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野】一周观察:睁眼看艺术界

 闯王兄弟 2014-12-18

  梁毅


  近日,艺术圈一波未平一波起。先是宋庄艺术家发出无奈的呼吁,再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宣布辞职。物议纷纷,见仁见智。

 

【视野】一周观察:睁眼看艺术界


  最近几天,一位刚从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的学生《致在京艺术家们的一封信》频频被转发,让人们知道,还有一些文艺工作者,他们面临的不是官位、不是名利,而是简单的“生存”二字。3年前,这位学生和父亲在宋庄小堡镇购置了3亩地用于建立工作室,在符合审批的前提下,今年年初完成了工作室主体结构的建筑,并准备装修、入住。可在12月3日,宋庄镇政府却贴出限期拆除的决定书,而与他们有相同遭遇的宋庄艺术家还有不少。“3年来,手续办了,罚款缴了,却面临要被拆除的命运,我们却无可奈何,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这个比往年要长一些的冬天,陈情者此番话更添悲感,悲则悲矣,但致信“在京艺术家们”,表明的却是一种权利和责任意识的坚守。


  看看这些宋庄艺术家的生存现状,那些身居高位的文艺界领导是不是可以为同行们争取一下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创作条件?他们没有多大的梦想,有的只是如陈情者所说的:“有一个属于自己可以创作的地方!不被驱逐!”


  12月7日,周一波宣布辞去书协主席一职,在书法圈引起轩然大波。几天前他在《人民日报》撰文批评“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乐于利用书画协会职权谋利,作品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的怪现状,希望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自觉退出各级书画协会主席团。而在两年前的岁末年终之际,陕西书协竟“选”出了有64人的领导班子,创下“书官”不断臃肿化的一个“纪录”。不管怎么说,周一波这次说到做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长期以来,书协因为官员的涌入,歪风邪气日盛,成为失去监管的“灰色圈”。有评论者提出:“所有官员,包括离退休干部,只能在书法家协会当会员,不能担任副主席以上的职务。”这也是真心热爱艺术的人们的呼声:请还艺术以清白!


  12月11日,由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美116班”主办的“格雾致知”展览在北京某地开展。主办方认为,艺术家是肩负使命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艺术品是时代的触须,感知着具体和隐形的雾霾,并寻求冲出雾霾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均为青年艺术家,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不是承受和适应,更多则是试图去突破和改变:“在这个雾霾时代,自然界的雾霾易被人感知,隐形的霾却以更可怕的形式存在——人内心的迷茫、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政治雾霾、经济雾霾、历史雾霾……”


  改变,是年轻人的良好愿望,也是蓬勃生命力的真切诉求。前一阵,北大法学院刘媛媛在其风靡中国的演讲《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中说:“如果再有人跟你们说,年轻人你不要看不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这时候你就应该像一个真正的勇士一样直面他,告诉他我跟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面对艺术界的雾霾,人们无可逃避,睁开眼,携起手,想办法,才是正确的心态。

 

 

         刊于中国文化报2014年12月14日。版权所有,如需使用,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