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山:傲娇有才多面手,隶楷行草一写就是六米长丨画事

 KobeChao 2017-05-22


画事君说




明末清初的傅山,身份很复杂。


他首先是一个读书人。


七岁上私塾,就是佼佼者,过目成诵。后来进了山西按察使袁继咸主办的书院,三百名生员,傅山被选为第一。不断的著书立说,他很快成为山西的鸿儒,各路文化人到山西,都要去拜会他。学者朱彝尊、画家戴本孝,还有各路不与清廷合作的诗人、学者。


过去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考科举,要做官,但傅山一生,除了给东阁大学士李建泰镇压李自成的军队短暂当了一段“军前赞画”之外,一生也没有做过官。晚年康熙要组织博学鸿词科举考试,后来又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他服泻药装病不去考试,也不受官职。


傅山像


他还是一个书法家。


当时,他的书法非常风靡,不论官员也好,富商也好,都以挂他一幅字为荣。名气当然是如雷贯耳的。这里面有人是真心喜欢的,但也有人云亦云的。面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人,他说,乱嚷吾书好,吾书好在何?来人一阵红白脸,傅山风评变成“好骂人”。


然而,傅山无数次地痛恨自己卖字为生的书家身份。傅山这样写诗表示对鬻字为生的无奈:“无端笔砚业缘多,不敢胡涂说换鹅。这为世情难决绝,鹜书终日替奔波。”


他还是一个医生。


他常看医书,于是替人治病,竟然变成远近有名的良医,尤其擅长妇科疑难杂症。乡人们说,“或有疾病,稍出其技,辄应手效。……凡有沉疴,遇先生,无不瘳。……有苦劳瘵者,教之运气,不三月而可。”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附近有这样一位良心圣手,那真是要烧高香。


同时,他还是一个反清斗士,明亡以后拒不出仕,蹲了好几年清朝的监狱。


在梁羽生《七剑下天山》中,傅山被塑造成一个武学宗师,变成了反清复明的一代大侠。这并非全无来处。傅山自述读《汉书》时,“每耽读刺客游侠传,便喜动颜色”。纵观其一生,傅山做事做人,也确实不大像文人,而更像一个直率豪爽的侠士。


影视剧中傅山的侠客形象


这样的书法家写出来的字,是不能用寻常文人的标准来衡量的。


以前我们多见到的是他的草书,其实,傅山八九岁时就开始学习书法,由钟繇入门,先后临习二王、赵孟頫、颜真卿,篆隶楷行草皆有涉猎。二十岁时,他已“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传统功底非常深厚。随着这两年几个傅山大展的举办,大家才意识到,他是个全能型书法家,真草篆隶,四体皆精。


今年嘉德春拍中,出现了一个总长度达十米的傅山《四体书法卷》。 这一件煌煌长卷中,包括了傅山所写的行书、草书、隶书、楷书等作品。


四体书是一种带点小炫耀的作品形式,书家如此创作,是为了展示技术全面,藏家如此做,则是为了炫耀收藏丰富。


这件长卷,个人认为,应是后世藏家不停地收藏傅山手迹,凑足四种字体后,裱成一个长卷的。因此所写的时期不尽相同,内容也是各种各样,从史书到法帖、碑刻,内容丰富,通读全卷,给你展示出一个复杂的文艺青年傅山。






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

到王羲之的手札短帖


开头的一大段行书,内容是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傅山以草书写就,牵丝映带,风神俊逸。



这段内容取自古代的《周穆王传》。《周穆王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讲的是周代第五位君主周穆王和西王母恋爱的故事。周穆王远游西方,碰到了西方一个国家的女领导人,名叫西王母。双方经过亲切会谈,赠送礼物之后,萌发了爱意,互诉衷肠,情意绵绵,近乎肉麻。


原文中,西王母对周穆王唱了一首情歌:“白云在天,山?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意思就说是,你回国以后咱们离那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再过来啊?周穆回答说,我回国治理好国家以后就来见你,约期三年。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最上一排中间位置)


傅山为什么写一段周穆王和西王母的爱情故事,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了,至少说明,傅山看过这本书,有可能从书架上抽下来一本翻开就写,也有可能当时在感叹着什么。


仔细看这段草书的书体,和寻常看到的画圈圈的傅山还真不一样,这篇草书显得很是飘逸俊秀。草书连笔的部分,看起来飘飘若仙,很符合书写的故事。但又看上去俊秀,是因为部分结字还属于行书,而且是王字的底子,怎么看都是美的。


傅山特别喜欢王羲之,也一直在学二王的字。但同为学王字的人,他就不喜欢赵孟頫,说他心不正,所以字不好。这也没什么道理,要硬解释,只能解释为赵孟頫是所谓的贰臣吧。


展卷再看,就看到了傅山临王羲之的《得西问帖》,这是王羲之写的一封短信。内容大概是询问亲人的身体状况:

 

傅山临王羲之《得西问帖》


不得西问耿耿。不审阿姨所患得差否?极令悬恻。东阳诸妹皆平安,殊慰。比者情事甚不能佳。


傅山这一段书法属于“意临”,笔法结构大多是根据自己的风格所写的。但在局部和章法上还是能看出原帖的模样,古代书法家在临写法帖的时候常常加以变化,这样既能获得原作的部分神韵,又不落窠臼。


看得出来,傅山临地很随性,“得西问”三字回环往复,一气呵成,毫无顿涩犹豫,这种书法才真正是写字,而非描字。

  





抄诗练字,临碑不辍


在这件书法长卷中,傅山写的最多的是杜甫的诗。在个这卷子中,他一共抄了十多首杜甫的诗。


杜甫的诗格律严整,用心精深,是教科书式的诗作。李白给杜甫作过一首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虽然略带玩笑,但却道出了杜甫作诗苦心积虑的风格。


傅山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国仇家恨,苦大仇深中度过,所以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想来合他的胃口。


他写的杜诗中,自然有这种沉郁的,带着国仇家恨的诗句。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



他抄的杜诗中也有清新自然一路的。比如这首我们大家都会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也许是傅山抄写的时候太随性,把“燃”写成了“然”。这几首杜诗,傅山有的用行书来写,但也夹杂一些草书的意味,有些字也用草书的写法,可见草书这种自由随性的风格,还真的是适合傅山的游侠性格啊。



抄写了数首杜甫的诗以后,傅山简短地写下了他抄诗的缘由:“小园行散,后风稍息,书此五首,中书君不中书,可奈何耶。”


“中书君”是古代毛笔的别称,傅山的意思是说毛笔不中用,无可奈何。毛笔不中用都写的这么好,运斤成风,凌云飘举,要是中用岂不是要上天吗。



长卷中除了杜甫的诗,还有几段汉魏时期碑刻,分别是《宗圣侯碑》、《夏承碑》和《曹全碑》。


傅山临《宗圣侯碑》


傅山《曹全碑》


傅山临《曹全碑》和《宗圣侯碑》,所以虽然说是临汉人诸碑,其实看上去倔强生辣,外刚内腴,气骨凛然,从不同的碑刻中吸取具有差异性的风格要素,结合自己的特点临写出来,很有傅山式的再创作风格。例如他临习《宗圣侯碑》中的捺笔和临《曹全碑》就不一样。


   左:傅山临《宗圣侯碑》局部     右:傅山临《曹全碑》局部


《宗圣侯碑》原碑中的捺笔也并非像傅山那样重顿后挑出一个小尖。傅山写夏承碑的捺笔,倒有些参考了颜体字楷书的捺笔。


傅山临夏承碑局部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中的捺笔


《曹全碑》是非常著名的汉碑,明清时期的书法家学隶书,大多都要临习《曹全碑》,傅山的临作与原碑相比,去其妩媚婀娜之态,更显古奥中和之美。


左:傅山临《曹全碑》局部     右:《曹全碑》原碑


清初书法家临隶书,还不似清代后期碑学那样刻意模仿石花和泐痕,故意用颤抖的用笔来表现所谓的金石趣味。不同的书法家临同样一个碑,会临出不一样的感觉和趣味。


我们可以对比傅山和清末何绍基所临的《夏承碑》,从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书法家对所谓“古法”理解的差别。很显然,他们两个谁也没有想把汉碑临的一模一样,真正重要的在借古开今,寻求自己的风格。


傅山临《夏承碑》


何绍基临《夏承碑》


夏承碑拓本




暴脾气的傅山,

要对不义之国攻之


在此卷中,傅山还抄写了两段《道德经》的片段。


其一是:“跋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大意是:炫耀浮夸的人,是无道之人。



紧接其后还有一小段:“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攻之。”意思是国家不能靠强力去征服和管制人民,若是有这样的国家,就应该攻击它。


有意思的是,老子《道德经》的原文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傅山将老子的“为者败之”直接改成“为者攻之”,可见他身为一个反清的斗士,这种暴脾气可不是一般书生能够比拟的。



傅山的思想收到老庄的影响较深,但他又不是那种躲进深山老林的隐士。他论及书法,最推崇柳公权的言论,叫做“心正则笔正”。他还有一句论书名言“字恐其带奴俗气”。他最看不起赵孟頫书法,因为瞧不起赵孟頫以宗室身份投降蒙古人。


颜真卿善用中锋,字体方正端庄,筋骨雄健,非常大气,这一点特别符合傅山的喜好,真汉子就得有大格局、大气魄。而且颜真卿经历过安史之乱,彰显出自身对国家的忠义,更加令信奉“作字先作人”的傅山佩服。


颜真卿像


因此,正气凛然的傅山,从四十岁后,改走颜体路线。


他的楷书是以颜体字为骨架的,一般来说比较少见。这件四体书长卷, 也将真书藏宝到最后,展卷后看到这幅傅山真书,字形外拓,笔画雄健,堂堂正气,真山两字,气格尤为饱满。






卷后题跋,一众牛人


煌煌巨迹,总会招来无数书画界的大腕儿为之题跋。这一卷傅山的四体书法长卷,就有谢稚柳、杨仁恺、启功、程十发、董寿平、黄苗子等人的题跋。


谢稚柳、杨仁恺和启功是中国近代书画鉴定的大师级人物,三人都是八十年代国家鉴定小组的成员。谢稚柳在卷首题了四个大字:“傅青主墨妙”,直截了当表明自己认定此卷为真的态度。



卷后有杨仁恺和启功的跋,杨仁恺说:“傅山先生四体书,各臻其妙,世不多觏,宜珍藏之。丙寅(1986年)四月拜观于上海。”,启功则说:“青主先生剧迹。一九八五年冬日,后学启功敬观于首都寓舍。”


一个拜观,一个敬观,说明二人也都认定此卷是傅山的杰作。



在杨仁恺、启功题跋文字的后面是中国的著名画家黄苗子、董寿平和程十发的题跋。这三个人也都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中大师级别的人物。


在董寿平的题跋中,我们可以了解此卷的流传轨迹:“傅山先生四体书长卷,初为许滇生所藏,有吾晋祁文端公长题,后有先祖研樵公小楷题跋……俞正先生嘱识数语,敢不从命,以附先贤之后。一九八五年嘉平月,洪洞董寿平拜识,时老眼昏花,年八十二岁。”


由此可知此卷曾经在钱塘人许乃普手中,董寿平的先祖还曾经题跋过。后来经靳巩、俞正之手收藏,可谓是流传有序。



傅山面对现实中的清廷,恨得牙痒痒,但并没有什么用。大厦将倾,蚍蜉撼树,就算曾经他口口声声说要“为者攻之”,就算他出家为道,下狱绝食,换来的,也是一个无法直视的悲凉。


但不幸之中有幸,他以清初大书家的身份流放后世,作品流传至今。尽管这不是他第一优选的身份,但却是艺术史的幸运。今天,一寸一寸展开这件数米长卷,你会慢慢认识一个复杂的傅山。



【中国嘉德2017春拍日程】



【赞赏】

苹果用户专用


画事君·今日荐书


傅山的多面性,一篇文章肯定讲不完,意犹未尽的话,不妨来读这本书:《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集》。



这是一本展览画册,来自于2016年11月北京画院、山西博物院共同主办的“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书画精品展”

这个展览当时人气爆棚,我们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复习戳这里→《顽主傅山:他真,他狂,他恨有些人死狗扶不上墙》


这本傅山书画精品集,就汇聚了当时展览中的近六十件套珍贵书画作品。


有山西博物院收藏的《户外一峰图》、《霜红余韵》册页,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汴堤春色图》,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十二条屏,天津博物馆收藏的傅山、傅眉《山水合册》,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草书《李商隐赠庾十二朱版诗》等作品,个顶个都是难得一见的傅山精品。基本上涵盖了傅山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各种风格,想要研究傅山其人其艺,不能不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精华展品——上博收藏的《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十二条屏,也首次收录在书中!


放个展览中的十二条屏全景,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书中看高清图


最重要的是,由于这本傅山书画精品集内容质量好,学术价值高,当初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时就被抢断了货,今日民国画事上架出售这本精品集,也只有40册。

看清楚哦,限量40册!


你问我错过了什么时候能再补货,我也不知道【捂脸】,喜欢的就赶快去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