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公园主孙承泽--张宝贵

 老北京的记忆 2014-12-16
张宝贵

孙公园主孙承泽(组图)
孙公园主孙承泽(组图)
图1 孙公园胡同里的老宅门

  图2 退谷内著名的石上柏

  图3 小学校园曾是故园的一部分

  在北京历史上,专写北京史地的文人和书籍中,明末清初的官员文人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两部书,可以说是占有很重要位置的。完全可以和古代著名的北京史地书籍如:元熊梦祥的《析津志》,明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蒋一葵的《长安客话》等相媲美。而清康熙年间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清乾隆年间官方主持编纂的《日下旧闻考》及光绪年间官方主持编纂的《光绪顺天府志》等,都是孙承泽以后的书籍。



  街名来历

  孙承泽(1592—1676年)字耳泊、号北海。北京人(虽然他的祖籍是山东青州,但已有好几代在北京)。明崇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任官刑部给事中。到清初顺治年间,又继任吏部给事中等职。在康熙年间,他辞官不做,称“告病回家”。他的府邸位于宣武区琉璃厂南的孙公园前街和后街之间的“孙公园”,其后街也有孙公府的房屋。孙公园是宣南的大宅,占了大半条街,故府前后街名以孙公园为名。即孙公园前街、孙公园后街。在清乾隆时期的京城地图上已有这两条街名,直到现在因这一地区尚未拆迁,故这两条街还叫孙公园前、后街。后街的小学还叫“孙公园小学”,过去这里也是孙公园的一部分,校门口挂有明显的大校牌。(近日笔者亲自前去查看过孙公园前、后街)。可见这两条街名的古老。现孙公园前街还有当年的两座明清时大门,孙公园东夹道的西侧墙还有明代时的院墙大砖。

  名园惊魂

  孙公园(府)内有研山堂、万卷楼等古建。万卷楼内藏书颇丰,有些当时藏书大家都没有的书这里却有,故名“万卷”。研山堂是孙公和文人墨客交往的地方。府内因有大花园,故名“园”。花园内陆广数亩,叠石为山,开沟为池。花竹扶苏,佳树遮阴。最值得一提的是园内的大戏楼,戏楼精致,戏台宽阔,上横匾书“清时钟鼓”。戏楼三面有楼座,围有朱漆栏杆。在当时是宣南最有名的戏楼之一,经常演出戏剧。在这座大戏楼里还出过一次“文字狱”。在清康熙中期时,北京的戏剧继元代后又出现了一次高潮,尤以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代表,当时有文人赋诗云:“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多唱孔洪词。”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长生殿》刚刚定稿,就准备在孙公园的大戏楼演出。由京师梨园第一的“内聚班”演出。这是当时戏剧界的一次盛会,主持演出的是相国、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演出当晚,官员名士们纷纷抬酒制具,前来观看,热闹非常。但这次盛会后,该剧却被弹劾停演。说演出之日正逢皇后忌日,是大不敬。还把洪昇除去国子监监生并入狱。后演《桃花扇》时,因《桃花扇》是带有明显的反满情绪,演职人员更是受到迫害。在清康、雍、乾三世是盛世,但“文字狱”却也最厉害。这两次演出事件牵连了50多人,大多为文人墨客。像著名的诗人查嗣琏也受到连累,从此改名查慎行。孙公园因占地广阔,到晚清时为“安徽会馆”和锡金会馆、泉郡会馆、台州会馆等会馆。安徽会馆为李鸿章所办。孙公园以后还住过很多文化名人。

  退谷著书

  孙承泽在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63岁时,来到西山樱桃沟内营建别墅,取名“水流云在”。“水流云在”是取杜甫“江亭”诗意,“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因樱桃沟内是树木葱茏、流泉淙淙,风景幽丽。在这里幽静的环境下,他用了大约二十多年写下了著名的《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两部北京史地书籍,故他又称这里为“退谷书屋”。而在他快写完这两部书时,已是“都门八十岁老人”。孙承泽是隐退樱桃沟的第一文人,在以后隐退和常到樱桃沟来的文人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曹雪芹了。曹雪芹当年住在樱桃沟外东南的正白旗村,相传曹公就是看到水源头处的“石上柏”的“木石姻缘”受到启发,而创作出举世名著《红楼梦》的。而最早已注意上“石上柏”的文人就是孙承泽。他在《春明梦余录》中记述“石上柏”写道:“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谤视之,使得谛视,当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这里的一围指的是一手匝(一手掌)。孙承泽读书万卷,知识渊博。他隐退“退谷”时,有一次京城内正阳门外疏河施工,挖得一玉印,巨大如升,刻有篆文。京城百官中饱学之士云集,但竟无人识此文,康熙命礼部出榜,并将其原印文印上,求人解文。十余日,无人揭榜。孙公在退谷(樱桃沟)闻之,命家人去揭榜。告之礼部,此乃元顺帝祈雨时所刻龙神印也。元顺帝祈雨时,将此印盖在祭文上,祈雨毕将印埋入前门地下,用时再取出。孙公并送礼部一古书,“上有印文,注释甚详”。印文一解,京城官员皆赞孙公博学。

  治史严谨

  孙承泽很喜爱古都北京的史地,平时就很注意收集北京的史地资料,他的治史态度严谨,自称“不准不敢下笔”。他除了参考元《析津志》,明《帝京景物略》、《长安客话》等书外,还利用了皇宫内书籍中的很多资料。如在李自成刚打进北京后,皇宫内还比较乱,他怕一些珍贵书籍和文档被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宫保护典籍。当然他在写作时,很多资料还要去实地考查,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其艰难可想而知。如明朝皇室的很多人物都埋葬在金山(从颐和园往西直到香山的山脉)他曳杖在家人的陪同些下登山踏野考查。他凭着对北京史地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写下了《春明梦余录》为七十卷。《天府广记》为四十四卷。《天府广记》的内容大多为《春明梦余录》中的精华,又增添了其它一些新的资料。(故在200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北京史地古籍丛书中,只出版了《天府广记》)。两部书是当时写北京史地书籍中,内容最丰富的。因当时还没有以后的《日下旧闻》、《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等书,而这些书又是参考和收录了《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的大多内容。《春明梦余录》的“春明”即指的是北京,其出处来自唐代时都城长安的东门名“春明门”。春明门为正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春为四季之首,主宰万物滋生。这样,以后人们就以春明为首都的别称。《天府广记》的“天府”则是形容词。天府是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像我国的四川有“天府之国”之称。而北京的形势,在《天府广记》中述是:“幽燕自古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所以北京可有天府之称。《天府广记》中这一段的描述,成为赞颂古都北京地理形势的佳句,并常用在以后有关北京史地文章和书籍上。现在研究北京史地的专家和学者也经常利用这一段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