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六)

 johnney908 2014-12-19
 肾脏图

     肾用吹[1],吹为泻,吸为补。肾,水宫[2]也,左肾右肾前对脐,膊着于春色,如缟映紫。凡丈夫至六十肾气衰,发堕齿气衰焦,胫脉空虚,人之有槁。七十形体皆极。九十[3],如树之有根也。重二斤二两,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左肾为壬,右肾为癸,在形为骨,久立伤损骨。肾脉出于涌泉[4]。肾者,肾[5]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为后宫为女主。肾经于上焦,荣于中焦,卫于下焦。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法于象为之理,亦为久,而余气通于两窍,为液为唾,唾者,液也。气入肾,则多唾也。六腑膀胱为肾府,膀胱与肾合为津庆[6]之府。五官耳为肾之官,肾气通则闻五音,肾病则耳聋骨萎也。肾合于骨,其荣发也,肾之合也。骨萎不能起床者,肾气先死也。准此例矣。为北方坎[7]水也,水受气于巳,生于申,旺于子,病于寅,死于卯,墓于辰也。为冬肾、旺肝心、死脾、囚肺。休日为壬癸,北方干位,辰为亥子,北方支位。为水。扶木,生金,抑水,克火,畏土、秋相,冬旺,春休,夏囚,季夏死。声羽[8],水音也。其声沉以虚,其和短以散,能动也。色黑,水、肾色也,如鸦羽者生,如墨煤者死。味咸,其性多食之走血,血病勿多食,多食脉溢而变色也。其臭朽,心邪入肾则恶朽也。其性智,肾主智,其事悲,水性故悲位也。肾之外应北岳,上通辰星之精,冬三月存辰星在肾中,亦作黑气存之也。肾神去,冥字育英。夫肾者,坎之气,水之精,其色黑,其象如悬石,其神形如鹿两头,主智化,为玉童,长一尺也。人之肾藏其神和也,入之柔顺其至而后全其生,则合夫太清也。合于骨,上主于齿,齿痛者,肾伤也。又主于耳,人之不闻声者,肾亏也;人之骨疼者,肾虚也;人之齿多龃者,肾虚也;人之齿多[骨 + 交?]者,肾之风也;人之耳痛者,肾气壅也;人之多呵欠者,肾邪也;人之腰不伸者,肾水也;人之色黄黑者,肾衰也;人之容色紫光,肾无苦也;人之骨鸣者,肾赢也,肺邪入肾多伸[9]。
夫肾主羽,故肾病当吹也。肾之气,其气智,能抽肾之疾,故人有积气冲臆,则强吹,肾气沉滞,吹微通也。夫肾处一宫,主智,使人惠利,神采踈郎不滞,于事则固而形全也。且肾者,冬之用,乾坤气闭,万物伏藏,戍寝寅起,与玄阴并,外阴内阳以养骨,以恬其神,逆之则伤肾。


  修养法

    常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西北面平[10],鸣金梁[11]十,饮玉泉三,讫吸玄宫黑色气入口,五吞之,以补吹损之。味白鹿之饲,设玉童之馔,裨茎唱气,神和体安,则群妖莫之害也,则致长生。

   相肾脏病法

    肾热者,颊赤。肾病者,色黑、而齿槁,腹大、体重、喘咳、汗出、恶风。肾病则腰中痛风,则头多恐风,食饮不下,膈寒不通,腹满失衣,则腹涨,食寒则洩,脉在形黑瘦而腹大。又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自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致液气通也。肾坚病,急食苦以弱之,用苦以泻之,咸以补之[12],禁无犯热食、温衣、肾燥也。

  肾病证

     肾病,脐下有动气,按之若劳,病苦腹食不消,体重,骨节痛,嗜卧。

  治肾苦病方

     肾有病,腰、胯、膀胱冷疼,或痹,小便余涩,疝症所缠,宜服八味圆。

           干地黄八分  牡丹三分  泽泻三分
           桂心二分   茯苓三分  附子二分
           薯蓣四分    山茱萸四分
     右件以蜜为圆,如桐子大,空心汤下三十圆。

  治肾脏吐纳

     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吹之。肾病用大吹三十遍,细吹十遍,能去肾家一切冷腰疼,膝沉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中蝉鸣,及口中有疮,是肾家之疾,烦热去,数数吹之,相次勿绝,病瘥止,过度则损。

食 

     十月勿食椒,令人口干,成赤白痢,十一月、十二月,勿食鲜鳞甲之物,并食脾、肾,宜食大豆、黄卷、栗藿,禁其物。

   导引法

     可正坐,以两手上从耳左右引肋三五度,亦可反手着竦[13]抛射。左右同,缓身三五度,亦可以足前后逾[14]左右各十数度。能去腰、肾、膀胱间风邪积聚,余如上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