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著名书法家曹际玉书法作品(一)

 昵称19938507 2014-12-17
 
 
 
 
     

曹际玉,号沂蒙人,19548月生,山东莒南人。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理事,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家,东方美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南阳书画院院士,临沂书协会员,莒南书协理事。

通联地址:  276600  山东省莒南县公安局家属院   电话:13805398879                                         

行:  中国农业银行   卡号:622848  1821  6832   01212   户名:曹际玉

    

——当代书家曹际玉书法作品读后          

曹殿卿(《半月谈》杂志优秀评刊员)

汉字自滥觞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积淀创新,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迄今为止,书法已成为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艺术瑰宝之一。继承并发扬这门艺术,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曹际玉当属这门艺术的践行者和创造者。

据悉,书家曹际玉自小就被书法这门艺术给“迷”住了,开始胡乱涂鸦。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繁忙的公安刑事侦察和法医工作,然闲暇之余,仍痴迷忘寝,流连于翰墨,醉心于砚田。初学晋唐,间以秦篆、汉隶,临池不辍,始终坚持以苦学和自悟为宗旨,对书法艺术进行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平素,曹际玉乐观旷达,心无挂碍,不仅悟性极高,而且善于学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每逢外出,看到碑刻或店铺门头上一些上眼的书法匾额,总是反复揣摩,心追神移。习书过程中,力求以碑学强其骨,以帖学养其气,以自悟求风格,遵循多读、多练、多看的原则来滋养自己的书作。期间,自费订阅了《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等,仔细研读了诸如《书法教程》《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国现代书法史》等理论著作,丰厚自己的书法涵养,几乎遍临诸如《石鼓文》《九成宫醴泉铭》《智永真书千字文》《魏晋唐小楷集》《自叙帖》《王羲之墨迹选》《赵孟頫墨迹》《乙瑛碑》《曹全碑》等大量的碑帖,以期极大的拓宽学书视野,提高书法审美鉴赏力。

纵观曹际玉的书法,不难看出,众体皆能:其篆书,有的如铁画银钩,力敌千钧,有的如山间新月,楚楚动人,有的如珠圆玉润,温婉可人,字与字之间看似各自独立,又似相互对话,窃窃私语,令人玩味不已;其隶书,例如《千字文》,整篇布局合理,横有行纵有列,每个字结体自然,建构美观,纵横捭阖,张弛适度,疏可跑马,夸张但不臃肿,密不透风,紧凑但不拘谨,且干枯相济,润燥结合,遂蔚为大观;其楷书,楷则分明,笔墨干净利落,有的大气磅礴,酣畅淋漓,视觉冲击力强,有的小巧玲珑,包藏万象,更是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其草书,运筹帷幄,一气呵成,勾连有度,顾盼神飞,相互揖让,灵动传神,且每每出现神来之笔,体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创造;其行书,以《临池之法》为例,紧扣碑帖,走传统一路,确实做到了像书法博士张传旭所说的“笔笔有来历,字字有出处”,中正、温和、俊秀,生象风神,具书卷气,极富有美感,令人啧啧。诸如此类,由此管窥。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认为,我们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涩和快乐之间选择,既然我们的命运就是一切的毫无意义,那就不能作为一种污点带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乐。星转斗移,寒来暑往,曹际玉习书三十余载,常自嘲 “功不成,名不就”,甚至不敢示人,实乃谦逊之辞。此诚以书法为乐,填充其个人业余生活,调化日常之心情也!

作为中国一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书法,也是表现书家崇高心灵和美好情操的一门高雅艺术,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将通过艺术手法体现出的隽秀俊美,带来赏心悦目的快慰,传递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在领悟体味的同时,洁净、纯化、提升人生境界。

《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基于扎实的基本功,再藉以极高的悟性,时至今日,曹际玉的书风已臻成熟,确是人书俱老。虽生有际涯,但艺无止境,我们期待着曹际玉向着更高的书法艺术高峰攀登,一览人生的别样风景。

                                                                                                      0一三年十一月三日于小成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