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绦虫病

 学中医书馆 2014-12-16

绦虫病

绦虫又叫寸白虫。绦虫病是由猪绦虫或牛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病证。临床常见腹痛、腹胀、消瘦、乏力等症;由于
成虫的体节不断脱落,随粪便排出,患者大便中常可见节段或成串扁平白色的虫体。
绦虫病的诊断要点
 在流行区有吃未煮熟的猪、牛肉史,且有腹痛、腹胀、大便不正常、肛门作痒及睡眠不佳等。
 粪便中可见到白色面条状或带状能活动的虫体排出。
 大便常规化验及肛门试子涂片检查,可以找到绦虫卵。
绦虫病的辨证分析
本病主要是由于进食未煮熟而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所引起,囊虫在人体小肠内逐渐生长发育而成虫,吸食人体水
谷精微及扰乱脾胃运化,从而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治疗宜以祛虫、调理脾胃之法。
绦虫病的辨证论治

【证见】 上腹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
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 先驱虫,后调整脾胃。
【方药】
1.主方
(1)槟榔煎(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
处方:槟榔60—120克,切碎,文火煎2小时,于清晨空腹顿服。服后4小时无大便排出者,可服芒硝10克。
(2)南瓜子粉(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
处方:南瓜子60—120克,去壳碾粉,直接嚼服或水煎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
(3)雷丸粉(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
处方:雷丸研粉,每次20克,每日1次,凉开水送服,连服3日。
2.中成药
(1)小儿积散,每次l瓶,每日2次,连服3日。
(2)化虫丸,每次5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使君雷丸散(田风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使君子肉、雷丸各9克,共研细末,晨起冲服,每日1次。
(2)囊虫散(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姜半夏、陈皮、雷丸各30克,茯苓、白芥子各40克,薏苡仁5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细筛。每日服2次,每
次15克;亦可制成水丸或蜜丸,口服每次15克,每日2次。3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1~6个疗程。具有杀虫、软坚散
结的功能。

绦虫病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党参淮山圆肉汤:党参、山药各20克,龙眼肉10克,猪瘦肉适量,共煮熟,饮汤食肉。适用于驱虫后有气血虚弱
者。
2.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3.预防调护
 彻底治疗病人,减少以至消除传染源。
 不吃未经煮熟的猪、牛肉。
 加强屠宰工作管理,发现含有绦虫的猪、牛肉,要经严格处理后再出售。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类便污染草地、水源,以杜绝人畜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