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游地图] 冬大过年 广东各地冬至习俗大搜罗

 冰雪雅阁 2014-12-20
        在广东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肥冬瘦年”,可以说冬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有的人在这天敬神明、拜祖先,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在农村,过冬至非常重视,除了祭神拜祖和备办丰盛筵席外,特别要给耕牛吃上一顿糯米糕(用菜叶包裹塞进牛嘴里),以及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与贡献。本期的粤游地图带你了解广东部分地区的风俗习惯,领略不一样的风情。

广州

--> -->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从年纪大的老人嘴里,也许还听说过冬至也叫大冬、亚岁、肥冬、喜冬、履长节、长至、短至。

         “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广州也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民谚,“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潮汕

--> -->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梅州

--> -->

        在粤东客家地区梅州,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梅县梅西镇,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乳源

--> -->

各家祭祖,亦至坟墓挂纸,俗称“挂冬”

顺德

--> -->

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