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五腧穴、原穴的含义[转]

 johnney908 2014-12-19
 五腧穴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其分布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这是古人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比喻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特点(注:手和足的尖端对应场强比较高而且非线性变化比较大的区域,但气流较小,类似高电压低电流,其经气肢端阴阳经转换及循环的动力乃基于所谓的磁镜效应——肢端都相当于反相装置,其对应波节位置,丹区也对应波节部位——故可等效为某种正负源,故阴阳经井穴都在靠近肢端的位置)。即井为初出之意,象水的源头,比喻脉气运行起始的部位;荥为小水流之意,象水流刚形成小流而未成大流,比喻脉气运行稍大的部位;输为灌注、输送之意,象水流由浅向较深处灌注,比喻脉气运行较盛的部位;经同径,为直行道路之意,象水在河道中畅行流过一样,比喻脉气运行通畅的部位;合为汇集之意,如江河水归入大海,比喻脉气运行汇集的部位。原为原气之意。十二经脉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六阳经的原穴单独存在,六阴经则以五腧穴中的输穴作为原穴。《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说明了原气来源于肾间动气,其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就是原气流聚于四肢部位的腧穴(注:在原穴位置上存在脏五和腑六的划分,是由于脏之输穴和原穴重合,且都关乎脐下动气,而就脏腑而言,五脏五腑之外,多了三焦和心包,恰好当也对应原气,这样可以推测脐下动气、原穴、三焦和心包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如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之论,三焦色气为玄紫也是三焦特殊性的显现,心包和心位置重合正类似阴经原穴和输穴的关系。由于五行所属阴井木,阳井金,井、荥、输、经、合则阴阳经都是顺次五行相生,而阴经的输穴本属于土,与原穴重合正应水土合德经络——阴阳五腧穴加原穴、五脏六腑、五运六气,可以形成非常系统而严谨的全息逻辑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