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美学的困境

 文侠书馆 2014-12-20
    当代中国美学已陷入一片困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学热是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文学热,诗歌热之后随着人们对文学理论的深入思考而出现的一种合规律的理性探求。这种探究又源于一系列美学译文丛书和国外美学流派的介绍。这些国外美学流派对当代中国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是:“距离美学” “符号论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美学”, “分析美学”,“格式塔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那段时间,移情说,距离说,积淀说……成为中国美学界的热门话题。从而呈现出了中国美学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随着对本地美学出现的不断呼声,继而诞生了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这些美学思想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美坛的繁闹,但也更多的凸显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幼稚和急功近利。

李泽厚的主体实践美学认为: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审美活动是人所固有的一种生命本能,通过审美参与和审美创造,人的自由本质才得以最大的体现。李先生认为:美感是自由价值的心里体现,是一种心灵境界,是“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美学四讲》)他从探索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逐步地转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在他的主体性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情感本体”论,用以解释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我们说,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实践即人的行动,活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论述,强调的是人的实践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实践作为哲学命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但把实践作为美学的一种类型似乎牵强。实践美学如何指导人们去进行艺术欣赏和创造?人是生而自由的,你就自由的看吧,创造吧。这和一般的文学理论有何差别?其次,我们说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是一种活动。但人类的哪些活动不是实践呢?观察气象,考察地理是实践,我们就可以把气象学和地理学标为实践气象学,实践地理学?……更重要的是实践美学的空洞,接受美学是接受者获得美感的美学;符号美学,是符号学在美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存在美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导引下,一系列孤独,痛苦,荒诞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实践美学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呢?作为一种学术品牌,应该有自己的压轴产品。而实践美学什么都没有,只有马哲的实践思想。这种靠哲学支撑门面的理论,是形而上的空洞无物。纵观当今中国美学,尽管光怪陆离的门派、思想不少,但观其内容,都是西方哲学旗帜下的理论上的哲学演绎。是一种远离美学的所谓美学。

“后实践美学”发现实践美学的理论空挡后,试图超越之而自成门户。他们认为:存在是一种生存,生存是美学的逻辑起点,由生存的超越性推演出审美的超越本质。生存作为美学的逻辑起点,是最一般、最抽象的逻辑规定,一切具体存在都包含于其中生存是不可还原的源始范畴。而且,生存也是不证自明的公理。生存也包含着审美的本质,审美不是别的,而是生存方式的一种即超越的生存方式;杨春时说“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突破了现实关系的束缚,自我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世界由死寂的、异己的客体变成有生命的、亲近的另一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合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从他们的理论里不难发现,后实践强调的是人的生存性。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生存美学作为人的存活方式,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是属于哲学的,而不是对美的自然,艺术欣赏创造的美学所关注的。尽管美学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但其外延不能超出美学范筹。生存是一切学问的起点,但一切学问不都是美学的。如果两种主体合一了就成为“后实践美学”了,那所有的美学都是后实践美学了。这种牵强的文字游戏其漏洞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种美学理论,人们要看的是你的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独特创建,而不是哲学上的夸夸其谈。

“生命美学“的领军人物潘知常认为:“美学之为美学,研究的无非就是生命超越的问题。具体来说,美学研究的是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而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意义无疑最为普遍,也最为根本。因此,进入审美关系的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应该是美学研究中的一条闪闪发光的不朽命脉”。(——《关于“生命美学——答几位研究生的的提问》)他说: ”我这些年在上课、演讲的时候往往也会这样来表述:“美是爱的生活”、或者“美是爱的生命表现”。“美是爱的生活”的定义与马克思的把人的生命活动界定为“生活的活动”、把动物的生命活动界定为“生存的活动”有关,而为了把“生活的活动”从美学的角度加以具体化,我在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这就是:“爱的生活”。因此,“美是爱的生活”(——同上)

可以休矣。生命美学原来研究的是生活而不是关于自然,艺术的欣赏,创造。我们说行为艺术是艺术,属于审美的。但如何行为是伦理的或哲学的。蔡仪的社会美之所以受到冷落就是因为这种美没有经过人为地艺术加工,不是第二自然。不在美学传统美学的范畴之内。所以生命美学当列入另类美学——行为美学(不是行为艺术)或蔡仪的社会美学,因为它不是关于艺术的。美学源于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创造,它远离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人的行为如何是美的,它属于道德学研究的范畴。

通过对上面三个流派的粗略讨论,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国美学的狂躁和急不可耐。从而也更彰显了,中国当代美学已陷入的空无的困境。指望几个人打出几面旗帜,不足以装潢门面。一个新理论的产生是有其社会基础和学术基础的。不是靠坐在书斋里苦思冥想出几个名词就可以开出一片新天地。那些所谓的美学家都是把美学当成哲学,在他们的理论,我们很少发现有关美的内容的论述,更多的是生命哲学的翻版。他们都想从哲学上人的基本生存演绎出人的审美功能。把人本主义哲学的理论强按在美学的头上,使美学有了冠冕堂皇的理论基础。我们说,美学和哲学是有区别的。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特点和审美规律从而指导人欣赏美,创造美。它的生存范围是在审美范围。从美学概论和美学史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美学理论都没有超越欣赏,创造自然美(包括人化自然),艺术美的范畴。美学归美学这是美学生存的基础,审美是在人的感性,认知领域。当对人的生存规律进行探究时,人的思维就进入了哲学领域。但我们也承认,美学和哲学是有联系的,当研究人的社会美,道德美和情感愉悦美时美学就和哲学相撞了。但请注意。他们的范围还在美学领域论述。哲学也探讨美,但这种探讨,是探究美在社会,人生中的功用,而不是何以欣赏,创造美。诚然中外一些重要的美学家就是哲学家,他们把自己的理论推理到美学领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他们对美的讨论仍然在美学领域,而不是哲学的美学。更不是如我们的所谓美学家东施效颦的东拉硬凑个美学体系:马克思有实践哲学,我就弄个实践美学,西方有生命哲学,我就发明个生命美学,实践美学的理论不充分,我再从人的本质上去阐述,这就是我的后实践美学。我们不难想到:这些理论在哲学上是很浅薄的,可弄在美学里可就一花独秀了。学者聪明如是。无语

我们说:美是形象的直觉,欣赏自然的美是美学家的事。自然的规律是什么,是哲学家的事。“艺术响应自然发出的这一召唤:艺术在表现自然所孕育的那些世界时表现自然,它赞美自然”——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  从杜氏的这段话里,我们似乎可以领略到美学与哲学的区别。所以,希望我们那些美学家们,好好在自然美,艺术美里去发现美的魅力,而不是在人的本质,世界的本源里去挖空心思的创建自己美学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