.2)以下方剂适用于症状有所发展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有贫血、轻度出血、骨痛或有肝脾肿大,无明显感染灶,舌苔黄:

  白花蛇舌草 20克 七叶一枝花 10克 山豆根 10克 青黛 15克 土茯苓 15克 石膏 20克知母 15克 山栀 15克 丹参 20克 黄芪 30克 当归 20克

  (7.3)以下方剂适用于症状比(7.2)所述有所发展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及出血。发热为中、低烧,出血为鼻、齿龈、皮肤出血,舌或有血泡。淋巴结或脾可能肿大,舌苔薄而黄:

  白花蛇舌草 20克 广角 20克 山豆根 15克 生地 20克 赤芍 10克 丹皮 15克 紫草 30克 栀子 15克 旱莲草 20克 黄芪 40克 女贞子 15克

  (7.4)以下方剂的适用症状为: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发低烧,伴有贫血、舌有出血点或瘀斑:

  川芎 10克 赤芍 15克 三棱 10克 莪术 15克 夏枯草 15克 山慈姑 15克 黄药子 30克 川贝母 20克 生牡蛎 20克 黄芪 30克 当归 20克 鳖甲 15克

  (7.5)以下方剂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患者,主要症状为贫血,头晕,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低烧,手脚心热,自汗,盗汗,舌质淡无血色:

  黄芪 40克 党参 20克 当归 20克 生地 15克 熟地 15克 天门冬 10克 首乌 20克龟板 20克 浮小麦 10克 土茯苓 15克 半枝莲 15克 龙葵 10克

  制法及服法: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以上五方可视为五类病人的基本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以下(7.6)--(7.11)所述的具体病情对药方进行调整:

  (7.6)白细胞过高可选用:

  龙胆草 20克 贯众 10克 马鞭草 15克 忍冬藤 15克 青黛 20克 雄黄 20克 寒水石 20克

  (7.7)白细胞过低可选用:

  党参 30克 女贞子 30克 山萸肉 40克 补骨脂 40克 紫河车 40克 鸡血藤 15克 丹参 15克 黄芪 40克 首乌 30克

  (7.8)血小板过低可选用:

  黄精 40克 玉竹 10克 仙鹤草 40克 柿树叶 15克 景天三七 20克 卷柏 20克 土大黄 10克 花生仁衣 40克

  (7.9)贫血严重者可选用:

  黄芪 40克 当归 30克 熟地 20克 紫河车 50克 阿胶 40克

  (7.10)肝脾明显肿大可选用:

  桃仁 10克 红花 10克 赤芍 10克 当归 20克 三棱 10克 莪术 5克 鳖甲 15克穿山甲 15克 生牡蛎 20克

  (7.11)淋巴结明显肿大可选用:

  夏枯草 15克 黄药子 30克 山慈姑 15克 川贝母 20克 海藻 20克 昆布 15克

  以下方剂均出自公开出版的医学杂志,患者可根据本人具体情况请教中医。

  (8)治疗各种白血病:将老鹳草全草制成浸膏,内服,不拘量。

  (9)治疗各种白血病:苦豆子(西豆根)全草或根粉碎后装入胶囊。每服1.5-3克,日服3次。或种子每次1克,每日三次。

  (10)治疗各种白血病,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取灵芝100克,干燥粉碎,装入胶囊。每服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

  (11)治疗各种白血病:

  板蓝根 30克 半枝莲 30克 羊蹄根 30克 猪秧秧 50克 制黄芪 15克 当归 15克 党参 10克 三棱 10克 莪术 1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煮两次得药液300ml,一日内分两次服完,每次服150ml。

  (12)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口干,口苦,心烦燥,皮下、鼻、齿龈出血,便血:

  女贞子 250克 旱莲草 250克 蜂蜜 100克

  制法及服法:先用约2500 ml 水将女贞子及旱莲草熬成稀浆状,再加入蜂蜜,用文火熬成稠膏,装瓶。每服20-40克(约1-2汤匙)。可加热水冲化后服用。

  (13)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生大黄 10克 丹皮 3克 玄参 10克 生地 10克 大青叶 10克 蝉蜕 5克 天花粉 6克

  制法及服法:水煎两次,共得300 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每次 150ml。

  (14)治疗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浮小麦 30克 山萸肉 30克 牡蛎 30克 生地 30克 沙参 30克 党参 30克 人参须 12克 山药 15克 生白芍 10克 炙甘草 10克 麦冬 10克 龙骨 10克 酸枣仁 10克 五味子 4克 大枣 10枚

  制法及服法:将牡蛎壳及龙骨装入纱布袋内与其它药共煎;或单独煎,再将煎汁合并到煎其它药的水内。其它与上同。

  (15)治疗有发烧,出血,便血症状的急性白血病:

  茜草根 30克 地榆 20克 马蔺子 20克 黄连 20克 黄柏 20克 黄芩 20克 当归 20克

  制法及服法:将以上药干燥,粉碎,混合均匀。每次取药粉3克入杯内,加沸水100 ml浸泡,稍凉后将上清液及药渣一并饮完。每日三杯。

  (16)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猪秧秧 25克 狗舌草 25克 紫草根 25克 羊蹄根 25克 生地 15克 黄精 15克 当归 6克 丹参 6克 赤芍 6克

川芎 6克甘草 3克

  制法及服法:以上各药以水煎煮两次,共得药液3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每次150ml。

  (17)治疗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取焦山栀子28个,加水煎成50-100ml的汤药,一日内分两次服完。次日再加20个与前日煎过的28个同煎,服法同前,如此操作及服用4--5天后将药渣倒弃,重煎新品。连服3--4周,停药一周。

  (18)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核桃树皮 90克 党参 15克 当归 15克 白芍 12克 黄芪 12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两次得药液3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完,每服150ml。

  (19)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青黄散,名医周霭详方):

  青黛9份,雄黄1份(或青黛8份,雄黄2份,为重量之比)研碎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服法:超初每服3克,日服3次,饭后服用。如无不良反应,则可增加到每服5-6克,日服3次。  

(20)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当归 30克 黄柏 30克 黄芩 30克 龙胆草 30克 栀子 30克 青黛 15克 芦荟 15克大黄 15克 木香 1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干燥粉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每服3克,日服3-4次。该药可能引起腹泻或腹痛。

  (21)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蒲公英 30克 生地 30克 半枝莲 30克 猕猴桃根 30克 银花 25克 石膏 25克 当归 15克 板蓝根 15克 玄参 15克 苦参 10克 天冬 6克

  制法及服法:将石膏打碎,用水200ml煎20分钟。将石膏弃去,将煎得的水加到熬其它药的水中再煎两次,得药液300ml。一日分两次服完,每服150ml。

  (22)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将青黛干燥粉碎,装入胶囊。每服3-6克,日服3次。

  (23)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野百合 15克 地榆炭 15克 熟地 15克 党参 30克 天冬 3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两次得药液300ml,日服一剂,分两次服,每次服150ml。

  附注:解毒维康片

  成分:绵马贯众、半枝莲、土茯苓、青黛、白花蛇舌草、黄芪、狗脊、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青蒿、枸杞子、乌梅。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补益肝肾。用于白血病热毒壅盛,肝肾不足证及放疗和化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